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中的行吟——抗战及40年代新诗潮叙论(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Walking and Singing in Storms: On New Poem Trend in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1940s(Ⅱ)
  • 作者:解志熙
  • 英文作者:Xie Zhixi;
  • 关键词:抗日战争 ; 人民革命 ; 新诗 ; 抗战诗潮 ; 左翼诗潮 ; 新古典主义诗潮 ; 现代主义诗潮
  • 英文关键词:Anti-Japanese War;;people's revolution;;new poems;;Anti-Japanese War poem trend;;left poem tread;;neoclassical poem trend;;modernism poem trend
  • 中文刊名:JFY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Academy of Art
  • 机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6-15
  • 出版单位: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 年:2017
  • 期:No.90
  • 语种:中文;
  • 页:JFYS201702002
  • 页数:19
  • CN:02
  • ISSN:11-3985/J
  • 分类号:13-31
摘要
抗战爆发后的12年间,战争连着革命,时代的暴风骤雨弥天盖地。新诗也在同样风雨兼程而成就辉煌。本文梳理了这12年间的新诗发展脉络,逐一论述了抗战诗歌与讽刺诗歌的兴盛、以"七月"诗派和"反抒情"诗派为代表的左翼诗潮新面目、南北呼应的新古典主义诗潮和现代主义诗潮的新生代,同时也介绍了抗战爆发前后的诗学观念转变以及40年代末的新诗方向之争。
        During the 12 years follow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revolution burst with war to every place in China. With those, new poems appeared and flourished. This article sorts the development line of new poems in that 12 years by discussing the begi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anti-Japanese trend and sarcastic poems, the appearance of left thought symbolized by "July" poem group and "anti-lyric" poem group, the new age when neoclassical poem trend and modern poem trend corresponded with each other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China, the poem theory changes around the breaking out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different orientations of news poems in the 1940 s.
引文
(1)郭绍虞:《新诗的前途》,燕京大学燕园集出版委员会:《燕园集》,1940年版(北平),第30页。
    (2)同上,第32-33页。
    (1)一般以为《渡河》(亚东图书馆,1923年出版)是陆志韦的第一部诗集,这是不确切的。其实他的第一部诗集是1922年自费出版的《不值钱的花果》,可能由于该集是无锡锡成印刷公司代印的,故而流传不广。
    (2)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上海)。
    (3)陆志韦:《杂样的五拍诗》,《文学杂志》,第2卷第4期,1947年9月。
    (4)朱自清:《诗与话》,《论雅俗共赏》,《朱自清全集》(第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南京),第284页。
    (1)Edward.M.Gunn,JR.:Unwelcome Muse: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1937-1945,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p194.
    (2)钦江(吴兴华):《现在的新诗》,《燕京文学》第3卷第2期,1941年11月10日。按,该文40年代末由吴兴华的好友宋淇(笔名林以亮)携至香港,50年代曾在香港的《人人文学》和台湾的《文学杂志》上发表。
    (3)吴兴华:《鸽,夜莺与红雀》,《纯文艺》,第1卷第3期,1938年4月5日。
    (1)参阅吴兴华:《黎尔克的诗》,《中德学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月,以及《现在的新诗》,出处见前。在前一文中,吴兴华说:“他(指黎尔克,通译里尔克--引者按)的诗篇,散文及信札多年来就是我欢乐与忧愁中最亲切的伴侣”,并说里尔克开掘传统题材时“择取的路径--趋向人物事件的深心,而在平凡中看出不平凡”,“能够在一大串不连贯或表面上不相连贯的事件中选择出‘最丰满,最紧张,最富于暗示性’的片刻”。这其实也是西方古典文艺的一个传统,至莱辛的理论著作《拉奥孔》始获美学上的阐明,参见钱锺书《读〈拉奥孔〉》,《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在后一文中,吴兴华坦承:“我很起劲的读《荒原》,同时,尽管仍不大懂,很感兴趣的念关于《荒原》的讨论。”应该说,启发了吴兴华的不仅是T.S.艾略特的小说化、戏剧化抒叙技巧,还有其关于传统与个人才能的诗学观念和现代性的“用典”意识,这与吴兴华所熟悉的“资书以为诗”的宋诗传统又有契合之处。
    (1)周煦良:《介绍吴兴华的诗》,《新语》,1945年第5期。
    (2)卞之琳:《吴兴华的诗与译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2期。
    (3)唐湜:《诗的新生代》,《诗创造》,1948年第8辑。
    (1)王佐良:《一个中国新诗人》,《文学杂志》,第2卷第2期,1947年7月1日。
    (2)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3月30日。
    (3)按,由于这群诗人中的九个曾经出版过一部诗合集《九叶集》,所以有“九叶派”之称;又由于《中国新诗》曾是其中一些人发表诗作的主要刊物,所以又有“中国新诗派”之称。现在看来这些命名都不够周全,所以此处从其“新综合”诗学思维着眼,称他们为现代主义诗潮的“新生代”,这或许更名副其实些。
    (1)叶公超:《文艺与经验》,《今日评论》,第1卷第1期,1939年1月1日。
    (2)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3月30日。
    (3)默弓(陈敬容):《真诚的声音--略论郑敏、穆旦、杜运燮》,《诗创造》,第12辑,1948年6月。
    (1)转引自郭保卫:《书信今犹在诗人何处寻--怀念查良铮叔叔》,杜运燮、袁可嘉、周与良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南京),第177-178页。
    (2)王佐良:《一个中国新诗人》,《文学杂志》,第2卷第2期,1947年7月1日。
    (3)同上。
    (1)王佐良:《一个中国新诗人》,《文学杂志》,第2卷第2期,1947年7月1日。
    (2)同上。
    (3)江弱水的《伪奥登风与非中国性:重估穆旦》一文已对此做过分析,文载2002年第3期《外国文学评论》。按,大概是出于对近些年有些学者跟风哄抬穆旦的浮躁学风之不满吧,该文对穆旦的批评不免言重了些,但作者翔实的分析是值得参考的。
    (1)马逢华:《马逢华散文集》,传记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台北),第306页。
    (1)林宏、郝天航:《关于星群出版社与〈诗创造〉的始末》,《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3期。
    (1)陈敬容:《波德莱尔与猫》,《文汇报》,1946年12月19日。
    (2)林焕平:《波德莱尔不宜得赞美》,《文汇报》,1946年12月28日。
    (3)李白凤:《从波特莱尔的诗谈起》,《文汇报》,1947年1月30日。
    (4)覃子豪:《消灭歇斯特里的情绪》,《文汇报》,1947年2月9日。
    (5)李白凤:《从波特莱尔的诗谈起》,《文汇报》,1947年1月30日。
    (6)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从分析比较寻修正,求和谐》,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7月6日。
    (1)罗大刚:《街与提琴--漫谈现代诗的荣辱》,《文学杂志》,第2卷第12期,1948年5月。
    (2)曹辛之:《面对严肃的时辰--忆〈诗创造〉和〈中国新诗〉》,《最初的蜜--杭约赫诗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版(北京),第236页。
    (1)苏夫:《袁可嘉先生的“时感”--“诗三首”片论》,《大公报·“年青时代”》,1948年11月6日。
    (2)初犊:《文艺骗子沈从文和他的集团》,《泥土》第4辑,1947年9月。另外,七月派诗论家阿垅在1948年3月著文中对穆旦提出了批评,参见阿垅:《诗与现实》(第3卷),五十年代出版社,1951年版。
    (1)张羽:《南北才子才女大会串》,《新诗潮》,1948年第3期。
    (2)袁可嘉:《诗的新方向》,《新路周刊》,第1卷第17期,1948年。
    (3)马逢华:《北京大学,一九四九前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七日)为纪念北大百年校庆而写》,台湾《传记文学》,1998年12月。
    (4)以上引文并见《今日文学的方向--“方向社”第一次座谈会纪录》,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11月14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