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环境:河湟“花儿”生存的社会基础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周亮 ; 费建勋
  • 关键词:河湟“花儿 ; 原生环境 ; 生存空间 ; 社会基础
  • 中文刊名:LXSK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Ningxia
  • 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0
  • 出版单位:宁夏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No.213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花儿’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6YJC760079)
  • 语种:中文;
  • 页:LXSK201901036
  • 页数:7
  • CN:01
  • ISSN:64-1001/C
  • 分类号:200-206
摘要
"花儿"起源于乡土社会,传唱数百年而经久不衰,关键在于有一个适合它生存的生态环境。稳定的人口状态、世代相沿的村落组织以及封闭的文化空间共同构筑起"花儿"的"原生环境"。"花儿"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延续。社会的转型使河湟农村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破坏了人口的稳定状态,"花儿"失去了生存的民众基础;村落共同体的瓦解引起"花儿"群体的解体,"花儿"失去了活态传承的主体;现代消费主义的盛行改变了农民的文化取向,"花儿"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空间。"花儿"原生环境的改变引发了"花儿"的生存危机,弄清楚原生环境的基本内涵以及发生改变的原因和后果,有助于我们找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对破解"花儿"生存危机是非常必要也是必须的。
        
引文
[1][英]威廉·配第.赋税论[M].陈冬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71.
    [2]班固.汉书·元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7:73.
    [3]周亮.“花儿”文化兴衰中的群体性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7(4):197-202.
    [4]郝苏民.文化场域与仪式里的“花儿”:从人类学视野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民族文学研究,2005(4):122-126.
    [5]李培林.从“农民的终结”到“村落的终结”[J].传承,2012(15):84-85.
    [6]周亮.“花儿”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众智慧与独特精神[J].甘肃社会科学,2016(3):92-97.
    [7]田青.非遗保护中的民俗文化[N].人民日报,2011-06-10(24).
    [8]费孝通.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53-71.
    [9]王举忠,王冶.传统文化与中国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4.
    [10]周亮.“花儿”的生存状态与风险应对[J].兰州大学学报,2017(4):162-169.
    [11]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的舞台化实践与“非遗”保护: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2011(8):47-49.
    [12]武宇林.回回民族与“花儿”歌谣[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2):72-75.
    [13]叶涛,吴存浩.民俗学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22.
    [14]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J].民间文化论坛,2005(6):71-75.
    [15]佚名.“花儿”歌词收集[EB/OL].[2011-10-11]. http://blog. sina. com. cn/s/blog_92651d120100xi29. html.
    [16]刘建荣.社会转型时期农民价值观念的冲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30.
    [17]李恩春.西北“花儿”≠西北一般民歌:略论“花儿”保护中演出、出版、宣传的科学性[J].人民音乐,2012(1):65-67.
    (1)以上数据为笔者2014—2016年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民政局调研收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