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视域下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in the View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 作者:李兵
  • 英文作者:LI Bing;
  • 关键词:科研团队 ; 知识管理 ; 创新
  • 英文关键词:scientific research team;;knowledge management;;innovation
  • 中文刊名:MTGJ
  • 英文刊名:Meitan Higher Education
  • 机构:广西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6-07-15
  • 出版单位:煤炭高等教育
  • 年:2016
  • 期:v.34;No.163
  • 基金:2013年度广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培训研究”(2013ZXYB01);; 2015年度广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创建特色开放大学的研究与实践”(2015ZX09)
  • 语种:中文;
  • 页:MTGJ201604017
  • 页数:5
  • CN:04
  • ISSN:32-1365/G4
  • 分类号:88-92
摘要
知识管理理论是知识经济时代关于组织与个体学习、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分析高校科研团队知识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基于知识管理的科研团队建设原则,进一步从管理理念、技能素养、制度机制和团队文化等方面提出建设策略,以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发展。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the guiding thought abou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 and individual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attern of knowledge manifes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the principle of research team construction with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It puts forward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from management concepts,skills and literacy,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nd team culture,so a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引文
[1]孙国友.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3):47-51.
    [2]高仰斌.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2(4):37-42.
    [3]晋琳琳.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的系统要素和行为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李盛姝.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5]马超.虚拟科研团队过程的知识创新研究[J].职业时空,2008(11):21.
    [6]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M].李萌,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52-64.
    [7]梁林梅,孙俊华.知识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9.
    [8]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M].傅振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153-154.
    [9]周东升,赵亚萍,程艳旗.基于知识共享的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4):25-27.
    [10]罗秀娟.基于云笔记Evernote的科研工作者个人知识管理探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7):65-68.
    [11]刘慧.高校科研团队人际信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知识共享与整合为中介变量[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1):24-28.
    [12]于娱,施琴芬,朱卫未.高校科研团队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0):24-3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