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宝诒助阴托邪法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吴清梅 ; 鲁玉辉
  • 关键词:伏气温病 ; 助阴托邪法 ; 病案 ; 温阳 ; 柳宝诒
  • 中文刊名:ZYJC
  •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28
  • 出版单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年:2019
  • 期:v.25;No.270
  • 语种:中文;
  • 页:ZYJC201902035
  • 页数:3
  • CN:02
  • ISSN:11-3554/R
  • 分类号:108-110
摘要
透邪外出、清泄里热是伏气温病重要的治法之一,助阴托邪法首次见于柳宝诒的《温热逢源》,该治法开创了伏气温病治法的新途径,也为温病和其他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故从伏气温病的概念源流、病因病机、邪伏何处等方面阐述柳宝诒对伏气温病的认识,明确其对伏气温病的治疗原则和助阴托邪法的提出背景,通过对病案的引用简要地探讨助阴托邪法的运用。
        
引文
[1]江一平,张国庆.晚清江南名医柳宝诒生卒年考及其墨迹[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24(5):44-45.
    [2]杨奕望,陈丽云,胡蓉.浅析日记史料与中医学术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8):521-523.
    [3]全注全译黄帝内经素问[M].张登本,等.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3.
    [4]张仲景.伤寒论[M].钱超尘,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
    [5]柳宝诒.温热逢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6]叶天士.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M]//王孟英.温热经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
    [7]柳宝诒医案[M].张耀卿,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8]王柳青.古代伏邪理论的发展史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2009.
    [9]王玉贤,韩经丹,范吉平.浅议伏邪与传染病发病[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20):187-189.
    [10]胡守友,陈玉超.助阴托邪法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12):4-6.
    [11]岳冬辉,毕岩.柳宝诒《温热逢源》论治伏气温病的特色[J].中医杂志,2015,56(19):1704-17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