论刘向对《战国策》的部属归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Research on Liu Xiang's Classification of ZHANGUOCE
  • 作者:陈一风
  • 英文作者:Chen Yifeng;
  • 关键词:刘向 ; 《战国策》 ; 部属归类 ; 总体性质
  • 英文关键词:Liu Xiang ZHANGUOCE classification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 中文刊名:SYSJ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 机构: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
  • 出版日期:2015-06-15
  • 出版单位:史学史研究
  • 年:2015
  • 期:No.158
  • 语种:中文;
  • 页:SYSJ201502011
  • 页数:13
  • CN:02
  • ISSN:11-1667/K
  • 分类号:100-112
摘要
刘向作为《战国策》的编定者,对该书总体性质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以往质疑刘向部属归类的讨论,未能在此前提之下进行讨论。由此,论者往往过度聚焦于书中具体篇章所体现的子书色彩,却游离了最应着力审视的全书总体性质。事实上,通过审视该书编辑体例、编辑目的,以及刘向对其在部属归类上的斟酌取舍,不难得出《战国策》总体性质是史料汇编类文献的结论。概言之,刘向对《战国策》的部属归类是合理的。这也展现了一代文献学大家卓越的专业眼光。
        As the editor of ZHANGUOCE, Liu Xiang had a major influence on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book,which had been ignored by the researchers who questioned the validity of Liu Xiang's classification,and those researchers focu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ilosophical book which appeared in some sections,while ign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book as a whole. Obviously this book is a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on the basis of its style,writing purpose and classificati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is book is reasonable,which proves that Liu Xiang was a great specialist on historical philology.
引文
1 刘向之时尚未有史部之称,为便于表述,这里暂用此名。
    2 “历代以其纪诸国事,载于史类。予谓其纪事不皆实录,难尽信,盖出于学纵横者所著,当附于此(子部纵横家类)”,晁公武著、孙猛注《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06页。
    3 《校雠通义》:“以刘歆、任宏重复著录之理推之,《战国策》一书,当与兵书之权谋条,诸子之纵横家,重复互注,乃得尽其条理”。(章学诚著、叶瑛注《文史通义校注》附《校雠通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05页)章氏本主张刘向父子的书目存在互著的体例。准此,他认为《战国策》既应入史部,也应入兵书类权谋家和诸子类纵横家。《战国策》是否可归于兵家历来应者寥寥,这里暂置不论。其认定《战国策》既可入史部也可入子部的说法则在现当代颇有影响。
    1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130页。徐中舒:《论战国策的编写及有关苏秦诸问题》,载《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中华书局1998年版。詹安泰:《中国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第87页。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缪文远:《战国策考辨·自序》,中华书局1984年版。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1页。何晋:《<战国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杜维运:《中国史学史》第1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99页。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李宗侗:《中国史学史》,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1页。现当代子部说大多表述为纵横短长资料汇编说。
    2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00页。熊宪光:《<战国策>研究与选译》,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韩晖:《试论<战国策>之性质》,《钦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此外,还出现一种新的观点,即所谓非史非子说。这个说法大意是:《战国策》既非纯粹的史书也非纯粹的子书,如杨宽:《战国史(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73页。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前言》(增补本),凤凰出版社2008年。齐思和:《战国策著作时代考》,载《中国史探研》,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7页。霍旭东、任重:《战国策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文史哲》1989年第1期。谢贵东:《<战国策>思想新探》,《安徽师大学报》1991年第1期。王洪波:《谈谈<战国策>的部属归类问题和战国纵横家的人格精神》,《辽宁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这个非史非子说实质上与亦史亦子说并无不同,只是同一观点的不同表述,即都认为《战国策》兼具史部和子部的特点而又不能单纯归于任何一部之中。
    3 谭丕模:《中国文学史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4年版,第48页。潘辰:《<战国策>简论》,《光明日报》1957年3月10日。程百让:《<战国策>的作者及其古今本问题》,《郑州大学学报》1963年第4期。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之《例言》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118页。蒙文通:《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150页。邓骏捷:《刘向校书考论》,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44-245页。以上虽持史部说观点,但缺乏深入论证。史部说在现当代往往表述为史料汇编说。
    1 熊铁基:《刘向校书详析》,《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2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3 《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14页。
    4 张心澂:《伪书通考》,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第544页。
    5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前言》。
    6 范祥雍:《战国策笺证·前言》。
    7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32页。
    8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6-40页。
    1 高似孙:《子略》,《丛书集成初编》第19册,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7页。
    2 高似孙:《史略》,《丛书集成初编》第19册,第93页。
    3 范祥雍语,氏著《战国策笺证·前言》注一。
    4 章学诚提出此说表面上是建立在他认为刘向父子书目有互著体裁这一点上。今人王重民已经指出:“目录理论和方法的历史发展,在西汉末年刘歆第一次建成系统分类目录的时候,不可能懂得互著法”,《校雠通义通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杨新勋对此作了进一步补充论述,详见《<七略>互著、别裁辨正》,《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4期。这样,章学诚的说法也就丧失了一个最重要的立论基础。
    5 传统一般认为,《战国策书录》中的“中战国策书”就是“中书余卷”,“国别者八篇”包含在“中书余卷”之内,参见范祥雍《战国策笺证·前言》。近年还有另一种理解,即“中书余卷”与“国别者八篇”是并列关系。最早提出这个看法的似乎是程百让《<战国策>的作者及其古今本问题》(《郑州大学学报》1963年第4期)。其后郑良树《论帛书本<战国策>的分批及命名》(载《竹简帛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9页)、齐思和《战国策著作时代考》(《中国史探研》,第237页)也有相似的阐述。第一种理解虽然普遍流行,但却是有问题的。“又有国别者八篇”的“又有”从字面上看是“另外有”的意思。若不做这个最通常的理解,需要拿出有说服力的依据。而且刘向在前面已经交代“中书余卷”的存在状态是“错乱相糅莒”,即简策散脱凌乱。若按通常的看法,“中书余卷”包括“国别者八篇”,那后者“少不足”的总体性结论显然不是在前者“错乱相糅莒”的状态下所能得出的。这样,刘向所说的“中战国策书”就是由两部分材料构成:一部分是中书所藏的“错乱相糅莒”的散篇零简,刘向以“中书余卷”专称之;另一部分是略具规模的“国别者八篇”。刘向所列举的“中书本号”六种,应该是就“中书余卷”这部分材料而言。因为,如果这六种书名之中,有一种是略具规模的“国别者八篇”的书名,那刘向没有理由不在提到它时做顺带交代。而“中书余卷”因为错简严重,无法挑出相对独立的书籍或篇章,于是只能含混笼统列述其中出现的六种书名。
    6 此点诸祖耿有详细列述,参氏著《战国策集注汇考·前言》。
    7 如何晋《<战国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4页。
    2 把此书归于史部杂史类的《隋志》早已经指出,《战国策》“属辞比事,皆不与《春秋》、《史记》、《汉书》相似,盖率尔而作,非史策之正也”,徵《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62页。清《四库全书总目》上承《隋志》的分类,并进一步指出:“《战国策》乃刘向裒合诸记并为一编”,《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第714页。《隋志》和《四库总目》都意识到《战国策》与真正的史著是有显著差距的,但这并不妨碍它们肯定该书有可供学者参酌取资的史料价值,并从而将其归入史部。
    3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举要》,第37页。
    4 张心澂:“《国语》是……以备修史之用,是史料性质”,《伪书通考》,第544页。傅庚生:“《国语》是一部经人整理的史料。”《国语选·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钱穆:“《国语》这书是杂拼的,只把很多材料拼在一起。”《中国史学名著》,第41页。
    5 钟凤年:《国策勘研》,北京哈佛燕京学社1936年,第7页。但是由于钟氏忽视了刘向与《战国策》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在他那里,“作者”仅仅局限于具体篇章原作者。他在下文试图通过考察具体篇章写作目的来探究全书写作目的进而推论其整体特点。这一思路还是犯了前文所述的以偏概全的错误。实际上,《战国策》成书目的问题应该到刘向那里去找答案。
    6 何晋:《<战国策>研究》,第152页。
    7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5页。
    1 司马迁:《史记》,第686页。
    2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第1页。
    3 详参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前言》。另参裴登峰《<战国策>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9页。
    4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第2页。
    5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40页。
    6 司马迁:《史记》,第2539页。
    7 司马迁:《史记》,第685页。
    1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第151页。
    2 徐中舒:《论战国策的编写及有关苏秦诸问题》,《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第1179页。
    3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第1页。
    4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第2-3页。
    5 《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49页。
    6 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之刘向《战国策书录》注三十三。
    7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第2-3页。
    8 章学诚著、叶瑛注:《文史通义校注》,第1页。
    9 蒙文通:《中国史学史》,第20页。
    杜维运:《中国史学史》第一册,第137页。
    司马迁:《史记》,第2375页。
    1 司马迁:《史记》,第2241-2242页。
    2 诸祖耿:《关于<战国策>及苏秦问题与徐中舒先生商榷》,《战国策集注汇考》,第2018页。
    3 缪文远《战国策考辨》凡例:“其不可信或晚出依托之文,标明‘拟托’”。
    4 司马迁:《史记》,第2277页。
    5 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之刘向《战国策书录》注十。
    6 班固:《汉书》,第1958页。
    1 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07页。
    2 柳宗元:《答吴武陵非<国语>书》,《柳河东集》,第508-509页。
    3 班固:《汉书》,第2737页。
    4 司马迁:《史记》,第511页。蒙文通解释说:“是此五家者,史公并见其书……惟史公之所见者,而后人莫之能睹耳。是皆先秦所传之史,无足疑也。”(《中国史学史》,第39页)。蒙氏将司马迁列举的五类当做了实际存在过的具体史书书名,这显然是错误的。
    5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第3页。
    6 杨宽:《战国史(增补本)》,第668页。
    7 《世本》班注:“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汉书》,第1714页。
    8 班固:《汉书》,第1714页。
    1 班固:《汉书》,第1701页。
    2 下文涉及对《苏子》、《张子》的分类,我们目前还无法确切区分对这些书籍的分类观念到底最早是起于刘向还是刘歆。由于《苏子》、《张子》二书与《战国策》关系密切,笔者倾向于刘向是最主要的倡导者。不过,为慎重起见,这里的讨论以“刘向父子”统称。
    3 清人沈钦韩认为,《战国策》中所载苏氏之说,即取自《苏子》,王先谦《汉书补注》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991-2992页。齐思和进一步补充认为,《战国策》中所载张仪之说,取自《张子》。(齐思和《战国策著作时代考》,《中国史探研》,第236页)
    4 参见《校雠通义·别裁》。“别裁”之说学界向有争议。姚名达谓互著、别裁“皆一时疏忽,偶未检点”,非《七略》之原旨,参见氏著《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7页。今人王重民也认为《七略》中沒有“互著”和“別裁”。姚、王之说恐未必然。叶长青《汉书艺文志四论·匡班》评论《艺文志》对《七略》重出之书删并的情形时说:“刘《略》重出之书,多至四百余种,必非偶误。兼著则明,偏著则缺,班氏去取未有当也。”转引自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9页。近年杨新勋对《七略》别裁的情况做了深入分析,也认为当时刘氏确实“在重视分类的前提下,注意区分书的内容,分别著录”。(《<七略>互著、别裁辨正》,《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4期)
    5 郑良树:《论帛书本<战国策>的分批及命名》,氏著《竹简帛书论文集》,第218页。
    6 齐思和:《战国策著作时代考》,《中国史探研》,第236页。
    7 伏俊琏:《俗赋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6页。
    1 《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第714页。
    2 由于此三书出自刘向之手。其分类观念,笔者倾向于最早出自刘向本人。
    3 《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第1198页。
    4 转引自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第2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52页。
    1 班固:《汉书》,第1745页。
    2 《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3 这是刘向的误解。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413页),147《虞卿著书考》已明辨其非。
    4 司马迁:《史记》,第510页。
    5 班固:《汉书》,第273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