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用儒学,投机见体”的“大陆新儒家”——由“首届两岸新儒家会讲”所引发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绪琴
  • 关键词:首届两岸新儒家会讲 ; 宗派意识 ; 即用见体 ; 功利主义
  • 中文刊名:JILI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 出版日期:2016-11-22 10:40
  • 出版单位: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6
  • 期:v.26;No.141
  • 语种:中文;
  • 页:JILI201606004
  • 页数:19
  • CN:06
  • ISSN:37-1377/C
  • 分类号:30-48
摘要
"首届两岸新儒家会讲"引发出当前大陆儒学发展的一些问题,通过此次"会讲"可以看出以陈明为首的一些"大陆新儒家"的功利性用心。进一步,我们试图通过陈明先生的"即用见体"理论,发掘这些"大陆新儒家"功利主义的理论根源,揭示其"即用见体"是一种粗陋的实用主义和投机主义。这种歪曲利用、变相否定儒学及传统文化的理论方式,将会把儒学发展的带向一个危险的境地。
        
引文
(1)专题《首届“两岸新儒家会讲”》,《天府新论》,2016年第2期,本文下文不标注者均引自该刊。
    (2)《专访台湾儒家李明辉:我不认同“大陆新儒家”》,澎湃新闻,2015年1月24日,http://www.thepaper.cn/newsD etail_forward_1295434。
    (1)方克立:“中国的现代新儒学运动,从‘五四’至今已有三代人薪火相传,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我认为以甲申(2004)年7月贵阳阳明精舍儒学会讲(或谓‘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峰会’)为标志,它已进入了以蒋庆、康晓光、盛洪、陈明等人为代表的大陆新生代新儒家唱主角的阶段,或者说进入了整个现代新儒家运动的第四个阶段。”方克立:《评“儒化中国”论甲申之年的文化反思---关于大陆新儒家问题的三封信》,引自张世保:《大陆新儒家评论》,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第185-186页。
    (1)这也并非只是我们如此推断,“今日头条”网已经以《陈明:新儒学的天命已经转移到大陆---我的历史哲学观》为标题转载《首届“两岸新儒家会讲”》一文。当然,不知是该网编辑也有如此推断,还是给该网站转载的授权者就已经拟好了这个标题。见“今日头条”,2016年3月13日,http://toutiao.com/i6261329943683138049/。另外,在此次会讲之前,陈明先生“接棒”的心迹已经有所流露:“从本质上讲,大陆新儒学与港台新儒学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儒学与当代儒学的关系。”参看:陈明:《大陆新儒家的问题意识、话语范式、思想谱系都已经成型》,儒家网,2015年4月4日,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5070/。
    (1)方朝晖:《“大陆儒学新思潮”比“大陆新儒家”更具包容性--也谈“大陆新儒家”(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座谈会记录之一)》,儒家网,2015年2月1日,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797/。
    (1)李存山、赵广明、黄裕生、罗传芳:《大陆儒学何去何从:要能安中国人之心,也要能安世界人之心》澎湖新闻,2015年2月17日,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857/。
    (2)李存山、赵广明、黄裕生、罗传芳:《大陆儒学何去何从:要能安中国人之心,也要能安世界人之心》澎湖新闻,2015年2月17日,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857/。
    (3)黄玉顺:《论“大陆新儒家”---回应李明辉教授的批评》,《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4期,第50页。本文作者写于2015年3月,后来发表在《探索与争鸣》杂志上。
    (1)其实,出席这次会讲中的“大陆新儒家”也并非“铁板一块”,其中的唐文明先生,之前已经表态也不必非要用“大陆新儒家”这一句号:“我不主张以‘大陆新儒家’与‘港台新儒家’这样的对举方式来刻画某些思想倾向上的差异,而建议用心学、理学、公羊学等儒家自身的学派概念来刻画差异。从历史的视野看,我们也可以从代际的维度来刻画不同历史时期的儒家学者群。这样或许可以消弭因名号问题而产生的某些无谓的争论。儒学的复兴是个全方位的伟大事业,就思想的诠释或重构这个问题而言,更需要代际接力。从李明辉的专访中虽然我读出些许意气和情绪,但我觉得他的提示仍有意义:作为皈依儒门的晚辈学者,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前辈学人所取得的成果。”参照:唐文明:《儒学复兴需要代际接力》,澎湃新闻,2015年1月28日,http://www.thepaper.cn/newsD etail_forward_1298721。
    (2)鞠曦:《无耻的宗教垃圾:“草堂论剑”与“康党”吊诡---“大陆新儒家”反思(卷一)》,儒家网,2016年5月17日,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8152/。
    (1)陈明:《“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引自陈明:《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8页。
    (1)陈明:《“即用见体”再说---哲学和哲学史背景下的思考》,引自陈明:《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第22页。
    (2)陈明:《即用见体再说》,《原道》第十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陈明:《简评于丹讲<论语>》,凯迪社区,2007年3月6日,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1539342。
    (1)鞠曦:《国家级学术垃圾:无耻"心得"之即用见体---于丹〈论语〉心得批判(卷四)并与范鹏、陈明》,孔子2000,2008年5月8日,http://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623。
    (2)鞠曦:《“体制化儒学”批判(卷一):陈明的“即用见体”与“公民宗教说”辨伪》,孔子2000,2008年5月16日,http://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632。
    (1)鞠曦:《“体制化儒学”批判(卷一):陈明的“即用见体”与“公民宗教说”辨伪》,孔子2000,2008年5月16日,http://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632。
    (2)黄玉顺:《儒教与形而上学问题---对于鞠曦、陈明和蒋庆的评论》,《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杜霞:《“原道”与“道源”---评陈明的“即用见体”思想》,引自崔罡等著:《新世纪大陆新儒家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1页。
    (2)杜霞:《“原道”与“道源”---评陈明的“即用见体”思想》,引自崔罡等著:《新世纪大陆新儒家研究》,第72页。
    (3)杜霞:《“原道”与“道源”---评陈明的“即用见体”思想》,引自崔罡等著:《新世纪大陆新儒家研究》,第74页。
    (1)陈明:《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第161页。
    (2)陈明:《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第161-162页。
    (1)陈明:《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第158页。
    (2)此论也为陈明等所认可,参考:陈明:《关于文化保守主义的笔谈》,载于2003年3月25日《中华读书报》。陈明:《保守:思潮与主义---90年代学术重读之四》,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徐庆文:《应当严格区分“当代新儒家”与“现代新儒家”---评<新世纪大陆新儒家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2期。
    (4)陈明:《原道》(第一辑编后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方克立:《评“儒化中国”论甲申之年的文化反思---关于大陆新儒家问题的三封信》,引自张世保:《大陆新儒家评论》,第193-195页。
    (1)徐庆文:《应当严格区分“当代新儒家”与“现代新儒家”---评<新世纪大陆新儒家研>》,《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2期。
    (2)张世保:《大陆新儒家评论》,第14页。
    (3)黄玉顺:《儒教与形而上学问题---对于鞠曦、陈明和蒋庆的评论》,《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4)鞠曦:《“体制化儒学”批判(卷一):陈明的“即用见体”与“公民宗教说”辨伪》,孔子2000,2008年5月16日,http://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632。
    (1)天心:《文化的政治:陈明的即用见体与公民宗教说---大陆新儒学试析之二》,《博览群书》,2007年第12期。
    (2)李存山、赵广明、黄裕生、罗传芳:《大陆儒学何去何从:要能安中国人之心,也要能安世界人之心》,澎湖新闻,2015年2月17日,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4857/。
    (1)黄玉顺:《论“大陆新儒家”---回应李明辉教授的批评》,《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4期。
    (1)殷海光:《学术与思想》(三),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0年版,第1314页。
    (2)鞠曦:《无耻的宗教垃圾:“草堂论剑”与“康党”吊诡---“大陆新儒家”反思(卷一)》,儒家网,2016年5月17日,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81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