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艱難”瑣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Notes on the Sentence“The Road in This World Is Difficult”
  • 作者:張耐冬
  • 英文作者:ZHANG Naidong;
  • 关键词:世路艱難 ; 不復跨馬 ; 元嘉政局 ; 李延壽
  • 中文刊名:GXXX
  • 英文刊名:Research in the Tradi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 机构: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 出版日期:2015-09-16
  • 出版单位:国学学刊
  • 年:2015
  • 期:No.27
  • 语种:中文;
  • 页:GXXX201503007
  • 页数:10
  • CN:03
  • ISSN:11-5854/C
  • 分类号:36-44+144
摘要
《宋書·劉義慶傳》稱其"少善騎乘,及長以世路艱難,不復跨馬",《南史》中删去了"以世路艱難"之語。周一良認爲"世路艱難"所指的是宋文帝對大臣的猜疑所形成的凶險政治環境,《南史》因不解其意而誤删。本文認爲,《南史》的做法並非誤删,"世路艱難"的指涉對象無論是元嘉時期的整體政治環境,還是元嘉七、八年劉義康主政的局勢,或元嘉十六年前後文帝與劉義康兄弟反目時的中樞政局,都與《劉義慶傳》的其他事實存在矛盾,故而李延壽對《宋書》中的不實論斷進行了修正。
        The Biography of Liu Yi-qing of the Book of Song Shu(宋書·劉義慶傳):"he was good at riding in young age, when he grew mature, he realized that the Road in this world was difficult, therefore he abandoned riding horse. In the History of South Dynasties(南史) this sentence was deleted. Zhou Yi-liang insisted that the"the Road in this world was difficult"(世路艱難) refers to perilous political milieu under the reign of Wen Emperor of Song(宋文帝), the compilers of History of South Dynasties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 real meaning and thereby deleted the sentence.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compilers' s deletion is not wrong. No matter that the time referred to in this sentence was either the total Yuan Jia period(424-453), or the years between 431-432 when Liu Yikang(劉義康) controlled the political center, or in the year 439 when siblings of emperor's family became enemies, fought each other, all these records are contradictory with the historic facts recorded in the History of South Dynasties, and thereby Li Yanshou(李延寿) emended the untrue records in the Book of Song Shu.
引文
1周一良:《〈世說新語〉和作者劉義慶身世的考察》,《中國哲學史研究》1981年第1期,茲引自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336頁。
    2同上注所引文。另,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中有《劉義慶傳之“世路艱難”與“不復跨馬”》條,補充了與“世路艱難”和“不復跨馬”有關的材料,可與此文相參照。見該書第159 ~161頁。案:《〈世說新語〉和作者劉義慶身世的考察》與此條札記本爲一篇文章,發表時因有删節,故札記中將相關內容存留。現有夏應元據周氏1982年在日本東方學會的演講録音所作的整理稿,題爲《關於〈世說新語〉的作者問題》,刊於《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將此文與前引周氏文章與札記對讀,內容基本一致,且材料間關係更爲得當,應能體現周氏文章未經删改之原貌。
    3《南史》卷十三《劉義慶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359 ~360頁。
    4《〈世說新語〉和作者劉義慶身世的考察》,《魏晋南北朝史論集》第334頁。
    1《南史》卷十三《劉義慶傳》,第360頁。
    2同上,《劉義慶傳附鮑照傳》,第360頁。
    3見《劉義慶傳之“世路艱難”與“不復跨馬”》,《魏晋南北朝史札記》,第159 ~160頁。
    1關於《南史》删去《宋書》所載文章之例,趙翼在《廿二史札記》“《南史》删《宋書》最多”條中作了歸納,見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札記校證》卷十,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204 ~205頁。
    1《宋書》卷八十六《劉靦傳》,第2195頁。
    2《〈世說新語〉和作者劉義慶身世的考察》,《魏晋南北朝史論集》,第336頁。
    1《周書》卷四十七《藝術傳·黎景熙傳》,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第845頁。
    2《北史》卷八十二《儒林傳下·黎景熙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747頁。
    3《〈世說新語〉和作者劉義慶身世的考察》,《魏晋南北朝史論集》,第334 ~336頁。
    1劉賽《臨川王劉義慶招集文士活動考辨》一文在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學史料叢考》“劉義慶幕中文士”條基礎上對劉義慶門下文士入幕時間作了考訂,見《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第73 ~77頁。按:此文將曾任劉義慶臨川王國官與幕府、州府官者皆名之爲“文士”,似有不妥,故不取其考訂出的“文士”最早入幕時間。
    2段熙仲:《鮑照五題》,載《文學遺産》1981年第4期,第107 ~113頁。
    3丁福林:《鮑照年譜簡編》,見劉躍進、范子燁編:《六朝作家年譜1要》,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46 ~349頁。
    4《宋書》卷六十七《謝靈運傳附何長瑜傳》,第1775頁。
    5范子燁《臨川王劉義慶年譜》將何長瑜作調笑詩之事繫於元嘉九年,見《六朝作家年譜1要》,第330 ~331頁。范氏之說並無直接證據,根據《何長瑜傳》只能大致確定其入幕時間在元嘉九年前後,而無法推斷出其作詩調笑同僚的具體年份。
    6《宋書》卷五十一《劉義慶傳》,第1476頁。另,《宋書》卷六十八《劉義宣傳》述及元嘉時期劉宋宗室諸王出鎮荆州事,有相近的表述,較之《劉義慶傳》更爲詳細。
    1《宋書》卷五十一《劉義慶傳》,第1476頁。此處“太白星犯右執法”,“右”字誤,《宋書·天文志四》與《南史·劉義慶傳》均作“左”,是。
    2鄭鮮之任尚書右僕射及去世時間,見《宋書》卷六十四《鄭鮮之傳》,第1698頁。王裕之任尚書左僕射及遷任時間,見《宋書》卷六十六《王敬弘傳》,第1730頁。
    3《宋書》卷六十八《劉義康傳》,第1790頁。
    1《宋書》卷六十三《王曇首傳》,第1680頁。
    2《宋書》卷五《文帝紀》,第78頁。
    3《宋書》卷六十六《王敬弘傳》,第1730頁。
    4《南史》卷二十三《王球傳》,第631頁。
    5《宋書》卷六十六《王敬弘傳》,第1730頁。
    6《通典》卷一百四十五《樂五》,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3703頁。
    7《〈世說新語〉和作者劉義慶身世的考察》,《魏晋南北朝史論集》,第335頁。
    1《宋書》卷六十八《劉義康傳》,第1791頁。
    2《宋書》卷五《文帝紀》,第86頁。
    3《臨川王劉義慶年譜》,《六朝作家年譜1要》,337 ~340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