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称引扬雄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Quotation of Yang Xiong in Du Fu’s Poems
  • 作者:王红霞 ; 熊梓灼
  • 英文作者:WANG Hong-xia;XIONG Zi-zhuo;
  • 关键词:杜甫 ; 杜诗 ; 扬雄
  • 中文刊名:SCSF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师范学院图书馆;
  • 出版日期:2019-03-10
  • 出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6;No.233
  • 语种:中文;
  • 页:SCSF201902020
  • 页数:5
  • CN:02
  • ISSN:51-1063/C
  • 分类号:151-155
摘要
在杜甫现存诗歌中,约有20首存在与扬雄相关的称引,或对扬雄身世产生共鸣,或对扬雄才华表示认同。安史之乱前,杜甫对扬雄的称引往往多用"以文见召"、"献赋入仕"之事,说明杜甫确有过凭借干谒方式走上仕途的渴望;安史之乱后往往多用"草《玄》"、"投阁"之事,说明杜甫一生的政治命运较为坎坷。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杜甫对扬雄的人生经历产生了诸多共鸣,二人文学风格也有相通之处,这是杜甫诗中多称引扬雄的主要原因。
        
引文
[1]扬雄.法言[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萧涤非.杜甫全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3]李凤玲.赋料扬雄敌——谈扬雄对杜甫赋作的影响[J].杜甫研究学刊,2005(2).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黄雅莉.杜甫长安时期的干谒诗探究[J].中国韵文学刊,2017,31(3).
    [6]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杜甫,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8]赵逵夫.历代赋评注[M].成都:巴蜀书社,2010.
    [9]严可均.全汉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刘勰,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