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发展中的非正式关系网络研究:以上海A助业服务所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韩克庆 ; 王燊成
  • 关键词:社会组织 ; 非正式关系网络 ; A助业服务所 ; 就业援助
  • 中文刊名:RWZZ
  • 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 出版日期:2017-10-13 15:24
  • 出版单位:人文杂志
  • 年:2017
  • 期:No.258
  •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就业救助研究报告”
  • 语种:中文;
  • 页:RWZZ201710015
  • 页数:7
  • CN:10
  • ISSN:61-1005/C
  • 分类号:125-131
摘要
本文以上海A助业服务所为个案,剖析了非正式关系网络在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探讨了非正式关系网络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非正式关系网络的建立,使得资金、人力、物力、智力等社会组织所需资源可以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地汇聚,源源不断地支持着组织的发展壮大。这种基于人情、承诺等"伦理关系"的社会网络,营造了一种支持性文化和氛围,有利于形成一种信任和合作的组织氛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降低了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在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下,相较于社会组织与政府建立的正式关系网络,非正式关系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依赖路径。
        
引文
(1)张紧跟、庄文嘉:《非正式政治:一个草根NGO的行动策略---以广州业主委员会联谊会筹备委员会为例》,《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范明林:《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陈天祥、徐于琳:《游走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草根志愿组织的行动策略---以广州启智队为例》,《中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韩克庆:《市民社会与中国慈善组织的发育》,《学海》2007年第3期;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李玉华、罗能勤、杜晓燕:《市民社会的生成机制与政治国家的权力制衡》,《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3)陈家建:《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吴建平:《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4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4页。
    (3)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4)Krackhardt D.and Hanson J.R.,“Informal Networks:the Company Behind the Chart,”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71,no.4,1993,pp.104~111.
    (5)何显明:《非正式关系的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及其负效应》,《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6期。
    (6)杨伟民:《福利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9页。
    (7)Curtis Richard F.,“Bonds of Pluralism:The Form and Substance of Urban Social Network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9,no.6,1974,pp.1517~1520.
    (1)M.Maneechay and K.Pongpiru,l“Informal Relationship Patterns Among Staff of Local Health and Non-health Organizations in Thailand,”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vol.15,no.1,2015,pp.1~4.
    (2)Granovetter Mark,“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8,no.6,1973,pp.1360~1380.
    (3)Bian Yanjie,“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Connection,Bridges,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2,no.3,1997,pp.366~385.
    (4)张翼和、李江英:《“强关系网”与退休老年人口的再就业》,《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2期;孙晓娥、边燕杰:《留美科学家的国内参与及其社会网络:强弱关系假设的再探讨》,《社会》2011年第2期;姚小涛、张田、席酉民:《强关系与弱关系:企业成长的社会关系依赖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章元、陆铭:《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管理世界》2009年第3期;李培林:《流动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赵延东:《求职者的社会网络与就业保留工资:以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为例》,《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张顺、程诚:《市场化改革与社会网络资本的收入效应》,《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6)黄海艳:《非正式网络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科学学研究》2014年第4期;黄海艳:《非正式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绩效评价导向的调节作用》,《软科学》2015年第2期。
    (7)刘世定:《乡镇企业发展中对非正式社会关系资源的利用》,《改革》1995年第2期;刘牧:《乡镇企业非正式人际关系与关系合同的比较》,《理论探讨》2003年第3期。
    (1)徐家良:《社会组织的结构、体制与能力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6页。
    (1)徐家良:《社会组织的结构、体制与能力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15页。
    (1)徐家良:《社会组织的结构、体制与能力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16页。
    (1)范召全:《论新时期中国社会组织的政府合作依赖》,《社会工作》2014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