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研究路径的形成——兼论中国近现代科学社会史研究路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Formation of Merton's Research Route to Sociology of Science:Concurrently on Research Pathway to Chinese Modern Social History of Science
  • 作者:张培富 ; 孙磊
  • 英文作者:ZHANG Pei-fu,SUN Lei(Research Centre for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
  • 关键词:默顿 ; 科学社会学 ; 研究路径 ; 中国近现代科学社会史
  • 英文关键词:Merton;the sociology of science;research route;the social history of science in modern China
  • 中文刊名:SXD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3-01-15
  • 出版单位: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3
  • 期:v.36;No.163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的科学建制与科学文化”(06JJD720012)
  • 语种:中文;
  • 页:SXDD201301007
  • 页数:7
  • CN:01
  • ISSN:14-1071/C
  • 分类号:33-39
摘要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的博士论文与其接续发表的《科学与社会秩序》《科学的规范结构》形成了默顿主义的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路径。这一研究路径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将科学由传统上看作是一种知识进而看做是一种社会体制,呈现出从作为一种知识的科学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到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科学的内部规范的研究思路。这一研究路径对于中国近现代科学社会史的深入展开具有指导意义。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Merton and his two successively published papers' "Science and Social Order" and "The Normative Structure of Science",formed a research route to sociology of science of Mertonism.This reasearch route viewed science not only as a kind of knowledge,but also as a kind of social institution with the methodology of sociology,and presented a kind of research thought,which was from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ultural conceptual environment where science as a kind of knowledge had emerged to the inner normativity of science as a kind of social institution.This reasearch route has started the research of sociology of science of Merton,and meanwhile,it is also of the compass signiqicance to the further studies of the modern Chinese social history of science.
引文
①参见樊春良《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新探》,《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5期;王大明《大科学时代的小社会学——对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再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8期;林聚任,肖德武《默顿科学社会学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欧阳锋,徐梦秋《默顿的科学规范论的形成》,《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5期。
    ③本文所叙述的默顿与乔治.萨顿的交往渊源的历史来源于吴忠:《默顿的博士论文: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评述》,《自然辩证法通讯》1986年第4期;欧阳锋:《无私的探索、公有的财富——“科学社会学之父默顿的生平与成就”》,《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第5期。
    ④默顿语参见:[美]罗伯特.K.默顿著《科学社会学散忆》,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6页。对于年轻的萨顿来说,很清楚,科学史包含了多种不同科学的历史,并且需要来自不同民族文化的科学家、哲学史家和社会学家的跨学科指导。成熟的萨顿保持了他那种百科全书式的眼界。他坚持一种普遍的科学史,这样的科学史能够跨越西方世界,像说明中国、印度和日本那样说明伊斯兰世界。他还对从社会学角度考察这样的科学史表示赞同,并且对这样的科学史持有一种人文主义的兴趣。
    ⑤默顿自己清楚地道明了这一点。参见:[美]罗伯特.K.默顿著《科学社会学散忆》,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7页。也许,对社会学的这种早期信奉的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重新表述,导致了萨顿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其哈佛的重要同事经济史学家E.F.盖伊的推荐下,接收了这个新的社会学专业的一个研究生作弟子,让他主要从事17世纪科学史的研究。
    ①参见[美]罗伯特.K.默顿.伯纳德.巴伯著《索罗金的科学社会观点》,载于[美]R.K默顿著《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上册),鲁旭东,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5-236页。
    ①默顿本人在回顾其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思想状态时并不承认当时他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进一步关系到对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内部活动方式的理解。”([美]罗伯特.金.默顿著,范岱年、吴忠、蒋效东译,《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前言),但是,从本文对于默顿写作论文时期的逻辑线索的爬梳来看,笔者认为,默顿已经不自觉地形成了关于科学是一种社会体制的观念。
    ②罗伯特.K.默顿,《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社会学中一个发展着的研究纲领的预示》,载于[美]R.K.默顿著,鲁旭东、林聚任译,《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vii--viii。这里的“脚注”是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的脚注。因该文是默顿为回应伯纳德科恩的《清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默顿论题》中关于《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对于默顿日后的科学社会学研究的影响的论题而写作的。
    ①默顿本人认为他在撰写其博士论文时并没有认识到“识别科学内部的社会文化结构”以及“确认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体制的规范结构”的需要([美]罗伯特.金.默顿著,范岱年、吴忠、蒋效东译《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商务印书馆,2000年中文版,前言),然而本文并不是表明默顿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而是致力于从默顿的这三篇论文的行文顺序的文本分析中发现默顿如何从对于社会中的科学的研究转向对于作为一种体制的科学的内部结构研究的逻辑顺序,而根据本文前述,默顿对于科学的内部结构的研究确乎发源于他对于社会中的科学的研究。因此,在尊重默顿本人看法的前提下,本文的观点依然成立。
    [1]刘珺珺.科学社会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
    [2][美]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顾昕,郏斌祥,赵雷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3.
    [3][美]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吴忠,蒋效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美]R.K.默顿.科学与社会秩序[M]//[美]R.K.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上册.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0.
    [5][美]R.K.默顿.科学的规范结构[M]//[美]R.K.默顿.鲁旭东,林聚任,译.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62.
    [6][美]R.K.默顿.科学社会学[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07.
    [7]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09-2010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8]刘大椿,吴向红.新学苦旅:中国科学文化兴起的历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10]任定成.中国近现代科学的社会文化轨迹[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2):36-42.
    [11]段治文.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1919-193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2]张培富.从中国科学建制到中国科学文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7-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