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严格的,还是自由的?——关于音级集合分析时的截段取样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rictly or Freely? —— On Segment Sampling in Analysis of PC Set
  • 作者:胡磊
  • 英文作者:HU Lei;
  • 关键词:音级集合 ; 截段划分 ; 无调性音乐结构 ; 阿伦·福特 ; 勋伯格
  • 中文刊名:HZWH
  • 英文刊名:Huangzhong(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 机构: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上海音乐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06
  • 出版单位: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No.129
  • 基金:武汉音乐学院2016院级科研项目“对音级集合分析方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课题编号:2016YJKT07)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HZWH201901013
  • 页数:11
  • CN:01
  • ISSN:42-1062/J
  • 分类号:113-123
摘要
音级集合理论产生的五十多年中,经历了从理论的构架—实际应用—完备这一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也遇到了分析者与其他理论家对其局限性的批判。虽然该理论有诸多不足有待完善,但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任何一种音乐分析方法比集合理论更能胜任无调性音乐的分析,但集合理论的弊端以及它的局限性也必然存在。在众多对集合理论的质疑中,对截段划分标准的质疑是最为广泛的。文章将围绕音级集合理论中截段划分的标准及分类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引文
(1)[美]阿伦·福特:《无调性音乐结构》,罗忠锫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99-100页。
    (2)[美]阿伦·福特:《无调性音乐结构》,罗忠锫译,第100页。在此为了避免把“交叠”截段与“交叠”的截取方式混淆,在文中采用“从属截段”来称呼这种截段形态。
    (3)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329页。
    (4)这里所说的“别的截段”应指“基本截段”,因为从属截段的划分与音乐形态上的起止无必然关联。
    (5)在此,对具体构成的是什么集合不加以讨论。
    (6)王中余:《音级集合理论在西方的发展与应用》,《黄钟》2008年第1期,第56页。
    (7)笔者认为基本截段由于在形态上的特殊性,视觉与听觉上的可辨识程度高,因此每个基本截段都有划出的必要。
    (8)由于基本截段在音级集合截段划分中的特殊性,因此只列举出基本截段。
    (9)无调性的基础是建立在对泛音列的反叛,因此用无调性的眼光看待和弦时,和弦中的最低音不再具有调性音乐中基音的地位,而上方的音也不应具备泛音的地位。
    (10)虽然笔者认为是合理的,但同时也认为把一个基本截段的和弦划分成若干从属截段没有多大意义。
    (11)福特在1972年发表的《勋伯格无调性音乐中的集合与非集合》一文中特别强调,不能过于依赖记谱法去判断有意义的截段单元,例如不能单以连线做为决定截段单元的标准,因为这样的截段并非一定有意义。但笔者认为,截段划分是音级集合分析过程中的基础步骤,不能在尚未加以分析之前就断定某个集合的重要与否,特别是从音乐形态上客观存在的基本截段。
    (12)不相邻的发音点不能产生理论上可直接听辨出的的音高关系——和声音程。
    (13)一个处于中声部的和弦,它的音响效果应该是由它包括的所有音决定,把其中某几个音单独划分出来是不合理的。详见谱11。
    (14)笔者认为,阿伦·福特的音级集合理论实际是借用应用数学的分支——统计学的观念。而在统计学中,对于同一统计对象来说,测量尺度应该是统一的。而测量尺度反映在音级集合理论中就是所谓的“截段划分标准”。虽然这个“标准”可以因作品而异,但对于同一首作品来说,它们的“标准”应该是前后统一的。
    (15)至于这些集合最终能否进入集合复合型关系表与集合类属统计表,同样需要观察他们与作品其它集合的关联来决定。但没有将其划出,实际上剥夺了它们(指表4中那些集合)被观察的权利。这是笔者认为阿伦·福特的截段划分“主观性”的一个体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