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气候特征的庭园微气候营造差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邵望舒 ; 丁绍刚
  • 关键词:地域气候 ; 庭园 ; 微气候 ; 营造
  • 中文刊名:JXYA
  • 英文刊名:Xiandai Horticulture
  • 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
  • 出版日期:2019-07-08
  • 出版单位:现代园艺
  • 年:2019
  • 期:No.385
  • 语种:中文;
  • 页:JXYA201913076
  • 页数:3
  • CN:13
  • ISSN:36-1287/S
  • 分类号:142-144
摘要
以我国古典园林传统庭园空间及其微气候为研究对象,基于气候特征的差异提炼出北方、江南及岭南地区古典园林庭园空间微气候营造的理想模式。通过对其原理的阐述,还原基于地域气候特征及空间功能、主题需要的庭园微气候营造策略的异同及历史经验,并将其归纳为"顺应——利用——营造"的过程,以期对现代庭园空间微气候环境舒适性的营造起到借鉴作用。
        
引文
[1]赵彩君.风景园林与城市微气候[J].风景园林,2018,25(10):4-5.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人文背景[J].中国园林,2004(09):62-65.
    [3]薛思寒,冯嘉成,肖毅强.岭南名园余荫山房庭园空间的热环境模拟分析[J].中国园林,2016,32(01):23-27.
    [4]邓其生.庭园与环境保护[J].广东园林,1981(03):1-4.
    [5]倪小漪.基于园林微气候的缅甸文轩禅园设计[D].清华大学,2012.
    [6]赵彩君,王国玉.中国古典园林气象景观营造经验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启发[J].风景园林,2018,25(10):45-49.
    [7]王雪.浅析清代南北方造园风格差异---以留园和避暑山庄为例[J].福建建筑,2014(06):52-55.
    [8]丘华恩.北海公园静心斋植物造景分析[J].山西建筑,2011,37(11):200-202.
    [9]胡绍学,徐茔光.北海静心斋的园林艺术[J].建筑学报,1962(07):19-20.
    [10]杨小庆,张盼盼.基于景观地域性下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南北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0):68-70.
    [11]王欢.北京传统庭园空间中微气候营造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3.
    [12]张帅,李雄.北京北海公园造园艺术赏析--以琼华岛、濠濮间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S1):71-76.
    [13]张研,张轩.中国南北园林造园风格浅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1(08):179-180.
    [14]熊瑶,王亚杰,赵铖,等.基于微气候改善的江南古典园林空间形态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04):295-300.
    [15]郭慎远.苏州古典园林空间分析及其现代空间表现[D].天津大学,2009.
    [16]金梦玲,熊瑶.江南地区古典园林冬季微气候改善策略---以南京瞻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1):133-137.
    [17]薛思寒,王琨,肖毅强.传统岭南庭园水体周边热环境模拟研究---以余荫山房为例[J].风景园林,2014(06):50-53.
    [18]刘之欣,赵立华,方小山.从遮阳效果浅析余荫山房布局设计的气候适应性[J].中国园林,2017,33(10):85-90.
    [19]石茗馨.基于文化特征的岭南园林地域类型及其构成要素[J].广东林业科技,2009,25(06):113-116.
    [20]邓其生.岭南早期建筑发展概观[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1997(1):1-8.
    [21]薛思寒.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岭南庭园空间要素布局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