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秩序与世界想象——基于耶路撒冷橄榄山基督教社群的人类学反思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Order of the Holy Land and the Imagination of the World ——Anthropological Refl ection Based on the Christian Community,Olive Hill,Jerusalem
  • 作者:赵萱
  • 英文作者:Zhao Xuan;
  • 关键词:基督教 ; 耶路撒冷 ; 圣地 ; 民族国家 ; 日常实践
  • 中文刊名:RELI
  • 英文刊名: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 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8-06-15
  • 出版单位:世界宗教文化
  • 年:2018
  • 期:No.111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7ZDA156)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RELI201803012
  • 页数:9
  • CN:03
  • ISSN:11-3631/B
  • 分类号:60-68
摘要
本文将基于2012—2013年、2017年耶路撒冷基督教社群的田野材料探讨圣地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复杂联系。建基于"圣地"与"领土"的二元理解,围绕耶路撒冷本地社会中个体朝圣者、国际教会组织以及"z4/7"祷告院的宗教日常实践,当代世界图景经由不同的主体对于圣地的理解与想象而被呈现,进而指向现代民族国家发展的未来可能;宗教作为认识世界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也将为研究者重新整理巴以关系的叙事提供新的路径。
        
引文
(1)赵萱、刘玺鸿:《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人类学解读——从国家的遗产到遗产的文明》,《世界民族》,2017年第6期。
    (2)原文为“倚靠耶和华的人好像锡安山,永不动摇。众山怎样围绕耶路撒冷,耶和华也照样围绕他的百姓,从今时直到永远”。《圣经·诗篇》125:1-2。
    (3)殷罡:《阿犹耶路撒冷之争的地理概念》,《西亚非洲》,1997年第5期。
    (1)详见《圣经·撒迦利亚书》。
    (2)赵萱:《东耶路撒冷橄榄山地区巴勒斯坦社会的家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3)Dr.Maya Choshen,Yair Assaf-Shapira,Michal Korach,Dafna Shemer,Yoad Shahar,Alon Kupererd ed.,Jerusalem Statistical Yearbook2015,Jerusalem Institute for Policy Research,2014.
    (4)艾希莉(R.Ashley)曾在其关于国际关系领域研究的批判中提出,要将外交政策视为一种“特殊的边界生产的政治展演”,随后这一观念在国际政治领域和地缘政治领域被广泛吸收,促成了地缘政治边界研究范式转变,不再视边界为已经存在的客观消极之物,而是具体时间过程的结果。笔者则将这一概念挪用到对耶路撒冷的研究中,同样是从地缘政治视野出发,耶路撒冷的空间也并非是给定的主权领土国家的空间,而是一个经由不同主体互动和实践的生成中的空间,宗教无疑是重要的一种实践方式。参见:Ashley,R.,“Foreign Policy as Political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Notes 13 ,1987,pp.51-54.
    (1)Pallister-Wilkins,Polly,“Bridging the Divide:Middle Eastern Walls and Fences and the Spatial Governance of Problem Populations,"Geopolitics20 ,no.2(2015),pp.438-459.
    (1)详见:http://www.churchofgod.org访问时间:2018年5月12日。
    (1)莫伟民:《从“解剖政治”到“生命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68—178页。
    (2)参见:Foucault,Michel,Security,Territory,Population: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1977-78,Springer,2007.
    (1)全球流动和人道主义干预都可以放到一个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语境下讨论,全球流动指向苏联解体,人道主义干预则是卢旺达大屠杀对世界所造成的震撼。卢旺达大屠杀由于没有受到干预所以造成了人类悲剧,这使得人道主义干预开始对主权的完整性提出一系列新前提,那就是主权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义务,一种存续生命的义务,不只是本国的生命也是他国的生命。参见:Cunningham,Hilary,“Nations Rebound?:Crossing Borders in a Gated Globe,”Identities:Global Studies in Culture and Power,vol.11,no.3(2004),pp.329-350.以及Elden,Stuart,“Territorial Integrity and the War on Terror,”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vol.37,no.12(2005),pp.2083-2104.
    (2)“24/7”祷告是一种24小时不间断的祷告方式,即教会信徒安排连续的时间表,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在祷告室或祷告塔上守望祷告,这需要信徒们的齐心和毅力。从万国祷告院成立的那一天起,“24/7”的祷告链就没有中断过。这种祷告方式的《圣经》依据是《以赛亚书》第62章6—7节:“耶路撒冷啊,我在你的城上设立守望的,他们昼夜必不静默。呼吁耶和华的,你们不要歇息,也不要使他歇息,直等他建立耶路撒冷,是耶路撒冷在地上成为可赞美的。”虽然有的基督徒并不认同这种祷告方式,并认为以这段经文作为祷告依据是一种误读,但这并没有改变越来越多的基督徒不辞辛苦地昼夜祷告。在1987年,万国祷告院创立时,全世界已有12个国家,约30个祷告中心在实施“24/7”祷告;到了2008年,这一数字倍增到140个国家,全球近两万间守望中心,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也有类似的祷告中心,发展迅猛。目前,耶路撒冷共有5个“24/7”守望中心,除了万国祷告院,还有位于锡安山的“赞美会幕”(Succat Hallel)、雅法路上希尔顿牧师创立的祷告塔(Pavalion)、法国山上的韩国24小时守望中心和“大卫会幕”祷告中心,全部位于东耶路撒冷,并且因人力物力所限,无法真正实现“24/7”守望,但只有万国祷告院建在阿拉伯社区之内,并始终坚持不停歇的守望祷告。
    (1)参见:Hess,Tom,The Watchmen:Being Prepared and Preparing the Way for Messiah,Progressive Vision International,2000.
    (1)索尔特(Mark Salter)曾直接提出以“缝合”(suture)一词来理解边界,现实边界可被作为一个展演过程,“必须通过划定和逾越来创造边界,并为其赋予内涵”,在权力实践过程中,将边界两侧的社会联系在一起,但同时保留一种非均衡的联系,从而犹如“缝合”一般,中断之处变为联系之处,但同时并未抹除双方之间的冲突和非均衡状况。参见:Salter,Mark B,“Theory of the Suture and Critical Border Studies,”Geopolitics17 .4(2012),pp.734-755.
    (2)详见:赵萱、刘玺鸿:《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人类学解读——从国家的遗产到遗产的文明》,《世界民族》,2017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