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2017年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罗艳春 ; 常建华
  • 关键词:中国社会史 ; 中国古代社会史 ; 中国近代社会史 ; 中国当代社会史 ; 热点与走势
  • 英文关键词:Chinese social history;;ancient Chinese social history;;modern Chinese social history;;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history;;hot issues and trends
  • 中文刊名:HEAR
  • 英文刊名:Hebei Academic Journal
  • 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9-01
  • 出版单位:河北学刊
  • 年:2018
  • 期:v.38;No.220
  • 基金:2017年度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天津滨海区域社会的历史变迁》(2017SK143)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HEAR201805011
  • 页数:7
  • CN:05
  • ISSN:13-1020/C
  • 分类号:60-65+74
摘要
据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生王嘉乐的整理,2017年度发表的社会史相关学术论文多达千余篇,涵盖主题涉及社会史通论、社会结构、国家权力与地域社会、环境·医疗与社会救济、日常生活·礼俗与信仰以及口述史等类别。如此之多的论文数量,体现出2017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兴盛与发展。为了展现2017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热点与走势,我们组织了一组专题讨论文章,旨在梳理和探讨2017年中国社会史研究到底关注了哪些热点问题,呈现何种研究走势,同时对现有研究展开追问,以给出未来研究开展方向的建议。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也同样是一个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年份。自1980年代中国社会史研究复兴和发展以来,社会史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不断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逐渐成为中国历史学领域的显学而备受推崇,无论是古代社会史研究抑或近代社会史研究都有大量的成果问世。与其相比,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则不过是近些年的事情,但是它已经萌发出勃然的生机,因为它适应了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社会转型空前剧烈、社会建设全面提速的客观需要,实践呼唤着我们从历史研究中汲取经验,从历史的视角对经济改革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作出规律性的解读。就2017年中国社会史研究来看,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当代,都不约而同地重申了"以人为本"的立场,并对"同质化"、"碎片化"的研究现象作了反思,这无疑对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需要说明的是,此前我们已与《河北学刊》携手策划了两组有关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年度热点问题的专题讨论,即《进展与趋势:2015年中国社会史研究扫描》(《河北学刊》2016年第5期)、《深化与拓展:2016年中国社会史研究扫描》(《河北学刊》2017年第5期),均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本组专题讨论是此前讨论的继续,希望能够一如既往地对中国社会史研究同人有所助益。
        According to Wang Jia-le,a doctoral student at China Social History Research Center,Nankai University,more than 1,000 papers on social history were published in 2017,covering topics such as general social history,social structure,state power and regional society,environment,medical and social relief,daily life,customs and beliefs,and oral history. The number of papers reflects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 in 2017. In order to show the hot issues and trends of China's social history research in 2017,we have organized a group of special discussion articles to sort out and discuss which hot issues in China's social history research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in 2017 and what kind of research trends it presented. At the same time,we have questioned the existing research to give suggestions on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As far as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 in 2017 is concerned,the position of "people-oriented"has been reiterated and the phenomenon of "homogenization"and "fragmentation"have been rethought,which is undoubtedly beneficial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引文
[1]常建华.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2).
    [2]赵越云,樊志民.中国北方地区的家马引入与本土化历程[J].历史研究,2017(6).
    [3]李志刚.殇逝:上古中国礼俗中的殇与年龄观念[J].唐都学刊,2017(4).
    [4]侯旭东.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上、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2017(1).
    [5]贾海燕.战国至西汉楚地北方信仰的产生与发展[J].江汉论坛,2017(11).
    [6]张梦晗.“新地吏”与“为吏之道”---以出土秦简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史研究,2017(3).
    [7]琴载元.从“秦人”到“汉人”的转换---汉初南郡编户问题之一[J].唐都学刊,2017(2).
    [8]王坤鹏.从竹书《金縢》看战国时期的古史述作[J].史学月刊,2017(3).
    [9]杨继承.东汉灾异的早期记录---从原始史料到伏侯《古今注》[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7(2).
    [10]杨鑫.魏晋南朝的棋品等级与士族政治[J].古代文明,2017(1).
    [11]宁欣.唐都社会的边缘性群体---对“街肆恶少”的重新审视[J].唐都学刊,2017(1).
    [12]王丽娜.唐代女冠法服之演变轨迹[J].历史教学(高校版),2017(3).
    [13]范兆飞.中古士族谱系的虚实---以太原郭氏的祖先建构为例[J].中国史研究,2017(4).
    [14]胡宝国.东晋南朝的书籍整理与学术总结[J].中国史研究,2017(1).
    [15]刘屹.移民与信仰---南朝道教墓券的历史背景研究[J].中国史研究,2017(3).
    [16]邹怡.从道家洞天到观音圣界---中古东亚文化交流背景中的普陀山开基故事[J].史林,2017(1).
    [17]汪华龙,熊长云.晋辟雍碑碑阴“凉州散生”考---兼谈辟雍碑碑阴题名的添改[J].中国史研究,2017(4).
    [18]楼劲.《元和姓纂》所叙拓跋昭成帝及其子孙史事释证[J].社会科学战线,2017(6).
    [19]唐雯.“信史”背后---以武后对历史书写的政治操控为中心[J].中华文史论丛,2017(3).
    [20]杨孟哲.历史书写与文本建构:唐代尚书令演变的内在理路[J].江西社会科学,2017(4).
    [21]林岩.一个北宋退居士大夫的日常化写作---以苏辙晚年诗歌为中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22]吴雅婷.三苏《南行集》所见宋代士大夫的行旅活动与旅行书写[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23]吴志浩.宋代士人平均死亡年龄考[J].浙江学刊,2017(4).
    [24]易素梅.家事与庙事:九至十四世纪二仙信仰中的女性活动[J].历史研究,2017(5).
    [25]刘正刚.广东地方社会建构的明初女官形象[J].中国史研究,2017(3).
    [26]刘小朦.皇明异典:明中期传奉医官的身份、迁转与政治文化[J].历史研究,2017(3).
    [27]杨晓越,余新忠.医生也“疯狂”:明清笑话中的庸医形象探析[J].安徽史学,2017(1).
    [28]杜新豪.惜粪如惜金:宋代以降农民对肥料的获取[J].史林,2017(2).
    [29]邱仲麟.清代北京煤炭开采与矿工受虐事件[J].清史研究,2017(3).
    [30]远藤隆俊.宋代士大夫家族的秩序与构造---范氏十六房的形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31]游彪.家族史的建构:宋朝士人阶层追寻的精神家园---以相州韩琦家族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32]任雅萱.分“门”系谱与宗族构建---以明代山东中部山区莱芜县亓氏为例[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7(2).
    [33]常建华.捐纳、乡贤与宗族的兴起及建设---以清代山西洪洞苏堡刘氏为例[J].安徽史学,2017(2).
    [34]章毅.从“土神”到“武神”:宋元时期徽州的汪王信仰[J].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5).
    [35]张传勇.明清城隍封爵考[J].史林,2017(5).
    [36]徐斌.明清两湖水域产权形态的变迁[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2).
    [37]陈瑶.清代湖南涟水河运与船户宗族[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4).
    [38]吴铮强.两宋时期温州寺院碑铭书写的社会史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39]罗晓翔.“国都记忆”与晚明南京的地方叙事---兼论明清时期的国家与城市关系[J].江海学刊,2017(6).
    [40]卞利.利益攸关:明清徽商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目的和动机[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7(4).
    [41]郭峰.晋唐时期的谱牒修撰[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1).
    [42]赵现海.异域看长城---明清时期朝鲜燕行使的长城观念[J].史学月刊,2017(6).
    [43]赵世瑜.明朝隆万之际的族群关系与帝国边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44]刘景华.欧洲城乡史研究方法三题[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7(1).
    (1)鉴于专著的研究周期,以五年或十年为时段对其进行整理综述是一种比较符合学术逻辑的安排。由于目力与精力有限,本文仅举此三例为代表,更全面的梳理留待后续综述。
    (2)参见温春来、黄国信《历史学田野实践教学的理论、方法与案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田野学步:厦门大学历史系本科田野调查报告集:2004—2010》(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