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传说的当代建构及社会记忆转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黄景春
  • 关键词:黄道婆 ; 传说 ; 建构 ; 社会记忆 ; 转型
  • 中文刊名:MZYS
  • 英文刊名:National Arts
  • 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7-11-07 16:07
  • 出版单位:民族艺术
  • 年:2017
  • 期:No.138
  •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记忆研究”(12AZD089)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MZYS201705011
  • 页数:8
  • CN:05
  • ISSN:45-1052/J
  • 分类号:63-70
摘要
20世纪50年代在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话语作用下,黄道婆被建构出纺织女工、纺织技术革新家、童养媳、反抗者、民族文化交流使者等多重形象。这些形象建构主要以编创新传说的方式进行的,建构新传说首先是现实社会的需要,随后成为社会记忆转型的依托,而新的社会记忆维护着现存的权力话语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海南又编创了一批黄道婆传说,并通过建构传说进行文化资源生产,其中,三亚则试图把黄道婆塑造成"黎族纺织女",但众说纷纭,难以形成合力,因而在黄道婆记忆重构方面收效不大。国家层面上的社会记忆,对海南重塑黄道婆记忆的努力起到了抑制作用。但是,海南打造的黄道婆记忆是国家共同体内多重社会记忆的组成部分,因而仍有其存在价值。
        
引文
(1)林秀《纺织工人黄道婆——上海风土散记》,《新闻日报》1954年12月1日第3版。
    (2)蔡翔《“技术革新”和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王晓明、蔡翔主编《热风学术》(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6页。
    (3)冯家昇《我国纺织家黄道婆对于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历史教学》1954年第4期。
    (4)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3页。
    (5)黎兴汤《黄道婆研究》,改革出版社,1991年,第122—123页。
    (6)如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介绍道:“松江乌泥泾人黄道婆,年轻时流落到海南岛,向黎族人民学会了纺棉纱和织棉布的先进方法。后来,她回到家乡,传授黎族的棉纺织技术,并且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改革了棉纺织工具。”(第82—83页)
    (7)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编《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一学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8)延培《我国古代杰出的纺织家黄道婆》,《旅行家》1958年第3期。
    (1)1958年5月18日,毛泽东做了《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批示,并指示:“请中央各工业交通部门各自搜集材料,编印一本近三百年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发明家的通俗简明小传(小册子)。看一看是否能够证明:科学、技术发明大多出于被压迫阶级,即是说,出于那些社会地位较低、学问较少、条件较差、在开始时总是被人看不起,甚至受打击、受折磨、受刑戮的那些人。”他还要求科学院、大学,各省市自治区也要做这个工作。(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七),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36页)此后,“卑贱者最聪明”成为当时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各地编写的科学家小传都努力印证毛泽东的这个假设,强调科学家出身卑贱,科学发现过程曲折。黄道婆以童养媳的身份而成为纺织技术革新家,与毛泽东的这个假设高度吻合,因而受到重视,被反复引用,小传、连环画也出了多种版本。
    (2)张乃清《对黄道婆传说故事的思考》,张渊、王孝俭主编《黄道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0页。
    (3)李天石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05页。
    (4)魏德明《黄道婆的修缮和保护》,张渊、王孝俭主编《黄道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12页。
    (5)拱枢《黄道婆和丁娘》,上海《文汇报》1959年4月12日第1版。
    (6)樊树志《纺织家——黄道婆》,《人民日报》1961年6月25日第3版。
    (7)王孝俭主编《上海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75页。
    (8)沈关宝、杨丽《社会记忆及其建构——关于黄道婆的集体记忆研究》,《东岳论丛》2012年第12期。(9)[德]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潘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02页。
    (1)符策超《黄道婆在崖州的传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编《黎族民间故事集》,花城出版社,1982年。
    (2)陈斯林《黄道婆在水南村的传说》,乐东县少数民族古籍编委会编《乐东县少数民族古籍》第1辑,乐东县1987年编印。
    (3)延培《我国古代杰出的纺织家黄道婆》,《旅行家》1958年第3期。
    (4)胡志新《黄道婆的故事》,《民间文学》1981年第3期。
    (1)刘春《当前我国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斗争》,《人民日报》1964年7月2日第5版。
    (2)周振东《黄道婆籍贯考辨》,首提“黄道婆,崖州人也”。广东省民族研究会、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编《广东民族研究论丛》第1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0页。
    (3)(6)(7)(8)谭晓静《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黄道婆文化解读》,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81、第180、第126、第127—128页。
    (4)(5)王开贤《黄道婆在保定村的传说》,黎兴汤主编《黄道婆研究》,改革出版社,1991年,第255、第255—261页。
    (1)为保护个人隐私,特对文中所出现的人名做匿名化处理。特此说明。访谈人:黄景春;访谈对象:王×,44岁,海南陵水人,现为三亚市出租车司机;访谈时间:2017年3月24日下午;访谈地点:三亚市三亚湾红树林酒店。
    (2)陈澄泉、宋浩杰主编《被更乌泾名天下——黄道婆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收入的论文,在叙述黄道婆生平时,多数上海学者采用了童养媳、向黎人学艺、纺织革新家等说法,包括历史学者苏智良、陈勇、屠恒贤,民俗学者王宏刚、蔡丰明、仲富兰、徐华龙等。北京民俗学者宋兆麟在《踏访黄道婆第二故里遐想》一文中也采用了这些说法。北京大学王锦贵教授《从黄道婆一生论黄道婆文化现象》也称:“青年时期的黄道婆生活很不幸福,她因为无法忍受公婆的虐待,逃离了家乡。在饱经辗转流离之苦后,只身来到遥远的崖州(今海南岛崖城镇),从此在这里一住就是数十年。”显然,王锦贵也把新编传说当作史料使用了。(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9年第3期)(3)[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第106—109页。(4)[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7页。
    (5)陈人忠、林志坚、周德光《关于重建黄道婆故居的初步设想》,陈澄泉、宋浩杰主编《被更乌泾名天下——黄道婆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5—46页。(6)[法]诺拉《记忆之场》,黄艳红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2页。
    (1)陈人忠、林志坚、周德光《关于重建黄道婆故居的初步设想》,陈澄泉、宋浩杰主编《被更乌泾名天下——黄道婆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2)沈关宝、杨丽《社会记忆及其建构——关于黄道婆的集体记忆研究》,《东岳论丛》2012年第12期。
    (3)周伟民、唐玲玲《黄道婆传说及其历史背景·黎族织锦》,陈澄泉、宋浩杰主编《被更乌泾名天下——黄道婆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34页。
    (4)谭晓静《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黄道婆文化解读》,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33页。
    (5)刘正爱《谁的文化,谁的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认知困境和理性回归》,《民俗研究》2013年第1期。(6)[德]扬·阿斯曼《有文字的和无文字的——对记忆的记录及其发展》,王霄冰译,《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Mathews,Gordon·Global Culture/Individual Identity:Searching for Home in the Culture Supermafket.London:Roultledge,2000,p.228.(2)[日]岩本通弥《作为方法的记忆——民俗学研究中“记忆”概念的有效性》,王晓葵译,《文化遗产》2010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