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教育的奇葩: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的办学方针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Ideal Chinese Educ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AStudy on the Model of Education of Malaysian Independence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s
  • 作者:祝家丰 ; 王晓梅
  • 英文作者:Thock Ker Pong;Wang Xiaomei;Department of Chinese,University of Malaya;Department of Chinese,Xiamen University,Malaysia Campus;
  •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人 ; 华文教育 ; 独中 ; 素质教育 ; 三语教学
  • 英文关键词:Malaysia;;Malaysian Chinese;;Chinese education;;Independent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s
  • 中文刊名:BGQK
  • 英文刊名:Overseas Chinese Journal of Bagui
  • 机构: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
  • 出版日期:2016-09-30
  • 出版单位:八桂侨刊
  • 年:2016
  • 期:No.115
  • 语种:中文;
  • 页:BGQK201603009
  • 页数:8
  • CN:03
  • ISSN:45-1269/D
  • 分类号:34+58-64
摘要
马来西亚华人虽面对国家机关实施之单元教育政策的深钜影响,但却能发展出一支独特且蕴含着韧力非凡的华文教育体系。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体系可谓是在中、港、台以外发展得最完善和肩负着薪传中华文化重任的体系。马来西亚的华文独立中学(独中)由于注重素质教育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得到华裔家长的支持。但21世纪全球化所带来的英语教育至上思潮冲击了马来西亚的独中。为了应此挑战,独中努力推广三语教学。
        Malaysia's Chinese education is spectacular in its development albeit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monolinguistic policy from the state. It offers the best Chinese education outside China and shoulders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Malaysia. The Independent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s(ICSS)in Malaysia which emphasize on quality educ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garner the staunch supports of many Chinese parents.
引文
[1]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一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97.
    [2]Tan Liok Ee.The Politic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Malaya1945-1961[M].Kuala Lumpu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58.
    [3]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50年特刊(1954-2004)[M].加影: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2004.
    [4]安焕然.坚毅的信念:拒绝改制与宽柔董事[A].安焕然、郑良树.宽柔纪事本末[M].新山:南方学院出版社,2005:164.
    [5]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四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2003:166.
    [6]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2007年华文独中董事交流会资料汇编[Z].加影: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2008:28.
    [7]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60年会庆特刊(1954-2014)[Z].加影: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2014:781.
    [8][9]王国璋.反思独中的教学语政策:本土模式、新加坡模式与香港模式的比较[A].挑战与革新:2014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吉隆坡:林连玉基金,2015:154.
    [10][11][12][13]王晓梅、孙招娣、祝家丰.槟城华文中学的语言管理.2014年第二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双年会论文集[C].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2014:469-471.
    (1)首先,由马来亚的教育总监于1946年提出的兹斯曼(Cheeseman)报告书建议政府须公平对待各源流的学校并提供它们6年免费的小学教育。由于巫统反对此报告书及马来亚联合邦的成立,殖民政府于1948年的九月设立一个中央咨询委员会来检讨当时的教育政策。此委员会(Central Advisory Committee)是由当时的教育总监,候革尔(M.R.Holgate)出任主席。这委员会正式首次提出单一源流学校的概念以团结和整合马来亚国民。于1950年发表的首份候革尔报告书亦阐明马来亚最理想的教育源流是英文学校。在这单一源流的制度下,所有的马来亚学童须接受单一的授课媒介语-英语,“最终目标”(Ultimate Objective)的字眼也首次在该报告书出现。它亦建议在过渡期间政府应只允准英文与马来文小学,参阅Tan Liok Ee.The Politic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Malaya 1945-1961[M].Kuala Lumpu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48~49.
    (2)“最终目标”的字眼自1950年出现在候革尔报告书后就一直被马来西亚政府在其各种教育报告书与计划中引用。该国的华教人士担心政府会通过各种教育政策和计划来改变华文小学(华小)的教学媒介语以达到“最终目标”,所以这词汇一直是华教人士的梦魇。有关“最终目标”的应用与其对华文教育的影响,可参阅陈松生.五十年不变---简述“最终目标”[A].董总50年特刊(1954-2004)[M].马来西亚加影:董总,2004:1249-1251.
    (1)马来西亚现有79所国民型中学。虽然这类学校仍然保有华校的作风,但由于其教学媒介语已改变为马来文,因此其和独中是迥然不同的学校。
    (2)当时不接受改制的中学兵败如山倒,70所华文中学,只有16所坚持独立,其余54所接受改制。马来西亚华社也因此断送了54间华文中学,相关详情参阅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独中今昔[M].加影: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1985:31.
    (3)1973年4月1日霹雳州一批爱护华教人士在华裔企业家胡万铎呼吁和领导下发动了在该州的独中复兴运动。当时由他领导的霹雳独中复兴工委会发动筹款马币一百万令吉以支援州内九所独中,该项行动举获得该州的华裔企业家、小贩和老百姓的积极响应。该运动过后席卷马来西亚各地的独中,成功给独中带来生机,相关详情可参阅王瑞国.马来西亚华文中学的改制与复兴:以霹雳州为例(1962-1985)[M].怡保:王瑞国,2014和甄供.播下春风万里:霹雳州华文独中复兴运动纪实[M].加影: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1996.
    (4)虽然统考文凭受到许多中港台和西方大学的承认,但马来西亚政府至今依然拒绝承认统考文凭。
    (1)这是因为马来西亚政府限制独中的增建,独中在1962年教育法令落实后,只剩下60所。时至今日,政府只允准一所新独中的设立,即位于新山的宽柔中学二校。该校是在1999年大选前因执政党战情吃紧而批给新山华社的礼物(政治糖果),该校于2005年正式开办。
    (2)此建议是由在1996年6月13日至15日沙巴举行的“全国独中校长研讨会”所达致的结论,参阅陆庭谕.回顾与展望:《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落实25周年[A].2007年华文独中董事交流会资料汇编[M].马来西亚加影:董总,2008:130.
    (1)关于《独中教育改革纲领》的详文,可参阅董总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60年会庆特刊(1954-2014)[M].加影: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2014:779~790.
    (2)根据该校校长---吴维城指出弟子规教育已有效地提升钟灵独中的学生纪律并成功塑造一个充满礼仪和爱心的学习环境。该校也因此成为马来西亚各地的华文小学、独中和国民型中学学习的对象(2013年8月27日于钟灵独中访谈吴维城校长)。
    (3)2013年8月26日于韩江中学访谈江美俐校长。
    (4)2013年8月27日于钟灵独中访谈吴维城校长。
    (5)2013年8月28日于日新独中访谈其校长,陈奇杰先生。陈校长认为除了素质教育外,“独中的师生关系密切““校园文化非常好”“老师有献身精神”亦是促成其学生猛增的因素。
    (1)独中“以华语为主要教学语”究竟该推进到什么程度,迄今其办学者并无共识。各校在教学语的实践上,多年来从未一致,模式各异,争议不断。有关独中教学语政策的争议,可参阅王国璋.反思独中的教学语政策:本土模式、新加坡模式与香港模式的比较[A].挑战与革新:2014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吉隆坡:林连玉基金,2015:146~153.
    (2)有鉴于钟灵中学在改制前就已特别重视英文科,例如1954年其高中部除了华文一科外,其他数理化及史地商等全是英文课本,并以英语教学,其学生参加政府公开考试成绩斐然,因此成为其他华文中学仿效的对象。另一方面,在面对一个多元语言、文化及民族的环境里,槟城人希望在英校及华校之间开辟出第三种学校,即钟灵路线,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三分册).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2001:397.
    (3)2013年8月26日于韩江中学访谈江美俐校长。
    (4)2013年8月28日于日新独中访谈其英语科主任,Mr.Khoo先生。
    (1)2013年8月26日于韩江中学访谈江美俐校长。
    (2)笔者和研究助理于2013至2014年期间考察了在中马、南马、东马(沙巴和砂拉越)及东海岸的多间独中。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