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历史考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CPC on Constructing the Communist Ideal
  • 作者:李张容 ; 刘明
  • 英文作者:LI Zhagnrong;LIU Ming;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Marxism;
  • 关键词:社会理想范式 ; 中国共产党 ; 共产主义社会理想
  • 英文关键词:paradigms of social ideal;;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communist ideal
  • 中文刊名:GNS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 机构: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7-10 11:21
  • 出版单位: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 年:2017
  • 期:v.38;No.221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6KFS001);;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MYYCX201603)
  • 语种:中文;
  • 页:GNSY201704002
  • 页数:8
  • CN:04
  • ISSN:36-1346/C
  • 分类号:14-21
摘要
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理想范式经历了复杂的变迁,其中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于近代中国历史变迁影响最大。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渊源自马克思主义,但其在中国的成形、传播和实践又是建立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为之努力奋斗,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在历经挫折与磨难之后,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实现具有鲜明的阶段性,面临的主要任务在于正确认识现阶段的特征,解决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当代形态的问题。当前中国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含糊其辞、甚至是语焉不详的情况依旧存在,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指导性作用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Paradigms of social ideal in China have changed since modern times. The Communist Ideal which was construct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ost closely affected modern China. The Communist Ideal originated from the Marxis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Ideal in China was deeply based on Chinese history,culture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CPC have been working har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mmunist Ideal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CPC and have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After suffering setbacks and tribulations,CPC have learned the periodicity of realizing the Communist Ideal and have known how to realize the contemporary form of the Communist Ideal.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it is necessary to emphasize the realistic meaning of the Communist Ideal.
引文
[1]高王凌.乾隆皇帝“回向三代”的理想追求[J].中州学刊,2010,(4):162-166.
    [2]林语堂.中国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0.
    [3]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9,(3):20-35.
    [4]王栻.严复集:第4册[M].上海:中华书局,1986:940.
    [5]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73.
    [6]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中的“未来”[J].探索与争鸣,2015,(9):64-71.
    [7]康有为.康有为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13.
    [8]梁启超,撰.朱维铮,导读.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80-83.
    [9]鲁雪芹,蒋锐.晚清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与传统大同理想的激活[J].江汉论坛,2014,(9):22-27.
    [10]孙中山.孙中山全集[M].上海:中华书局,1986.
    [11]吴雁南.孙中山与传统大同思想的基本终结——兼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的一些可行性问题[J].史学月刊,1991,(1):73-79.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陈独秀.敬告青年[N].青年杂志,1915-09-15.
    [14]陈先初.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10.
    [15]王奇生.高山滚石: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96-106.
    [16]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4-95.
    [1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18]胡乔木.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N].人民日报,1982-09-24.
    [19]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72.
    [2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282-283,276.
    [21]列宁,斯大林.列宁斯大林论中国[M].张仲实,曹葆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07.
    [2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98-301.
    [2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5.
    [24]毛泽东.论新阶段[N].解放,1938-11-06.
    [25]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N].解放,1940-02-20.
    [2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53:700-701.
    [28]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年——尼·谢·赫鲁晓夫在1957年11月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会上的报告(之三)[N].人民日报,1957-11-08.
    [29]沈志华.苏联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反应及其结果──关于中苏分裂缘起的进一步思考.http://www.21ccom.net/articles/qqsw/zlwj/article_20140214100581.html.
    [3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31]李安民.关于我国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J].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9,(3):37-46.
    [3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5]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5.
    [3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1)社会理想,是指人们所追求的美好社会制度以及对未来社会整体面貌的预见和设想。“范式”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用来表明某一时期、某一科学“共同体”所公认的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理论方法及其可仿效的科学范例、模式,并表征某一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路径。社会理想范式,指的是以理想社会的基本内涵、理论支撑、历史观等为核心组成的关于社会理想的思想体系。
    (2)在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较早出现“理想社会”这一概念是在1920年11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明确提出:“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所“创造”的“新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他们的“理想社会”。无论是社会理想,还是理想社会,都是对于人类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和可期预见。从这一点来讲,二者是不同概念表示相同内容。二者之间还是有细微差别的,社会理想是相对于个人理想而言。
    (1)作为社会理想范式,“三代”有时亦指尧、舜、禹统治的时期,或将尧、舜与夏、商、周并称为“唐、虞、三代”或称“二帝三代”。但自宋明以后,一般而言“三代”皆指的是夏、商、周三朝。作为社会理想范式而言,无论其确指的是哪一段历史时期,其基本含义大抵是类似的。
    (2)此处取冯天喻在《“封建”考论》一书中的解释。他认为,中国古史中“封建”之本意,意为分封建国,是一个政体概念,同时混杂着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的意义,其相对的概念为“郡县”。中西“封建”概念的差异及现代意义上的“封建”概念的形成。
    (3)孟子曾“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孟子·滕文公上》),“三代”学校制度在后世看来具有“学在官府”“官师合一”以及普及化等特征,是教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形成了官制上的“三代以上出于学”的状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