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明形态变革之主题自觉与中国式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逻辑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袁祖社
  • 关键词:文明形态 ; 中国式发展理念 ; 实践—价值逻辑
  • 中文刊名:XXTS
  • 英文刊名:Study & Exploration
  • 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 出版日期:2016-10-25 09:29
  • 出版单位:学习与探索
  • 年:2016
  • 期:No.256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五大理念的制度实践与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15GDC004)
  • 语种:中文;
  • 页:XXTS201611002
  • 页数:8
  • CN:11
  • ISSN:23-1049/C
  • 分类号:13-20
摘要
发展与文明是现代性历史与文化进程中的核心主题。发展理念与发展观的自觉,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文明价值观自觉的体现。发展是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发展不仅有快慢、水平高低之别,更有质量、好坏、境界等的价值分殊。合理的、正当的发展实践,一定是理智对待、追求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等多重因素圆融一体的有机的、协调的、全面的发展。此种发展本身作为一种文明价值观的践履,旨在自觉地矫治以往发展路向的偏颇,自主地创制一种新的文明发展样式。社会主义制度无疑是一种新质的文明制度,其内在优越性在于,始终秉持人民利益本位的坚定立场,坚持从整体性构架上谋划、设计和奠定属于这一制度的价值基调和蓝图。从共和国缔造者最早关于"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构想,到后来的几代领导人所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以及五大发展理念,都持续性地诠释着一个自信地迈向光明未来的执政党之新的"中国方案"。
        
引文
[1]丰子义.全球化与文明的发展和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14,(5).
    [2]郁建兴.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思与批判[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
    [3]黄平.发展主义在中国[J].科学中国人,2003,(9).
    [4]高君成.评拉美发展主义的经济理论及其实践[J].拉丁美洲研究,1985,(2).
    [5]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21.
    [6]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9.
    [7]柳昌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文明类型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2).
    [8]于文杰.文明重心转移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J].人民论坛,2015,(29).
    [9]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5-36.
    [10]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3-344.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2]俞可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J].人民论坛,2008,(24).
    [13]余秋雨.中华文明一定是21世纪文明图谱中的主角[J].瞭望新闻周刊,2002,(45).
    [14]王天玺.中国模式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崭新形态[C]//李慎明.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13-2014)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前言.
    [15]王永昌.人类经济发展的文明形态及其演进[J].观察与思考,2014,(10).
    [16]李鹏程.论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新文明形态的整体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12).
    [17]刘红红.发展观的理论拓展与创新——论人本主义发展观[J].科学·经济·社会,2007,(2).
    [18]任理轩.五大发展理念彰显科学方法论[N].人民日报,2016-01-18.
    [19]陈金龙.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历史进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1-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