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翻转课堂发展综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view of Flipped Classroom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作者:熊韦锐 ; 邓占梅
  • 英文作者:Xiong Weirui;Deng Zhanmei;Key Laboratory of psychology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翻转课堂 ; 高校 ; 大学 ; 实践与运用
  • 英文关键词:flipped classroom;;university;;college;;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 中文刊名:WGZG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Engineering Institute
  • 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重点实验室;
  • 出版日期:2019-06-15
  • 出版单位: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31;No.119
  • 基金:重庆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科生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604)
  • 语种:中文;
  • 页:WGZG201902024
  • 页数:5
  • CN:02
  • ISSN:42-1652/Z
  • 分类号:96-100
摘要
"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备受关注。高校一直以来都是翻转课堂研究和实施的主要阵地。综述了高校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并针对翻转课堂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梳理文献发现,虽然高校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已经得到一致认可;但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问题和挑战不断凸显。高校翻转课堂的顺利推广和实施,需要师生、家校等各方面的一致努力。
        With the advent of "Internet + education", flipped classroom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as a new teaching mod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lways been experiment fields for the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the problems emerging in the process. By reviewing related literature, we find that although the feasibility and inevitability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unanimously recognized,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are constantly highlighted in the practice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Successful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quires 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teachers, students, family and schools.
引文
[1] 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9-10.
    [2] 卜彩丽,张宝辉.国外翻转课堂研究热点、主题与发展趋势——基于共词分析的知识图谱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6,43(9):93-106.
    [3] 赵俊芳,崔莹.翻转课堂的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基于CNKI期刊2503篇文献统计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6,(5):43-51+124.
    [4] 赵东华.论认知负荷理论及对翻转课堂设计的效应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6,(19):94-96.
    [5] 陈树刚,朱永海.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课程信息呈现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1):63-65.
    [6] 张慧,张定文,黄荣怀.智能教育时代认知负荷理论发展、应用与展望——“第十一届国认知负荷理论大会”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6):37-44.
    [7] 高虹,从均广.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6,(9):114-116.
    [8] 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1):96-104.
    [9] 聂竹明,徐宏进.基于“掌握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8):68-71.
    [10] 李战杰.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4,(9):168-169.
    [11] 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96-104.
    [12]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5(7):5-16.
    [13] 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2013,23(9):46-51.
    [14] 操凤萍,朱林.微任务驱动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时代,2017,(4):72-74.
    [15] 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5):26-32.
    [16] 易庆竑.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及其教学结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4):94-100.
    [17] 曾明星,周清平,蔡国民等.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02-108.
    [18] 王盛.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SPOC模式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10):100-106.
    [19] 杨婷婷,贾树文.基于SP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07):27-29.
    [20] 王朋娇,段婷婷,蔡宇南等.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在开放大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79-86.
    [2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2012,30(4):46-51.
    [22]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23] 张世良.系统科学视角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J].系统科学学报,2019,(4):55-59
    [24] 高频.基于POA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证研究——以听说教学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2):102-107.
    [25] 丁锦箫,朱毓高.基于认知发展的翻转课堂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7):37-41+46.
    [26] 张辉,马俊.MOOC背景下翻转课堂的构建与实践——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2):53-60
    [27] 范莉.浅析微课与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下)——评《微课、翻转课堂与慕课实操教程》[J].中国教育学刊,2016,(7):146.
    [28] 黄泽文.构建高校国防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认知负荷为理论视角[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7(5):81-85.
    [29] 姚洁,王伟力.微信雨课堂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7,(9):50-54.
    [30] 魏敬民,武美玲.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APP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 18,5(1):201-204.
    [31] 苏晓俐,刘姗姗,马武林.国内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评述[J].外国语文,2019,35(1):142-148+155.
    [32] 严姣兰,张巍然,于媛,等.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口语测试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15):57-58.
    [33] 严姣兰,张巍然,于媛.视听说课程翻转课堂校本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2):94-100.
    [34] 孙彦彬.游戏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证研究——以“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11):80-86.
    [35] 温新荣.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的研究综述[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4-5+8.
    [36] 黄鲁玙,李军.“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5):205-208.
    [37] 安姝,李媚晨.从大学生视角看“翻转课堂”在我国高校的应用——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例[J].高教学刊,2018,(15):86-87+90.
    [38] 彭金玉.翻转课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1):129-130.
    [39] 何燕,王燕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及思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6):40-42.
    [40] 杨军,郭艳燕.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实施[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6):253-254.
    [41] 杨淑珍.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讨——以《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J].智库时代,2019,(14):124-125.
    [42] 梁颖红,陶玉婷,洪蕾,等.基于MOOC+移动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以《软件工程导论》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46.
    [43] 陈娟,刘燕平.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7,(5):47-5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