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本地籍未成年人犯罪生成及遏制实证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mergence and Prevention of the Crime of Local Urban Juveniles
  • 作者:王瑞山
  • 英文作者:WANG Rui-shan;
  •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 遏制理论 ; 犯罪原因 ; 犯罪预防
  • 英文关键词:juvenile delinquency;;containment theory;;cause of a crime;;crime prevention
  • 中文刊名:HDS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51;No.264
  • 语种:中文;
  • 页:HDSD201904016
  • 页数:12
  • CN:04
  • ISSN:31-1010/C
  • 分类号:108-118+192
摘要
城市本地籍犯罪的未成年人在文化水平、生活状态、家庭情况、犯罪类型等方面都有着不同于城市流动犯罪未成年人的特征,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本地籍未成年人犯罪原因要从生发因素和遏制因素两方面分析。其中,生发因素包括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不良认知,这是其内在推力,原因多元的物质困境是其外在压力,不良交往是其外在拉力;遏制因素包括个人内在遏制和社会外在遏制两个方面,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和学习失败削弱了犯罪未成年人应有的内在遏制,家庭、学校、社区等方面的社会控制缺失削弱了犯罪未成年人的外在遏制。预防城市本地籍未成年人犯罪应改善家庭教养、学校教育和社区服务,推进"少年社区警务"建设。
        Local urban criminal juveniles are different from floating ones in aspects of cultural level,living state,family situation,crime type and so 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ainment theory,the cause of the crime of local minors should be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namely,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control.Improper family upbringing and learning failure weaken the inherent containment of the juveniles involved,while the absence of social control weakens the external containment of the juveniles involved. To prevent the crime of local urban juveniles,we should improve family upbringing,school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servic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juvenile police".
引文
(1)林中明、徐蕾蕾:《沪苏未检工作实现异地协作》,《检察日报》2015年9月7日。该报道使用“涉罪”因为是检察机关的角度,限于案件进行的诉讼阶段对当事人的定性。尽管本文选择的样本也是检察案件,但基于讨论方便,下文统一使用“犯罪”,不再使用“涉罪”。
    (2)这类研究中对城市中外地籍未成年人的称呼不尽相同,如外来未成年人、流动未成年人等,以及相近的概念如流动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工二代、新生代农民工等。另,本文中涉及的一些必要的“青少年”概念的使用,是将其作为包含未成年人在内、有着相似的行为特征的一个群体。
    (3)张远煌:《犯罪学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36—37页。
    (4)除另行注明外,本文所引案件事实及言论均为本文作者调研所得。
    (5)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第四卷),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53页。
    (6)[美]斯蒂芬·E.巴坎:《犯罪学:社会学的理解》,秦晨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35页。
    (7)本文进行的本地籍犯罪未成年人与外地籍未成年人的比较,本地籍犯罪未成年人为全样本50人,外地籍犯罪未成年人为随机抽样91人。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般不良行为包括: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10)蒋索、何姗姗、邹鸿:《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
    (11)[英]麦克·马圭尔、罗德·摩根、罗伯特·赖纳:《牛津犯罪学指南》,刘仁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75—476页。
    (12)徐安琪、叶文振:《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来自上海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3)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第四卷),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30—1331页。
    (14)金凤仙、程灶火:《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研究进展》,《中国健康心理学》2015年第3期。
    (15)李旭、豆小红:《社会失范、教养偏差与青少年犯罪关系探讨》,《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6期。
    (16)Sung Jong Jang,“The Effects of Family,School,Peers,and Attitudes on Adolescents Drug Use:Do They Vary with Age?” Justice Quarterly,vol.19,no.1,2002,pp.97—126.
    (17)[美]斯蒂芬·E.巴坎:《犯罪学:社会学的理解》,秦晨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11—212页。
    (18)[英]麦克·马圭尔、罗德·摩根、罗伯特·赖纳:《牛津犯罪学指南》,刘仁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73页。
    (19)David P.Farrington and Rolf Lober,“Transatlantic Replicability of Risk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linquence”,in Patricia Cohen,Cheryl Slomkowski,and Lee N.Robins(eds),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Influences on Psychopathology,Mahwah,NJ:Lawrence Erlbaum,1999,pp.299—329.
    (20)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516—517页。
    (21)Per-Olof Wikstrom,Dietrich Oberwittler,Kyle Treiber,and Beth Hardie,Breaking Rules:The Social and Situational Dynamics of Young People's Uurban Crim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转引自:Modern Crime Prevention Strategy,英国内政部网站2016年3月发布,第17页,网址: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509831/6.1770_Modern_Crime_Prevention_Strategy_final_WEB_version.pdf。2018年8月6日访问。
    (22)Geraldine Dawson,Sharon B.Ashman,and Leslie J.Carver,“The Role of Early Experience in Shaping Behavioral and Brain Developmen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Policy.”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vol.12,no.4,2000,pp.695—712.
    (23)Daniel Lederman,Norman Loayza,and Ana Maria Menendez,“Violent Crime:Does Social Capital Mat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50,no.3,2002,pp.509—539.
    (24)Steven P.Lab(2010),Crime Prevention:Approaches,Practices,and Evaluations,7th ed.,New Providence,NJ:Matthew Bender & Company,Inc.,p.212.
    (25)吴海航:《街头辅导与少年商谈——日本不良少年矫正教育的启示》,《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