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公益”的观念生成:概念谱系与结构过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Formation of “Gong-yi” in Modern China: A Philological Perspective
  • 作者:武洹宇
  • 英文作者:WU Huanyu;School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Sun Yat-sen University;
  • 关键词:公益 ; 概念谱系 ; 语义结构 ; 近代转型
  • 英文关键词:gong-yi;;contextualization of concept;;meaning system;;modernization
  • 中文刊名:SHEH
  •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 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1-19
  • 出版单位:社会
  • 年:2018
  • 期:v.38
  • 基金:中国慈善联合会“竹林计划”(2016ZLJH-251)资助;;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广东志士与中国近代公益话语的萌芽”(GD16XLS06);;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桐山基金(1709001)的阶段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SHEH201806005
  • 页数:36
  • CN:06
  • ISSN:31-1123/C
  • 分类号:187-222
摘要
与过去普遍认为中国"公益"概念舶自近代日本的观点不同,本文发现中国本土的"公益"语汇至少在清代中期已经出现,并具有经济收益、国家利益与地方公事三种用法。其中,表示"国家利益"的语义很可能随着《万国公法》的东渡而重塑了日本近代的"公益"概念,并于19世纪末伴随宣传维新思想的著述出版而传入中国,成为变革话语的建构工具。"公益"概念遂于清季十年得以普及并发生语义重构。综观其重构以后的语义格局,系列新生语义的现代特质一方面在于其所表征的"国家利益"被赋予了支持政体转型的群学理论与变革实践,另一方面亦承载了这一转型过程中国家与地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对"公"合法性资源的争夺,两个方面共同反映出中国"公益"的开端与国家制度近代转型之间的同构关系。这一同构在何种程度上可能形塑了中国公民性在特定文化脉络中的历史养成,或能为今天探讨公益慈善与公共精神提供一种关注本土内生属性的问题意识。
        The Chinese term "gong-yi"(公 益),which usually translated as"philanthropy"or"public interest"in English,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a new modern concept originated from Japan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This study,however,finds the term "gong-yi"had appeared in China at least no later than the middle of Qing Dynasty.Its usage stood for three major meanings:economic benefit,national interest and local public affair.With high probability,the meaning of"national interest"of the term was introduced into Japan through the Japanese translation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Henry Wheaton's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in the first place.The Japanese usage of"gong-yi"was thus transformed accordingly ever since.Consequently,at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is usage was brought back into China along with the new thinking of the Meiji Restoration,becoming a tool for reform discourse in Chinese language."Gong-yi",with its newly coined meaning,was used as an ideological term to express ideas about reformation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China.It was in this capacity that the Chinese "gong-yi"was swiftly popularized and often referred to the reformation as national interest.At the same time,the denotation of "gong-yi"was sometimes inevitably ambiguous wavering between"the nation"and "the local".It reflected the volatile conflict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local over legitimate control of"public"resources in a transitional period.Therefore,while"gong-yi"was used as an ideological concept to construct a political movement at the time,its discourse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seemed unsettled and intermingled.In author's view,the question of to what extent this interlock between the emergency of modern "gong-yi"and the nation's modern transition might have shaped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of Chinese citizenship yields insights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nature of Chinese philanthropy and its essence in public spirit.
引文
陈宝良.1991.明代的社与会[J].历史研究(5):140-155.
    陈宝良.2011.中国的社与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翰笙.1980.华工出国史料(第二辑)[M].北京:中华书局.
    陈捷先、盛清沂.1987.中国家训[M].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陈其南.1990.家族与社会[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陈若水.2006.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M].北京:新星出版社.
    陈秀武.2009.《万国公法》在明治初期的日本[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8-23.
    崔志海.1993.论清末铁路政策的演变[J].近代史研究(3):62-86.
    丁韪良.2004.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M].沈宏、恽文捷、郝田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范德茂、吴蕊.2002.关于“厶”字的象意特点及几个证明[J].文史哲(3):109-112.
    夫马进.2005.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M].伍跃、杨文信、张学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弗里德曼,莫里斯.2000.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人民出版社.
    傅衣凌.1989.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高丙中、袁瑞军.2008.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
    攻法子.1903.敬告我乡人[J].浙江潮(2):1-13.
    沟口雄三.2010.辛亥革命新论[G]//重新思考中国革命:沟口雄三的思想与方法.陈光兴、孙歌、刘雅芳,编.台北:唐山出版社:109-130.
    沟口雄三.2011.中国的公与私·公私[M].郑静,译.孙歌,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1979.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M].北京:中华书局.
    关晓红.2007.种瓜得豆:清季外官的舆论及方案选择[J].近代史研究(6):21-40.
    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2000.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14)[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韩东育.2008.朱舜水在日活动新考[J].历史研究(3):94-108.
    何冠彪.199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入祀文庙始末[J].汉学研究(1):71-89.
    何兆明.2012.顺德碑刻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何兆泉.2009.宋代浙江佛教与地方公益活动关系考论[J].浙江社会科学(10):64-70.
    胡春惠.2011.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黄鸿山、王卫平.2009.晚清思想家冯桂芬近代慈善理念的确立及其实践[J].江海学刊(1):172-179.
    黄克武.2012.从晚清看辛亥革命:百年之反思[J].近代史研究(5):99-106.
    黄克武.2013.从追求正道到认同国族---明末至清末中国公私观念的重整[G]//公
    与私:近代中国个体与群体之重建.黄克武、张哲嘉,主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59-112.
    黄宗羲.1981.明夷待访录[M].北京:中华书局.
    黄遵宪.2005a.日本国志(上册)[M].吴振清、徐勇、王家样,点校整理.天津人民出版社.
    黄遵宪.2005b.日本国志(下册)[M].吴振清、徐勇、王家样,点校整理.天津人民出版社.
    惠顿.2003.万国公法[M].丁韪良,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姜克实.2011.近代日本の社会事业思想---国家の公益と宗教の爱[M].京都:ミネルヴァ书房.
    蒋荣昌.1998.中国文化的公私观[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4):1-17.
    金观涛、刘青峰.2009.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
    康有为.1987.日本变政考[G]//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第10册).蒋贵麟,主编.台北:宏业书局.
    康有为.1997.人境庐诗草序[G]//康有为诗文选译.康有为,著.桑咸之、阎润鱼,编.成都:巴蜀书社:293-298.
    科大卫.2009.皇帝与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M].卜永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雷耀祥、刘少谋.1985.公益镇史[G]//台山文史(第4辑).《台山文史》编辑部,编.台山:广东省台山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26-37.
    李国材、杜耀华.1998.嘉南堂、“三益会”及有关的人[G]//广州文史资料(第14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广州市委员会,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80-85.
    李娟娟.2013.元代慈善活动研究[D].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李荣荣.2015.作为礼物的现代公益---由某公益组织的乡土实践引起的思考[J].社会学研究(4):71-93.
    李细珠.2012.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孝悌.2001.清末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1901-1911[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李长莉.2006.黄遵宪《日本国志》延迟行世原因解析[J].近代史研究(2):49-68.
    梁其姿.2013.施善与教化:明清时期的慈善组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梁启超.1978.新民说[M].台北:中华书局.
    梁启超.1999a.论湖南应办之事[G]//梁启超全集(第1卷).张品兴,主编.北京出版
    社:177-180.梁启超.1999b.宪政浅说[G]//梁启超全集(第7卷).张品兴,主编.北京出版社:2053-2062.
    梁启超.1999c.新民说[G]//梁启超全集(第3卷).张品兴,主编.北京出版社:655-735.
    列文森.2000.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郑大华、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林耀华.1989.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刘淼.1993.清代祁门善和里程氏宗族的“会”组织[G]//文物研究(第八辑).《文物研究》编辑部,编.合肥:黄山书社:256-266.
    刘珊珊.2015.近代中国“公益”的来源、概念及其话语功能分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9-13.
    刘玉遵、成露西、郑德华.1980.华侨、新宁铁路与台山[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4-47.
    罗志田.2012.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J].近代史研究(3):4-27.
    罗志田.2015.地方的近世史:“郡县空虚”时代的礼下庶人与乡里社会[J].近代史研究(5):6-27.
    马陵合.2006.晚清商办铁路公司中官商关系的影响因素透析[J].社会科学辑刊(6):175-182.
    马小泉.1997.地方自治: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J].天津社会科学(4):104-111.
    宓汝成.1963.中国近代铁路史料集[M].北京:中华书局.
    明水.1910.列强对于我国新外债之态度[J].国风报(第30号):13-29.
    秦晖.1999.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全汉升.1991.清季铁路建设的资本问题[G]//中国经济史研究(下).台北:稻乡出版社:929-952.
    芮坤改.1995.论晚清的铁路建设与资金筹措[J].历史研究(4):162-174
    盛邦和.1987.黄遵宪史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史尚宽.2000.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宋燕鹏.2010.南宋士人与地方公益之研究[D].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苏全有.2005.清代邮传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
    王炳堃.1907.二教之国公益多寡[J].万国公报(224):23-27.
    王栋梁.2009.唐代文人寄居寺院习尚补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6-73.
    王娟.2010.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硕.2013.由圣至仁---哲学视阈下公益慈善的范式转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147-154.
    王卫平.2005.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J].江苏社会科学(1):213-218.
    王宗培.1935.中国之合会[M].南京:中国合作学社.
    魏亚坤.2006.“和制汉语”的形成与发展---从近代中日词交流史角度分析幕末、明治时期的翻译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夏新华、胡旭晟.2004.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谢羽.2008.明代中后期家族与地方公益事业---以七宝镇徐氏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2):139-141.
    徐兴庆.2004.新订朱舜水集补遗[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徐秀丽.2004.中国近代乡村自治法规[M].北京:中华书局.
    许纪霖.2015.“土豪”与“游士”---清末民初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士大夫精英[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5-37.
    严复.1930.法意[M].上海:商务印书馆.
    严复.1986.严复集[M].王栻,编.北京:中华书局.
    杨团.2009.导论:中国慈善事业的伟大复兴[G]//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杨团、葛道顺,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27.
    杨团.2012.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叶显恩、林燊禄.1998.明清珠江三角洲沙田开发与宗族制[J].中国经济史研究(4):53-65.
    虞文华、胡淑慧、陈勇军.2005.梁启超的“公益之道”思想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9):157-160.
    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1998.张之洞全集(第十一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曾桂林.2018.从“慈善”到“公益”:近代中国公益观念的变迁[J].文化纵横(2):44-49.
    张佩国.2017.传统中国福利实践的社会逻辑---基于明清社会研究的解释[J].社会学研究(2):225-241.
    章博.2000.中国乡村民众公益观念的近代变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82-86.
    赵以浩.1990.三益会[G]//上蔡文史资料(第3辑)(内部资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上蔡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驻马店印刷厂印刷:119-120.
    正田健一郎.1990.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公益の概念---資本主義·社会主義·ファシズム[J].政治経済学雑誌303:1-34.
    郑海麟.1988.黄遵宪与近代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
    郑振满.2009.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衷尔钜.1988.陈元赟的事迹及其著作在日本的流传[J].文献(1):255-264.
    周秋光、曾桂林.2007.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内容和特征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121-127.
    周锡瑞.1982.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M].杨慎之,译.北京:中华书局.
    周振杰.2013.日本刑法思想史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朱健刚.2011.公益蓝皮书:中国公益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朱健刚.2012.公益蓝皮书:中国公益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朱英.2001.经元善与晚清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88-93.
    朱友渔.2016.中国慈善事业的精神---一项关于互助的研究[M].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翻译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Chamberlain,Heath B.1993.“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Modern China19(2):199-215.
    Huang,Philip C.1993.“Symposium:‘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in China?”Modern China 19(2):216-240.
    Madsen,Richard.1993.“The 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 and Moral Community:AResearch Agenda for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Modern China 19(2):183-198.
    Payton,Robert L.and Michael P.Moody.1988.Understanding Philanthropy:Its Meaning and Mission.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Rankin,Mary Backus.1993.“Some Observations on a Chinese Public Sphere.”Modern China 19(2):158-182.
    Rowe,William T.1993.“The Problem of‘Civil Society’in Late Imperial China.”Modern China 19(2):139-157.
    Silber,Ilana F.2002.“The Gift-Relationship in an Era of‘Loose’Solidarities.”In Identity,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edited by Eliezer Ben-Rafael&Yitzhak Sternberg.Leiden:Brill:384-400.
    Wakeman,Jr Frederic.1993.“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Western Reflections o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Modern China 19(2):108-138.
    Wheaton,Henry.1836.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Oxford:Clarendon Press.
    1.如《新华字典》与《现代汉语词典》对“公益”的解释皆为“公共的利益(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
    2.参见曾桂林(2018:46)的论述:“在‘公益’这一近代术语出现之前,中国古代并非没有‘公益’的概念,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或事物,人们常以‘义’名之,如‘义学’、‘义塾’、‘义仓’、‘义井’、‘义浆’、‘义田’、‘义庄’、‘义冢’等,并把此类行为统称归为‘义行’或‘义举’。其中,这些公益设施很多都是私人共同捐资举办的,如‘义学’、‘义仓’、‘义米’等,而‘义庄’、‘义田’多为宗族慈善机构,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3.迟印原因参见李长莉,2006。
    4.“公益茶行”出自1859年《广州各商行团体联名向英国领事投递的禀帖》。转引自陈翰笙,1980:174-175。
    5 .参见《上洋新开公益洋行》,载《申报》(上海版)1882年8月21日第3342号第7版。
    6 .参见《郭诵茗告白》,载《申报》(上海版)1889年9月27日第5906号第6版。
    7 .参见《公益汇利公司简略章程》,载《申报》(上海版)1898年10月7日第9153号第4版。
    8.参见:《粤东纪要》,载《申报》(上海版)1886年11月30日第4896号第2版。
    9 .文中“制军”应为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
    10 .参见:《大清户部四川司主事举人陈尹东先生墓表》,详见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2000:594 -595。原文无句读,断句由笔者同事钟元泽协助完成。
    11.成书背景参见丁韪良,2004:202。
    12 .江户时代三条史料承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许美祺老师提示并帮助翻译,特此致谢。
    13 .参见《政要前录》第99编,第41册,第879页。
    14.参见《孝义录》第99编,第69册,第460页。
    15 .参见《前田(金浕)家谱》第99编,第69册,第664页。
    16.在卷三十《刑法志》关于“公益罪”的介绍中,对“公益”进行了明确界定,写道:“公益谓其事,所关甚大者,如国家安危、众民利害是也……”(黄遵宪,2005b:736)。
    17 .《日本国志》卷三《国统志》与卷十四《职官志二》中皆引用《渐次确立立宪政体诏书》(黄遵宪,2005a:83、356)。
    18.黄宗智原文表述为“the third realm”。
    19 .黄克武曾专门就乾隆时期陆耀所编《切问斋文钞》与晚清魏源所编《皇朝经世文编》所载内容,分析清代主流经世思想在何种意义上继承和偏离了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所开创的思考路径。详见黄克武,2013:71-73。
    20 .沟口雄三(2010:119)认为善堂、善会的实践其实正是黄宗羲“乡治”理念的延续。罗志田(2015:25)亦留意到,在谭嗣同与清末陕西大儒刘光贲的理念与实践中,皆有“黄宗羲的遗意”。
    21.碑文可参见何兆明,2012:333-334。疑书中断句有误,笔者同事钟元泽进行了重新句读,故引文断句与原书《顺德碑刻集》中略有不同,特此说明。
    22.除“广益会”外,其余族会碑刻皆收录于何兆明主编的《顺德碑刻集》。“扶尝广益会碑记”之碑立于广东顺德乐从镇沙窖村的陈氏本仁堂内,碑文为笔者田野考察所录。这批顺德碑刻的线索承中山大学景燕春博士提示。
    23 .三益会的融资规则其实被多种民间团体所践行,既有乡村约会,亦有民办女校,还有基督社团等。乡村约会资料参见赵以浩,1990:119-120;民办女校资料参见《本校女字乙组三益会章程》,载《洁芳校刊》1934年第3期第2-3页;基督社团资料参见李国材、杜耀华,1998:80-85。
    24.引自傅衣凌,1989:45。
    25 .参见广州市公务局,《兴筑丰宁路入上下九甫至观音桥筑路征信录》,民国17年(1928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26 .具体地点为今日广西北海市珠海东路第228号。
    27.诚如列文森(2000:84)所言:“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大部分时期,是一个使‘天下’成为‘国家’的过程。”
    28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1833-1911)官网网址:http://www.cnbksy.com/home。
    29.参见:《筹捐兴学》,载《申报》(上海版)1902年7月4日,第10491号第2版。
    30 .参见:《时闻:热心公益》,载《直隶教育杂志》1908年第20期,第115页。
    31 .参见:《有此劣绅》,载《时事画报》1908年第2期,第4页。
    32 .参见:《绍兴近事:设立公益会》,载《绍兴白话报》1905年第82期,第3页。
    33 .参见:《真所谓热心公益者》,载《广益丛报》1909年第198期,第10页。
    34 .参见:《本署司袁批嘉善农民朱宝奎等禀开办学校以维公益由》,载《浙江教育官报》1911年第93期,第259-260页。
    35.引自出使美墨秘古国大臣张荫堂所撰《为时局危亟请速行宪政折》(1911年)。参见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汇编,1979:362。
    36 .参见:《周督注重报纸》,载《时事画报》1906年第30期,第3页。
    37 .参见:《公益书社》,载《广益丛报》1907年第133期,第23页。
    38 .参见:《热心公益》,载《浅说画报》1911年第824期,第1页。
    39 .参见:《附件·请遵饬劝戒缠足》,载《大公报》1904年1月5日第5版。
    40 .参见:《来函·公益天足社改订详细章程》,载《大公报》1903年3月16日第4版。
    41 .参见:杜小扑,1918,《公益女学师范学校概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42 .参见:尹雄,《女界保学会发起》,载《赏奇画报》1906年第17期。
    43 .参见:《本报告白》,载《新民丛报》1902年1月1日第1号,第1页。
    44.参见:《积弱渊源论》,载《清议报》第77册1901年3月11日,第3页。
    45 .参见:端方撰,《大清光绪新法令》,清宣统上海商务印书馆刊本,第959页。
    46 .参见:《社告》,载《世界公益报》1905年1月24日。
    47 .参见:《劝国民留心公益的事情》,载《敝帚千金》1906年第15期,第43-54页。
    48 .参见:《公益》,载《敝帚千金》1906年第20期,第37页。
    49.保卫局与南学会由梁启超、谭嗣同、熊希龄等维新人士襄助时任湖南巡抚的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共同发起。详见马小泉,1997:108。
    50 .端方、刘直奏折详见夏新华、胡旭晟,2004:50-70。
    51 .参见《京师内城市政公益会规约》,载《政艺通报》1906年第16期,第6页。
    52.参见《同学公益协会对于部章之意见书》,载《新民丛报》1906年第4卷第18期,第100-117 页。
    53 .参见《浙江·给示保护公益社会》,载《广益丛报》1906年第117期,第6页。
    54 .参见《地方公益应入自治范围》,载《湖南地方自治白话报》1910年第2期。
    55 .参见《创办公益保存会》,载《大同报(上海)》1910年第13卷第19期,第32页。
    56 .参见《本署司批江南自治研究所宋席珍等禀组织公益研究会由》,载《江宁学务杂志》1910年第6期,第19-20页。
    57 .参见《详抚宪奉批饬地方自治对于私人公益事业之单行法斟酌删存折呈鉴示文》,载《江苏自治公报》1911年第64期,第14-17页。
    58 .参见《通饬各府厅州县本处详奉抚批地方自治对于私人公益事业之单行法文》,载《江苏自治公报》1911年第65期,第13-14页。
    59.参见《议办新宁铁路续志》,载《中西日报》1905年2月17日。
    60 .参见《本报论说》,载《中西日报》1905年2月17日。
    61 .参见《公学会之热心公益》,载《云南》1907年第6期,第124-125页。
    62 .故有学者指出,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之所以能够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正因为它是地方“士绅经济利益与中央利益不可调和的产物”(金观涛、刘青峰,2009:89)。
    63.虎坊桥位于京城宣武门外,地名尚存至今。
    64 .参见《公益储蓄银行广告》,载《河南白话科学报》1908年第28期,第2页。
    65 .参见《陆军部推广公益银行》,载《申报》(上海版)1909年11月25日,第13223号第4版。
    66 .参见(雅瑶)公益会股票原件,私人收藏,上海阳明拍卖有限公司2016年冬季拍卖会亦有该品。
    67 .参见Kong-Yirk Investment Company(公益实业有限公司)股票及营业执照原件,私人收藏。
    68 .《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第十六条第四项规定:“年纳正税(指解部库司库支销之各项租税而言)或本地方公益捐二元以上者”,同时强调“若有纳正税或公益捐较本地选民内纳捐最多之人所纳尤多者,虽不备第二、第三款之资格,亦得作为选民”(徐秀丽,2004:6)。
    69 .参见《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第九十二条(徐秀丽,2004:15)。
    70.参见《公私篇》,载《浙江潮》1903年2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