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动角度看“啊”的话语标记功能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tudy on Functions of Discourse Marker “a” from an Interactional Perspective
  • 作者:王咸慧
  • 英文作者:WANG Xian-hui;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tiy;
  • 关键词:话语标记 ; “啊” ; 互动语言学 ; 对比音高
  • 英文关键词:discourse marker;;"a"(啊);;interactional linguistics;;relative pitch
  • 中文刊名:HYXX
  • 英文刊名: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 机构: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 出版日期:2019-04-15
  • 出版单位:汉语学习
  • 年:2019
  • 期:No.230
  • 基金: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6YBB23)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HYXX201902008
  • 页数:8
  • CN:02
  • ISSN:22-1026/H
  • 分类号:65-72
摘要
本文从互动语言学的视角,以会话语料为分析对象,借助实验语音学的测量方法,考察占据独立语调单位的"啊"在交际中的语音特征及其功能。在互动过程中,"啊"具有话语标记的功能,它与相邻韵律单位的对比音高是影响互动功能的因素之一。高平调"啊"是言者意图进入话语的提示性符号,功能在于凸显话语的施为性;低平调"啊"可视为交际驱动下的音高回升或持续现象,体现出交际参与者对话轮的把持。
        Based on spoken Chinese data,from an interactional perspective,this paper examines prosodic features of "a" with the methodology of experimental phonetics and analyzes its various functions."A" functions as a discourse marker,which shows different acoustic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 of turn-taking.High-flat pitch contour shows speaker's intention,low-flat pitch contour connects turn-taking.
引文
[1]陈玉东,马仁凤.谈话节目话轮转换的韵律特征分析[A].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第一辑)(方梅主编)[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6.
    [2]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1).
    [3]方梅.北京话语气词变异形式的互动功能--以“呀、哪、啦”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6,(2).
    [4]高增霞.从互动角度看“吧”的使用[A].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第一辑)(方梅主编)[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6.
    [5]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李先银.口语对话中的话语否定标记“嘁”考察[J].汉语学习,2016,(4).
    [7]李先银,洪秋梅.时间-行为的情理关联与“大X的”的话语模式--基于互动交际的视角[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6).
    [8]刘峰,张京鱼.互动语言学对话语小品词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17,(1).
    [9]刘宁生.叹词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10]刘虹.会话结构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罗桂花.互动语言学:语言产生于互动,互动塑造语言[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A07).
    [12]林大津,谢超群.互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J].现代外语,2003,(3).
    [13]马清华.论叹词形义关系的原始性[J].语言科学,2011,(5).
    [14]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3/1985.
    [15]夏志华,穆凤英.英语学习者话轮转换过程中边界调的使用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
    [16]谢心阳.互动语言学的理论探讨[A].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第一辑)(方梅主编)[C].世界图书出版社,2016.
    [17]乐耀.从交际互动的角度看汉语会话的最佳话轮投射单位[A].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第一辑)(方梅主编)[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6.
    [18]赵元任著,丁邦新译.中国话的文法[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19]张璐.“问题是”的话语标记化[J].语言研究,2015,(2).
    [20]Couper,E.&M.Selting.Studies in Interactional Linguistics(eds)[M].Amsterdam,Philade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1.
    [21]Schiffrin,D.Discourse Mark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tuty Press,1987.
    (1)本文所测量的例句均来自影视剧及访谈节目中的音频语料,测量工具为Praat软件。
    (2)发音人A,男性,44岁;发音人B,女性,45岁;发音人C,男性,42岁。
    (1)低平调“啊”受到句调影响,呈现平缓下降的语调形态,因此本文暂不区分低起点的降调和平调,将其看作是一类,均为低平调。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