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的茅盾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Mao Dun: Before an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作者:铃木将久 ; 孙若圣 ; 景梦如
  • 英文作者:SUZUKI Masahisa;
  • 关键词:茅盾 ; “自我改造” ; 文化体制
  • 中文刊名:JILI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一桥大学;
  • 出版日期:2018-09-15
  • 出版单位: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28;No.152
  • 语种:中文;
  • 页:JILI201805008
  • 页数:11
  • CN:05
  • ISSN:37-1377/C
  • 分类号:71-80+160
摘要
茅盾在中华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划分的国民党统治区文艺活动的四个时期,几乎与他自身的经历相重合。茅盾在抗日战争中摸索文艺思想,找到了自我问题意识发展的归宿,即将中国共产党的方向定为目标的经历,这成为中国共产党认知的国民党统治区的文艺活动的范例。换言之,茅盾根据自身的逻辑形成的文艺思想的变化,与中国共产党追求的"自我改造"相一致。可以说,从中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期的茅盾的文艺思想,正是"改造"与"坚持"之间角力的过程。
        In July 1949, just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First Congress of Chinese Writers and Artists was held in Peiping. At the congress, Mao Dun published the report entitled "The Struggling Developing Revolutionary Art and Literature under the Oppression of the Reactionaries". Although the report is based on many discussions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four periods of the artistic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defined by the report in the Kuomintang ruling area almost coincide with Mao Dun's own experience. During the eight years '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Mao Dun explored the path of artistic and literary ideology, and found his experience of sett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the goal to be the destin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lf-consciousness.His ideology thus was consider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a paradigm of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activities in the Kuomintang ruling area. In other words, the transition of Mao Dun's literary and artistic ideas based on his own experienc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elf-remoulding" advocat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ence the transitioning process of Mao Dun's artistic and literary thoughts from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to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the combat between reform and persistence.
引文
(1)关于第一次文代会,参见《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版,第125-140页。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3)参见辻田正雄“第一次全国文学芸術工作者代表大会の準備について”,“佛教大学文学部论集”96,2002年。
    (4)茅盾于临终之际再次申请入党,过世后恢复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追溯至1921年。参见韦韬、陈小曼:《父亲茅盾的晚年》,上海:上海书店,1998年版,第342-354页。
    (1)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第67页。《茅盾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8页。
    (2)胡风对此过程是不满的,他在《三十万言书》中这样写道:“原来第一次草稿给我看过,我当时表示有意见。后来要改写,康濯同志来说,改写了还要给我看看。但实际上并没有。(中略)这个听说是以胡绳同志等为中心所改写的报告,骨子里几乎主要是以所谓胡风文艺思想为对象,而且是把问题的本来内容简单化了甚至歪曲了以后再加以论述的。”见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第6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3)茅盾:《抗战文艺运动概略》,《茅盾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文章最初发表于1946年10月《中学生》杂志增刊《战争与和平》。
    (4)以茅盾和胡风的回想录的分歧为基础,论证两者思想差异的先行研究如下:白水纪子“茅盾と胡風”(一)·(二),《茅盾研究会会报》三·四,1985年7月·11月。其次拙稿“異郷日本の茅盾と‘謎’”,“アジア遊学”第13号,东京:勉诚出版,2000年。此作仅为围绕两者关系进行的初步探讨。
    (1)《发刊辞》,《文艺阵地》创刊号,1938年。《茅盾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3页。
    (2)楼适夷:《茅公和〈文艺阵地〉》,《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3期。
    (3)关于纪实文学参照以下:Charles A.Laughlin,Chinese Reportage:The Aesthetics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2002。
    (1)《编后记》,《文艺阵地》第1卷第3期,1938年。《茅盾全集》(第21卷),第560页。
    (2)姚雪垠:《差半车麦秸》,《文艺阵地》第1卷第3期,1938年。《姚雪垠文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3)茅盾:《抗战与文艺》,《茅盾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初刊于《现代评坛》第4卷第11期,1939年。
    (4)茅盾:《公式主义的克服》,《文艺阵地》第2卷第7期,1939年。《茅盾全集》,第22卷。
    (5)姚雪垠:《学习追求五十年》,《姚雪垠回忆录》,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年版,第80页、第82页。
    (6)关于瞿秋白和茅盾的论争,拙著“上海モダニズム”,东京:中国文库,2012年,第二章“可能性としての言語―瞿秋白の言語理論”有所涉及。
    (7)止敬(茅盾的笔名):《问题中的大众文艺》,《文学月报》第2号,1932年,第57页。《茅盾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8页。
    (1)参见拙稿“胡風文芸思想と‘七月’の実践”,“野草”第87号,大阪:中国文艺研究会,2011年。
    (2)参见吴永平:《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叶子铭:《谈四十年代茅盾的行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3期。当然其中多次到访的地方也很多。
    (4)杜重远:《盛世才与新新疆》,各地:生活书店(因于战争中,各地都开设了据点),1938年版。关于杜重远,参见下出铁男“滅亡の民族資本家:杜重遠について”,“魯迅と同時代人”,東京:汲古書院,1992年,同“新疆の杜重遠:盛世才との関係をめぐって”,“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報”24,2010年。
    (5)茅盾:《在香港编〈文艺阵地〉》(《我走过的道路》的一章),《茅盾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4页。
    (6)陆维天:《茅盾在新疆的革命文化活动》,《新疆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7)茅盾在《新疆风土杂忆》中介绍了新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茅盾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其次杜重远也在《盛世才与新新疆》中特别提到了民族问题。同书第54-60页。但都只是停留于基本概况的介绍。
    (1)茅盾:《中国新文学运动》,《茅盾全集》(第22卷)。初出于《新疆日报》,1939年5月8日。
    (2)茅盾:《中国新文学运动》,《茅盾全集》(第22卷),第45页。
    (3)胡征:《忆延安〈鲁艺〉生活》,《新文学史料》,1992年第2期。
    (4)茅盾:《论如何学习文学的民族形式》,《茅盾全集》(第22卷)。初出为《中国文化》第1卷第5期,1940年。
    (5)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43页。
    (1)茅盾:《延安行》(《我走过的道路》的一章),《茅盾全集》(第35卷),第372-373页。
    (2)茅盾:《苏联见闻录》,《茅盾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8-211页。最初出版于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版。
    (3)钟桂松:《茅盾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80页。
    (1)钱理群:《一九四八: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8页。
    (2)茅盾:《访问苏联·迎接新中国》(《我走过的路》中的一章),《茅盾全集》(第35卷),第627页。
    (3)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竹内实主编:《毛泽东集》(第6卷),东京:北望社,1970年,第261页。初出于《解放》第57期,1938年。此外,关于这场论争,拙著“上海モダニズム”的终章“中国モダニズムの行方”中也有提到。
    (4)关于向林冰,以他和胡风的论争为中心,拙稿《民族与启蒙:在民族形式讨论中的胡风》,石井刚主编:《“心”与Nation:反思东亚地区的现代经验》,东京:UTCP(The University of Tokyo Center for Philosophy)、2015年,都有论述。
    (5)茅盾:《旧形式、民间形式与民族形式》,《茅盾全集》(第22卷)。初出为《中国文化》第2卷第1期,1940年。
    (1)汪晖:《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2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20-1521页。日语译本有,村田雄二郎等译《思想空間としての現代中国》,东京:岩波书店,2006年,该处对应的页数为290页。
    (2)茅盾:《再谈“方言文学”》,《文艺的新方向》(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香港:大众文艺丛刊社,第38页。《茅盾全集》(第23卷),第399页。
    (3)茅盾:《再谈“方言文学”》,《文艺的新方向》(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第39页。《茅盾全集》(第23卷),第402页。
    (4)白井重笵指出在1948年的阶段,茅盾违背了原本具有的“作家精神”。白井重笵《“作家”茅盾論》,东京:汲古书院,2013年,第318页。
    (1)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第48-49页。《茅盾全集》(第24卷),第49-50页。
    (2)钟桂松:《茅盾评传》,第300页。
    (3)钱理群:《岁月沧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版,第37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