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象限分区”法鉴定眶内壁与眶下壁骨折的法医学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正>眶骨位于人体面部,骨质较薄,腔体属于锥形,包裹着人的眼球,在个体之间发生暴力冲突时,容易出现骨折。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眶内壁骨折与眶下壁骨折有着截然不同的评定结果。《标准》中5.2.5轻微伤标准d条款为眶内壁骨折;5.2.4轻伤二级标准f条款为眶壁骨折(单纯眶内壁骨折除外);5.2.3轻伤一级标准g条款为两处以上不同眶壁骨折;一侧眶壁骨折致眼球内陷
        
引文
[1]李学博,丁春丽.眶壁骨折损伤程度鉴定分歧现状及探讨[J].法医学杂志,2018,34(2):191-193.
    [2]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
    [3]张荣芳.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眶壁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D].青岛:青岛大学,2016.
    [4]朱广友.《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适用指南[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28-29.
    [5]张阿众.浅议眼眶骨折的法医学鉴定[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专业委员会:中国法医学会,青海西宁,200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