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行政行为可诉性的实务解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孙琳
  • 关键词:行政行为 ; 阶段性行政行为 ; 可诉性
  • 中文刊名:FZSL
  • 英文刊名: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 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05
  • 出版单位:法制与社会
  • 年:2019
  • 语种:中文;
  • 页:FZSL201916102
  • 页数:2
  • CN:16
  • ISSN:53-1095/D
  • 分类号:222-223
摘要
阶段性行政行为这一概念在我国法学理论中没有提及,在德国行政法理论中存在。但在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往往以某行政行为所处的阶段来判断其是否属于司法救济的范畴,限制了当事人的诉权。本文试从实务判例入手,解析阶段性行政行为的可诉性。
        
引文
(1)袁连勇,胡鑫.阶段性行政行为可诉性探析[EB/OL].http://tj2zy.chinacourt.org/artic le/detail/2013/12/id/1982946.shtml.
    (2)江利红.日本行政过程论的主要观点探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