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研究的范式与困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胡艳华
  • 关键词:中国农村 ; 社会变迁 ; 范式
  • 中文刊名:QAYA
  • 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
  • 机构:长江大学;南京大学;
  • 出版日期:2013-11-01
  • 出版单位:前沿
  • 年:2013
  • 期:No.347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基金(项目编号:12YJC840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9AMZ001);;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QAYA201321045
  • 页数:7
  • CN:21
  • ISSN:15-1142/C
  • 分类号:147-153
摘要
本文就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研究的代表作进行梳理,追溯其研究特点、范式困境及未来可能拓展的方向。该研究主要有三个特点:在研究主题上侧重于中国农村政治、经济变迁,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化变迁研究;在分析框架上多秉承"国家与社会"的西方范式;在理论和概念选择上有"概念化"和"内卷化"倾向。困境在于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研究没有形成本土的研究范式,最终落入西方范式的窠臼并产生路径依赖,应从范式本身的悖论来反思社会变迁研究。未来可能拓展的方向是从不变中研究变化,寻找研究的共同基础;同时关注农村社会变迁的派生性影响;全球化给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也可能是未来的议题。
        
引文
[1]C.K.Yang,A Chinese Village in Early Communist Transition.The MIT Press,1959.
    [2]Ezra F.Vogel:Canton Under Communism:Programs and politics in a Provincial Capital,1949)1968.Cambri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9.
    [3]Freedman,Maurice:TheStudy ofChineseSocie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79.
    [4]Freedman,Maurice:AChinese Phase inSocialAnthropology,BritishJournal ofSociology,No.1,1963.
    [5]Friedman,David M.Technology and Society:Issues in Assessment,Conflict,and Choice.Chicago:Rand McNally,1974.
    [6]Geertz,Clifford,Agricultural Involution:The Process of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3.
    [7]Isabel and David Crook:The First Years of Yangyi Commune,London:Rout ledge and Kegan Paul,1966.
    [8]Jack.M.Pott er:Capitalism and the Chinese Peasant,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 in aHongkong Village,Berkeley: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68.
    [9]Jean L.Cohen、Andrew Arato:Civi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MIT Press,1992.
    [10]Lawrence,Susan V.,“Village Representative Assemblies:Democracy,China Style”,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Affairs,32,July.1994.
    [11]Martin King Wight,Small Groups and Political Rituals in China,Berkeley and Los Angeles,London,Engla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Ltd.1975.
    [12]O'Brien,Kevin,1994,“Implementing Political Reform inChina's Villages”,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32,July.
    [13]Ogburn,William F.Social Change.NewYork:Viking,1950.
    [14]Ramon Myers,The Chinese Peasant Economy: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opei and Shantung,1890-1949.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15]Siu,Helen F.: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Accomplices in Rural Revolut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16]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M].台北:台北南天书局,2001.
    [17]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8]庄英章.林圯埔:一个台湾市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9][美]威廉·韩丁.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纪实[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20][澳]葛迪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对开弦弓村的再调查[A].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C].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21][加]伊莎贝尔·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M].安强,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22]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3]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4]陈佩华,赵文词,安戈.当代中国历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M].孙万国,杨敏如,韩建中,译.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25]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6]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6(下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27]黄树明.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M].素兰,纳日碧力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8]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9]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30]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M].北京:三联书店,2001.
    [31]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2]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3]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4]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6]林耀华.金翼[M].三联书店,2000.
    [37]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8]杨懋春.中国的集镇制度与乡村生活[J].社会学刊,1963(01).
    [39]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40]吴文藻.社区的意义与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J].社会学刊,1936(01).
    [41]哈正利.社会变迁与学科发展——台湾民族学人类学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2][美]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M].王晓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3][美]卢克拉斯特.人类学的邀请[M].徐默,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4]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5][美]李丹.理解农民中国[M].张天虹,张洪云,张胜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46]魏昂德.现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从描述现状到解释变迁[A].涂肇庆,林益民,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C].香港:牛津出版社,1999.
    [47]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48]王铭铭.漂泊的洞察[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49]王铭铭.文化变迁与现代性的思考[J].民俗研究,1998(01).
    [50][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M].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5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2][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3]傅高义.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M].凌可丰,丁安华,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54]葛兆光,杨念群,徐杰舜,范可.研究范式与学科意识的自觉[J].山东大学学报,2005(04).
    [55]范可.自我的他者化——关于本土实践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06).
    [56]范可.政治人类学今昔[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02).
    [57]范可.“再地方化”与象征资本——一个闽南社区今年来的若干建筑表现[J].开放时代,2005(02).
    [58]庄孔韶,赵旭东,贺雪峰,仝志辉,卢晖临,林聚任,等.中国乡村研究三十年[J].开放时代,2008(06).
    [59]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J].学习与探索,2009(05).
    [60]赵旭东.乡村理解的贫困——兼评陈柏峰乡村江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01).
    [61]徐新建,王铭铭,周大鸣,徐杰舜,朱炳祥,王明珂,等.人类学的中国话语——第六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圆桌会议纪实[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02).
    [62]李猛.从“士绅”到“地方精英”[J].中国书评,1995(05).
    [63]李富强,徐杰舜.乡土人类学研究回顾(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01).
    [64]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A].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65]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A].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66]吴毅,李德瑞.二十年农村政治的研究与转向——兼论一段公共学术运动的兴起与终结[J].开放时代,2007(02).
    [67]陈方南.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的方法论考察——“国家社会”理论是否适用[J].江海学刊,2011(01).
    [68]张健.社会建设视角下的乡村治理模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0(02).
    [69]董国礼.政权内卷化及其影响下的农业经济绩效[J].学海,2001(01).
    [70]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1]杜赞奇.为什么历史是反理论的?[A].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2]魏斐德.讲述中国史[A].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3]杨念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A].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4]贺雪峰.农村的半熟人社会化与公共生活的重建——辽宁大古村调查[A].中国乡村研究第六辑[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75]徐勇,慕良泽.田野与政治:实证方法的引入与研究范式的创新——徐勇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9(05).
    [76]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77]陈吉元.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78]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60年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79]郝瑞,张海洋.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四)[J].民族艺术,2004(04).
    [80]唐清利.当代中国村社治理结构及其理论回应[J].管理世界,2010(04).
    [81]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05).
    [82][美]丹尼尔·哈里森·葛学博.华南的乡村生活:家族主义的社会学[M].周大鸣,译.北京: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83]卜凯.中国农家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84]蔡昉,王德文,都阳.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年历程和经验分析[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①该思想的形成来源于周晓虹教授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讲授的中国研究课,但文责自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