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媒介与中国近代图像新闻中的时空观念——基于对《点石斋画报》中日甲午战争图片报道的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ifferent Visual Reports on the Same War Dianshizhai Pictorial and the Idea of Time and Space in Modern Chinese News Image
  • 作者:梁君健
  • 英文作者:Liang Junjian;
  • 关键词:视觉符号系统 ; 新闻观念 ; 点石斋画报 ; 甲午战争 ; 时空观念
  • 中文刊名:YANJ
  • 英文刊名: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5
  • 出版单位:新闻与传播研究
  • 年:2019
  • 期:v.26;No.164
  • 语种:中文;
  • 页:YANJ201903005
  • 页数:20
  • CN:03
  • ISSN:11-3320/G2
  • 分类号:76-94+129
摘要
诸多史料和研究成果已经揭示出中日两国对甲午战争的图片报道在视觉呈现及其传播效果上的显著区别,并在新闻观念的现代化水平的维度上展开了若干讨论。但相关研究大多基于报道的主题和内容层面,而较少基于视觉媒介的独特性展开探讨,也因而忽视了视觉媒介技术、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及新闻观念三者之间的丰富互动。立足于视觉媒介报道新闻事件的时空观念,通过对《点石斋画报》关于中日战争的图片报道的符号学分析及社会文化背景的探讨,发现《点石斋画报》在报道战争新闻时,展示出一种不同于摄影媒介和现代新闻观念的时空特征,不仅影响了读者对中日战争的想象和感知,也折射出中国在发展现代新闻观念过程中的困境。这种时空观念的成因,主要是受当时的历史语境可以提供的智识资源和视觉媒介的限制,并消解了现代战争对于新闻观念可能带来的革新。
        Many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e different visual report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Sino-Japanese War between 1894 and 1895. However,most of them focus on subjects and contents of the reports. To a large extent,the technical feature and symbol system of visual reports are neglected. This essay studies the symbolic feature and the social-cultural context of Dianshizhai Pictorial and argues that its images construct a different idea of time and space from modern photojournalism and influence its readers 'perception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引文
(1)这两幅图片的主题都是大东沟海战己方胜利,但在报道内容的准确性和具体的视觉特征方面展示出巨大的差别。
    (2)阚延华、付津:《甲午战争中的舆论较量及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0期,第107页。
    (3)黄华:《技术、组织与“传递”:麦克卢汉与德布雷的媒介思想和时空观念》,《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12期,第44页。
    (4)张一兵、[法]斯蒂格勒:《技术、知识与批判——张一兵与斯蒂格勒的对话》,《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1)刘少文:《论媒介更迭与时空观念的嬗变》,《新闻传播》2013年第10期,第9页。
    (2)黄华:《技术、组织与“传递”:麦克卢汉与德布雷的媒介思想和时空观念》,《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12期。
    (3)[加拿大]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
    (1)Tom Gunning,“Heard over the Phone:The Lonely Villa and the de Lorde Tradition of the Terrors of Technology,”Screen,32(Summer 1991),pp.184-96.
    (2)Tom D.Gunning,W.Griffith and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narrative film,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4,p.41.
    (3)Crary,J.,Techniques of the observer:On vis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Cambridge:MIT Press,1990,pp.38-39.
    (4)[法]德布雷:《普通媒介学教程》,陈卫星、王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450页。
    (5)陈平原:《新闻与石印——〈点石斋画报〉之成立》,《开放时代》2000年第7期。
    (6)冯鸣阳:《东方想象和视觉修正——谈〈点石斋画报〉展现西方图景时所采用的图像改良主义》,《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5期,第134页。
    (7)陈平原:《新闻与石印——〈点石斋画报〉之成立》,《开放时代》2000年第7期,第63页。
    (1)王颀:《〈点石斋画报〉与中法战争》,《东南文化》1990年第3期,第250页。
    (2)罗福惠、彭雷霆:《形塑与变形:〈点石斋画报〉中的日本图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82页。
    (3)徐沛、周丹:《清末民国画报上的战争叙事与国家神话——以中日军事冲突的图像表征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10期,第93页。
    (4)陈平原、夏晓虹:《图像晚清》,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页。
    (5)吴果中:《中国近代画报的历史考略——以上海为中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2期,第4页。
    (6)[英]美查:《点石斋画报缘起》,复旦大学新闻学新闻史教研室编:《中国新闻史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17页。
    (1)罗福惠、彭雷霆:《形塑与变形:〈点石斋画报〉中的日本图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79-80页。
    (2)罗福惠、彭雷霆:《形塑与变形:〈点石斋画报〉中的日本图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80页。
    (3)俞月亭:《我国画报的始祖——点石斋画报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1981年第5期,第152页。
    (1)俞月亭:《我国画报的始祖——点石斋画报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1981年第5期,第156页。
    (2)俞月亭:《我国画报的始祖——点石斋画报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1981年第5期,第159页。
    (3)徐沛、周丹:《清末民国画报上的战争叙事与国家神话——以中日军事冲突的图像表征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10期,第90页。
    (4)张建国、朱学山:《一幅珍贵的木版年画——年画〈炮打日本国〉评介》,《民俗研究》1998年第3期,第97页。
    (5)当然,很多艺术史的研究指出,透视法和真实性之间的对应并非没有问题,而是一种被建构起来的神话。不过,从观念角度来说,透视法的确是对于真实性和逼真效果等图像观念的一种代表。
    (1)沈冠东:《〈点石斋画报〉图像叙事中语言与时空表达的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2)李艳平:《晚清文化消费下的潜在启蒙——以〈点石斋画报〉为例》,《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11期,第111页。
    (1)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第341页。
    (2)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第349页。
    (3)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第221页。
    (4)Mayu Tsuruya,“Senso Sakusen Kirokuga:Seeing Japan’s War Documentary Painting as a Public Monument,”in Rimer,J.Thomas,eds.,Since Meiji:Perspectives on the Japanese Visual Arts,1868-2000,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2,pp.99-123.
    (1)Mayu Tsuruya,“Senso Sakusen Kirokuga:Seeing Japan’s War Documentary Painting as a Public Monument,”in Rimer,J.Thomas,eds.,Since Meiji:Perspectives on the Japanese Visual Arts,1868-2000,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2,p.108.
    (2)Mayu Tsuruya,“Senso Sakusen Kirokuga:Seeing Japan’s War Documentary Painting as a Public Monument,”in Rimer,J.Thomas,eds.,Since Meiji:Perspectives on the Japanese Visual Arts,1868-2000,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2,p.107.
    (3)参见:Urasaki Eishaku,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modern Japanese art:Meiji period,Tokyo:Tokyo bijutsu,1974;Kinoshita Naoyuki,Visual spectacle called art,Tokyo:Heibonsha,1993.
    (4)Mayu Tsuruya,“Senso Sakusen Kirokuga:Seeing Japan’s War Documentary Painting as a Public Monument,”in Rimer,J.Thomas,eds.,Since Meiji:Perspectives on the Japanese Visual Arts,1868-2000,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2,p.107.
    (5)李康民:《甲午战争中的日本战地记者》,《青年记者》2013年第29期,第97页。
    (6)李康民:《甲午战争中的日本战地记者》,《青年记者》2013年第29期,第97页。
    (1)朱传誉:《报人·报史·报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111页。
    (2)林树中:《点石斋画报与吴友如》,《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1981年第2期,第14-15页。
    (3)李艳平:《晚清文化消费下的潜在启蒙——以〈点石斋画报〉为例》,《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11期,第111页。
    (4)俞月亭:《我国画报的始祖——点石斋画报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1981年第5期,第152页。
    (5)冯鸣阳:《东方想象和视觉修正——谈〈点石斋画报〉展现西方图景时所采用的图像改良主义》,《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5期。
    (6)郑星球:《〈点石斋画报〉图式流传与衍化》,《美术学报》2006年第3期。
    (7)冯鸣阳:《东方想象和视觉修正——谈〈点石斋画报〉展现西方图景时所采用的图像改良主义》,《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5期。
    (8)林树中:《点石斋画报与吴友如》,《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1981年第2期,第16页。
    (1)林树中:《点石斋画报与吴友如》,《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1981年第2期,第17页。
    (2)黄雅玲、马渭源:《西画东渐与明清铜版画传播及出版》,《艺术百家》2008年第2期,第95-101页。
    (3)黄雅玲、马渭源:《西画东渐与明清铜版画传播及出版》,《艺术百家》2008年第2期,第100页。
    (1)《点石斋画报缘起》,载复旦大学新闻学新闻史教研室编:《中国新闻史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17页。
    (2)尊闻阁主人:《〈朝鲜乱略〉跋》,点石斋画报第三十一号,1885年2月28日。
    (1)向卿:《日本近代民族主义(1868-189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448-449页。
    (2)孔祥吉:《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报刊的初兴》,《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3)郑曦原:《帝国的回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342页。
    (4)孔祥吉:《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报刊的初兴》,《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第110页。
    (5)卞冬磊:《识“时务”者为俊杰:晚清知识转型与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15年2月。
    (6)Laura Hostetler,Qing colonial enterprise: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p.2.
    (1)Carmen Popescu,“Space,Time:Identity,”National Identities,vol.9,no.3.2006,pp.189-206.
    (2)林茨:《〈皇清职贡图〉与人类学影像》,《中国摄影家》2007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