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实践基础上的“一带一路”经济学理论创新——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Promoting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Economics Concerning the“Belt and Road”Initiative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In Commemoration of the 5th Anniversary of the“Belt and Road”Initiative
  • 作者:陈甬军 ; 张记欢
  • 英文作者:CHEN Yongjun;ZHANG Jihuan;College of Busines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 正确义利观 ; “一带一路”经济学
  • 英文关键词: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co-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right view of righteousness and interest;;the"Belt and Road"economics
  • 中文刊名:YZDR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0 15:38
  • 出版单位: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23;No.134
  • 基金: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创造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战略与小康社会建设研究”(16JJD790059);; 中央在京高校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研究”
  • 语种:中文;
  • 页:YZDR201902003
  • 页数:11
  • CN:02
  • ISSN:32-1465/C
  • 分类号:22-32
摘要
2013年以来,中国提出并主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关注与支持。它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坚定不移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扎根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却明显落后于实践进程。结合实践过程中蕴含着的大量理论创新的源泉,对"一带一路"实践进程进行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不仅可在学理上支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实践上指导未来发展,而且也是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需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性理论工作。同时,这也关系到未来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理论自信"与"战略定力",必须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In the past five years,the co-construction of the"Belt and Road"initiative proposed and led by China has gained extensive attention and global support.It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open economic system,developing a higher level of open economy,and leading the new 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unswervingly.However,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rooted in practice is obviously behind the practice process.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ource of many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conceived in practice process,the in-depth theoretical research will not only offer theoretical support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Belt and Road"initiative and guide its future development,but it also is the need to develop Xi Jinping's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which is the basic theoretical work of upholding and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 the meantime,it is also related with"confidence in the theory"and the"strategic resolve"in the further promotion of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which must require in-depth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引文
陈甬军、徐强,2002,《新世纪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路径——王亚南60年前主张的启示》,《东南学术》第1期。
    程恩富,2000,《重建中国经济学:超越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学术月刊》第2期。
    程恩富,2003,《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教学与研究》第11期。
    高培勇,2017,《经济所、经济所人与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构建》,《经济研究》第5期。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197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5月11日,第1版。
    林毅夫,1995,《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经济研究》第10期。
    刘鹤,2013,《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管理世界》第3期。
    罗斯托,2016,《经济增长理论史:从大卫·休谟至今》,陈春良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吕世荣,2015,《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哲学阐释逻辑》,《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马克思、恩格斯,19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9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200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孟捷,2007,《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任剑婷、崔万田,2001,《大国关系的经济学透视》,《管理世界》第5期。
    谈敏,2000,《中国经济学的过去与未来——从王亚南先生的“中国经济学”主张所想到的》,《经济研究》第4期。
    佟家栋、刘程,2017,《“逆全球化”浪潮的源起及其走向:基于历史比较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第6期。
    王国刚,2015,《“一带一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国际金融研究》第7期。
    王亚南,1946,《中国经济原论》,福州:福州经济科学出版社。
    王毅,2013,《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人民日报》9月10日,第7版。
    王泽应,1999,《西方传统义利学说的总结与评价》,《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期。
    伍旭中,2017,《习近平全球经济治理思想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第2期。
    习近平,2014,《共创中韩合作未来共襄亚洲振兴实业》,《人民日报》7月5日,第2版。
    习近平,2015a,《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人民日报》1月25日,第1版。
    习近平,2015b,《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11月25日,第1版。
    习近平,2016a,《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人民日报》9月4日,第3版。
    习近平,2016b,《借鉴历史经验创新合作理念让“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人民日报》5月1日,第1版。
    习近平,2017a,《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人民日报》1月18日,第3版。
    习近平,2017b,《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人民日报》9月4日,第2版。
    习近平,2017c,《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人民日报》11月11日,第2版。
    习近平,2018a,《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人民日报》4月11日,第3版。
    习近平,2018b,《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5月19日,第2版。
    郑伟、桑百川,2017,《“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基础探析——基于世界市场失灵的视角》,《东北亚论坛》第2期。
    朱家桢,1987,《义利思想辨正》,《中国经济史研究》第2期。
    Arezki,R.,P.Bolton,S.Peters,F.Samama and J.Stiglitz,2017.“From global savings glut to financing infrastructure”.Economic Policy,32(90),223-261.
    Young L.,1996,“The Tao of Markets:Sima Qian and the Invisible Hand”.Pacific Economic Review,1(2):137-145.
    (1)资料来源: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人民日报》,2017年5月15日第3版;金立群,《亚投行树立国际合作典范》,《人民日报》,2019年1月16日第3版;央广网2019年1月8日数据,http://news.cnr.cn/dj/20190108/t20190108-524475274.shtml。
    (2)此处用“再次”,是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即采取了“逆全球化”行为。当时美国经济瓦解,并迅速波及全球,德国央行采取了纾困措施,英格兰银行宣布终结英镑金本位制,并率先发动以邻为壑的单方面贬值,美国罗斯福政府秉持“美国复苏优先政策”,放弃与英、法两国继续签署双边汇率协定,促使美元贬值并提升关税。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生了惊人相似的情况,英国“脱欧”,美联储通过启动量化宽松计划使得美元快速贬值,特朗普政府秉持“美国优先”政策,并且采取退出TPP和提高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详见佟家栋和刘程(2017)的评述。
    (3)2018年3月底爆发的中美“贸易战”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秉持“美国优先”原则,不顾国际社会舆论反对所发起的针对中国商品的增税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纷纷谴责。美国作为第二次全球化进程的推动者,公然违背全球化大趋势,也充分证明了传统全球化路径难以持续。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