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语言传承研究综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Review of Language Transmission in China
  • 作者:李春风
  • 英文作者:LI Chunfeng;Beij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llege;
  • 关键词:语言传承 ; 少数民族 ; 母语 ; 华语 ; 祖语
  • 英文关键词:language transmission;;minority languages;;mother language;;Chinese;;heritage language
  • 中文刊名:HWHW
  • 英文刊名: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 机构:北京华文学院专修部;
  • 出版日期:2019-01-01
  • 出版单位:海外华文教育
  • 年:2019
  • 期:No.102
  • 基金:国家语委一般项目“缅甸华裔青少年母语认同变迁调查及对策”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HWHW201901016
  • 页数:11
  • CN:01
  • ISSN:35-0069/Q
  • 分类号:134-144
摘要
"濒危语言热"近十年后,学界广泛展开语言国情调查,国内"语言传承研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本文对国内"语言传承研究"的相关术语、研究领域、热点问题等进行了梳理,这些成果涉及汉语及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海外华语等多个领域,既有理论探索,也有实证研究,更有服务于社会的语言工程,成为连接民间和政府的"旋转门"。各领域在成果数量、研究方法等方面各有特点,但也有一些不足,对此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
        Endangered languages have become a heated topic for research about ten years. Language academic circles have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national language situation in China,as a result,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transmission develops gradually. This paper ha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lated terms,research fields,and heated topics of language transmission in China,including Chinese,minority languages,oversea Chinese and so on. These researches have both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and also have language projects serving for the society which become a revolving door connecting the common people and the government.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number,research methods,etc. However,these researches also have weak points,so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further study.
引文
阿拉塔:《关于蒙古族语言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研究——以内蒙古巴林右旗为例》,《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艾清:《新疆锡伯族语言传承与多语现象浅析》,《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巴战龙:《在学校教育中追求语言公平传承的历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
    巴战龙:《如何打造双语家庭——裕固族语言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白娟:《家庭语言规划在华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语言战略研究》,2017年第6期。
    澎湃新闻:《母语传承,不能排斥方言》,[EB/OL]http://www.thepaper.cn/news Detail_forward_1623749
    曹春梅、王巧玲:《双语教育与蒙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语言与翻译》,2014年第1期。
    曹淑瑶:《砂拉越华族族群母语教育与文化传承》,《东南亚研究》,2015年第1期。
    曹志耘:《关于濒危汉语方言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期。
    曹志耘:《方言濒危、文化碎片和方言学者的使命》,《中国语言学报》(第十六期),2012年8月21日。
    陈保亚:《语势、家庭学习模式与语言传承——从语言自然接触说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陈冰玲:《母语文化传承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陈廷亮、黄天勤、彭英子:《土家族语言传承的断代与拯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陈卫亚、王军:《从社会学相关理论看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之必要性及政策调整》,《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
    陈亚轩:《多语主义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中的语言教育》,《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4期。
    陈燕玲:《闽南方言文化传承的问题与对策——以泉州青少年方言认知与习得为例》,《东南学术》,2012年第6期。
    戴庆厦:《濒危语言的语言活力——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二》,《思想战线》,2003年第5期。
    戴庆厦:《语言关系与国家安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戴庆厦:《中国的语言国情及民族语文政策》,《国际汉语教育》,2010年第4期。
    戴庆厦:《两全其美,和谐发展——解决少数民族双语问题的最佳模式》,《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戴庆厦:《“濒危语言热”二十年》,《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戴庆厦:《“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的理论方法思考》,《民族翻译》,2014年第1期。
    戴庆厦:《中国的语言国情及语言政策》,《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戴庆厦:《“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理论与实践——“语言保护”实施后的五年回顾》,《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2期。
    戴庆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戴庆厦先生谈语言文化多样性、语言传承与华文教育》,《世界华文教育》,2017年第2期。
    戴庆厦:《中国的语言传承工作能够为世界提供参考》,《语言战略研究》,2017年第3期。
    戴庆厦、何俊芳:《论母语》,《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戴庆厦主编:《论濒危语言——濒危语言个案对比研究所见》,《中国濒危语言个案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邓彦、武金峰:《锡伯族语言文字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邓佑玲:《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与挑战——土家语濒危现象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丁宏:《试论东干人语言使用特点》,《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丁晓静:《闽西畲族语言的现状与传承》,《宿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30卷12期。
    杜坚栋:《鄂温克语言的保护与传承》,《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高春燕、吴媛媛:《赫哲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可行性思索》,《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1期。
    高荷红、石君广:《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语传承人调查研究》,《满语研究》,2013年第1期。
    高虹:《Heritage language的由来及其中文译名》,《中国科技术语》,2010年第2期。
    高霞:《弱势语言官方地位争取及母语保护传承实践——以新西兰毛利语言复兴运动为例》,《学园》,2010年第5期。
    古丽米拉·阿不来提、王佳唯、努尔阿依:《论塔塔尔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大泉塔塔尔乡黑沟村塔塔尔族语言使用现状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郭熙:《论“华语”》,《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郭熙:《海外华人社会中汉语(华语)教学的若干问题——以新加坡为例》,《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2期。
    郭熙:《马来西亚:多语言多文化背景下官方语言的推行与华语的拼争》,《暨南学报》,2005年第3期。
    郭熙:《论华语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2期。
    郭熙:《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母语维持的若干问题:新加坡个案》,《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4期。
    郭熙:《华语规划论略》,《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第3期。
    郭熙:《话语传播和传承:现状和困境》,《世界华文教育》,2013年第1期。
    郭熙:《关于新形势下华侨母语教育问题的一些思考》,《语言文字应用》,2015年第2期。
    郭熙:《论汉语教学的三大分野》,《中国语文》,2015年第5期。郭熙:《论祖语与祖语传承》,《语言战略研究》,2017年第3期。
    郭熙、李春风:《东南亚华人的语言使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双语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
    郝亚明:《论民族居住格局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影响》,《学术探索》,2011年第2期。
    何丽:《旅游经济下的民族语言文化传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胡翠娜:《普通话与地方语言文化传承功能的比较分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冀芳:《新媒体时代下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策略研究》,《编辑之友》,2014年第10期。
    金皙坤、马永俊:《方言保护与传承的意义浅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卡米力江·阿不都克力木:《新疆锡伯族语言传承政策的构建》,《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2期。
    孔江平:《语言文化数字化传承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李金阳、黄南津:《广西田林客家方言岛的语言传承》,《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6年第6期。
    李锦芳:《中国濒危语言研究及保护策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李强:《云南滇西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的传承》,《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李宇明:《信息时代的中国语言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1期。
    李宇明:《强国的语言与语言强国》,《光明日报》,2004年7月8日。
    李云霞:《锡伯语传承与创新机制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5期。
    林清书:《山羊隔畲族村的语言传承和使用现状》,《龙岩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刘国元:《现代媒介下东乡族语言传承的现状及应对策略》,《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7卷年第9期。
    刘维国:《方言的保护与传承——以甘肃天水地方语言文化研究为例》,《文教资料》,2015年第29期。
    柳国栋:《论少数民族语言及其传承发展》,《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楼晓悦:《浅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及其传承》,《西北年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卢理洪、周玉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民族语言新闻节目的开拓与创新》,《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卢香宇:《城镇化背景下布依族语言传承与保护的思考》,《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罗秋雨、王希辉、向轼:《母语固守与文化传承——重庆荣昌盘龙客家方言文化调查与研究》,《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骆牛牛:《彝族语言传承与保护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3期。
    彭静:《阳朔高田镇的语言传承与文化交融》,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
    彭小琴:《羌族语言的传承路径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2期。
    孙成德:《满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兰台世界》,2014年第1期。
    孙宏开:《“语言保护”多人谈》,《语言战略研究》,2016年第3期。
    孙宏开:《语言濒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孙宏开:《关于怒族语言使用活力的考察——兼谈语言传承和保护的机制》,《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覃涛、王寰:《民族语言权利保护与民族文化传承》,《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谭志满:《双语教育与土家族语言的传承——对鄂西南省土家族小学双语教育的人类学调查与思考》,《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王平:《羌族语言与文化的现状、保护与传承》,《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4期。
    王琴、肖金芳:《方言资源保护与语言文化传承——以阜阳方言为例》,《铜陵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王晓英、谭志满:《民族认同心理下的土家语传承》,《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王圆圆:《蒙古族语言文字传承:挑战与突围》,《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王跃平、王爽:《希伯来语复兴的社会语言学思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魏琳:《甘肃文县白马语言的传承与生存现状》,《前沿》,2010年第18期。
    文静:《论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的保存和利用》,《前沿》,2010年第24期。
    吴海霞:《论加强土族语言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意义》,《价值工程》,2013年第19期。
    向会斌:《从语言生态学视角看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承》,《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肖学俊:《民歌传承与母语环境》,《中国音乐》,2008年第4期。谢书民:《河南方言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徐世璇:《濒危语言资料的记录和留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徐世璇:《母语留存和文化传承》,《第三届中国云南濒危语言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徐世璇、廖乔婧:《濒危语言问题研究综述》,《当代语言学研究》,2003年第2期。
    徐小军、丁晓静:《论瑶族文化传承的符号与媒介——语言文字》,《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杨晓斌:《台湾少数民族语言的历史传承》,《海峡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余秀忠、钟梓强:《广西贺州的几种濒危汉语方言》,《钦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30卷第10期。
    张宏玉:《赫哲族语言传承的教育策略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
    张鹭:《论汉语对彝族语言传承的影响及传承路径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2期。
    张倩、蒋惠贤:《个人成就动机与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求知导刊》,2016年2月。
    张蓉蓉:《教育与文化传承: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两个问题》,《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张天伟:《美国祖籍传承语者英语提升项目:启示与思考》,《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14年第2期。
    赵峰:《基于“村寨依托”模式的闽东畲语传承探究》,《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3期。
    赵俊海:《模因学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启示》,《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郑直:《民族语言传承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周国炎:《文字在布依族语言保持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周国炎、申建梅:《布依族母语教育及其文化传承和保护》,《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周明朗:《语言认同与华语传承语教育》,《华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1期。
    周庆生:《语言立法在加拿大》,《语文建设》,1994年第4期。
    朱波:《论白语传承与普通话推广的共同发展》,《大理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朱英:《绍兴方言的传承与保护对策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第13期。
    祝晓宏、周同燕:《全球华语国内研究综述》,《语言战略研究》,2017年第2期。
    [1]郭熙(2003)认为,除新加坡外,海外华人在所在国也是少数民族,华育教育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教育。
    [2]澎湃新闻社论:http://www.thepaper.cn/news Detail_forward_162374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