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考察民族共同体的构建问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ommunity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 作者:李健 ; 李冉
  • 英文作者:LI Jian;LI Ran;School of Marxism, Fudan University;
  • 关键词:民族共同体 ; 马克思 ; 历史唯物主义 ; 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中华民族
  • 英文关键词:National Community;;Marx;;Historical materialism;;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Chinese Nation
  • 中文刊名:XJD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7;No.204
  •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的当代转向研究”(2018EKS001)
  • 语种:中文;
  • 页:XJDB201904007
  • 页数:7
  • CN:04
  • ISSN:65-1034/G4
  • 分类号:59-65
摘要
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共同体构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处理民族问题、思考民族发展路径的重要依据。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其内在蕴含的现实性、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的发展等思想为推动民族事业提供基本原则、方法指导和未来走向。归纳而言,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维度为考察民族共同体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发展路径提供了方法保障,人的发展对其未来走向提出解决之道。从马克思主义探索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方式及其创新,旨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提供理论支撑、现实支撑和未来支撑,以此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指向。
        Marx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ommunity, an important theory for dealing with national problems and thinking about the path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For its inherent ideas of real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human development Marxism are the basic principles, methodological guidance and future direction for promoting the national cause. To be specific, the realistic dimension provides a theoretical premise for examining the problem of national community,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 methodological guarantee for its development path, and the human development a solution to its future trend. The purpose of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mode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co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alistic and future suppor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引文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户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7(0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98.
    [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ERIC H.“Some reflections on the break-up of Britain”[J].New Left Review,1977,1(105):5.
    [7]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11-12(02).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9.
    [10]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9-29(01).
    [1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12]习近平.习近平回信勉励云南贡山独龙族群众--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N].人民日报,2019-04-12(01).
    [13]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01).
    [14]乐山.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7.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57.
    (1)参见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8月26日,第1版。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页。原文是“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2)参见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27页。
    (3)参见习近平《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人民日报》,2014年5月30日,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