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对直播稻植株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dates on accumul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dry matter of direct seeding rice plant
  • 作者:江晓东 ; 吕润 ; 金志凤 ; 毛智军 ; 李建业 ; 杨沈斌
  • 英文作者:Jiang Xiaodong;
  • 关键词:播期 ; 直播稻 ; 单茎干物质 ; 产量
  • 中文刊名:JSNY
  • 英文刊名: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气候中心;浙江省龙游县气象局;
  • 出版日期:2019-05-07 17:00
  • 出版单位:江苏农业科学
  • 年:2019
  • 期:v.47
  • 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编号:GYHY201506018);; 浙江省重点科技专项(编号:2015C02G1610003);; 浙江省气象局重点专项(编号:2016ZD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875140)
  • 语种:中文;
  • 页:JSNY201907019
  • 页数:4
  • CN:07
  • ISSN:32-1214/S
  • 分类号:80-83
摘要
以甬优15为材料,通过田间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播期直播稻植株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播期推迟使直播稻拔节至抽穗期发育时间明显缩短,抽穗至成熟期发育时间随播期推迟延长;随着播期的推迟,叶面积明显降低,单茎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拔节至抽穗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下降最大;随播期推迟,叶、茎的物质输出量和转换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均下降,产量构成因素受播期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穗粒数、结实率、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
        
引文
[1]王洋,张祖立,张亚双,等.国内外水稻直播种植发展概况[J].农机化研究,2007(1):48-50.
    [2]张涛,黄秀华,贾军.江淮地区直播稻生产现状及高产栽培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08(4):91-93.
    [3]金千瑜,欧阳由男,陆永良,等.我国南方直播稻若干问题及其技术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1,17(5):44-48.
    [4]凌启鸿.论水稻生产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J].中国稻米,2004(1):5-7.
    [5]王岳钧.浙江省直播稻技术发展过程回顾与分析评价[J].中国稻米,2015,21(2):1-3.
    [6]蒋彭炎.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和增产对策[J].中国稻米,1996(4):30-33.
    [7]张洪程,黄以澄,戴其根,等.麦茬机械少(免)耕旱直播稻产量形成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88,9(4):21-26.
    [8]顾掌根,杨志根,周海浪.单季直播晚稻生育特点及“六改”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01,19(2):17-19.
    [9]屈振国.浅谈水稻轻简高产栽培中的品种应用问题[J].中国稻米,1998,4(4):7-8.
    [10]李建国,韩勇,解文孝,等.播期及环境因子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160-3162.
    [11]陈金龙,陆凤珍,周纪平,等.不同播期同期移栽对常优1号粳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3(5):29-30.
    [12]霍中洋,姚义,张洪程,等.播期对直播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3):2592-2606.
    [13]李秀芬,贾燕,黄元才,等.播栽期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生育期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4,23(5):98-100.
    [14]凌启鸿,杨建昌.水稻群体“粒叶比”与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6,19(3):1-8.
    [15]汪本福.粳稻不同生育期类型品种产量形成特性与品质特征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6.
    [16]姚义,霍中洋,张洪程,等.不同生态区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4):633-647.
    [17]许轲,孙圳,霍中洋,等.播期、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0):4222-4233.
    [18]孙圳.里下河地区水稻品种合理利用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19]杨海生.江苏水稻安全生育与产量形成的温光生态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3.
    [20]鲁昕,郝思军.直播稻适宜品种与播期的初步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25,129.
    [21]姚义,霍中洋,张洪程,等.播期对不同类型品种直播稻生长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0,29(11):2131-2138.
    [22]张林青,苏祖芳,张亚洁,等.水稻拔节期群体茎蘖结构与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关系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25(1):55-58.
    [23]吴文革,张洪程,陈烨,等.超级中籼杂交水稻氮素积累利用特性与物质生产[J].作物学报,2008,34(6):1060-1068.
    [24]邹应斌.亚洲直播稻栽培的研究与应用[J].作物研究,2004,18(3):133-136.
    [25]宁运旺,张辉,张永春.江苏省水稻种植行为的南北差异及其对化肥投入的影响——以苏州、盐城为例[J].江苏农业学报,2018,34(3):533-539.
    [26]刘红江,肖敏,张丽萍,等.前氮后移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7,33(3):550-554.
    [27]张冬松,饶鸣钿,林玉棋,等.不同播种期对两优218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1):28-29.
    [28]王夫玉,张洪程.播期对淮北粳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1,19(3):211-2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