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代首饰服装知见录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Qing Dynasty Jewellery and Clothing in the NMC Collection
  • 作者:扬之水
  • 英文作者:Yang Zhishui;
  • 关键词:点翠钿子 ; 莺哥架 ; 鱼鳞百褶裙 ; 困秋帽
  • 英文关键词:Headdress with decorations overlaid with kingfishers feathers [点翠钿子];;parrot cage [莺哥架];;pleated skirt with decorations of fish scales [鱼鳞百褶裙];;kunqiu cap with fur brim [困秋帽]
  • 中文刊名:ZLB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8-10-15
  • 出版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 年:2018
  • 期:No.183
  • 语种:中文;
  • 页:ZLBK201810017
  • 页数:21
  • CN:10
  • ISSN:10-1005/K
  • 分类号:130-150
摘要
所谓"知见录",乃因笔者有幸受邀忝列《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大系·杂项卷》撰稿人,因有机会目验手抚相关器物,得以细审其详。清代首饰服装绝大多数为传世品,时代近,保存状况好,品类丰富。而于首饰插戴与衣服穿着形容备细者,多为这一时代的"俗文学",小说戏剧之外,又有如俗曲时调、子弟书,还有以描摹风物为主的竹枝词。本文即以此为参考,兼及各地参观所见其他同类服饰之比较,略述心得,并为若干服饰重新命名。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has a rich collection of Qing dynasty jewellery and clothing, most of which are handed-down with near date and good preservation condi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d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ose artifacts, compares them with records in literature works and similar objects in other places, and re-denominates several clothing pieces.
引文
[1]夏仁虎:《旧京琐记》卷五:“旗下妇装,梳发为平髻,曰一字头,又曰两把头。大装则戴珠翠为饰,名曰钿子。”
    [2]转引自毛立平《清代嫁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3]故宫博物院藏,本文照片为参观所摄。
    [4]齐如山:《北京三百六十行》,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第63页。
    [5]刘月美:《中国京剧衣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6]同[4],第142页。
    [7]黄时鉴等:《十九世纪中国市井风情--三百六十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4、157页。
    [8]前例为参观所见并摄影;后例见《吴友如画宝》上册,上海书店,1983年。
    [9]正凤、傍凤之称,见朱家溍《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一辑,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第170页。
    [10]张令仪,字柔嘉,安徽桐城人,张英之女。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乙编·顺治康熙雍正朝),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45页。
    [11]中国美术馆藏,此为观展所见并摄影。
    [12]两例均为观展所见并摄影。
    [13]此为参观所见并摄影。
    [14]《明清民歌时调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94页。
    [15]全曲作:“清晨早起梳妆罢,梳罢油头,罩上了乌纱。猛听的卖花人儿来妆楼下。他喊道灯草花儿翡翠花儿,一分一枝不让价。叫了声丫鬟,你与我买花。我要那栀子茉莉江西腊,俺还要迎风倒儿、催风篮儿,贴金乖乖,鹅翎蜻蜓翡翠蝴蝶,还有那枝擅微微的一枝莺哥架。”《白雪遗音》卷二,《明清民歌时调集》,下册,第661页。
    [16]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第349页。
    [17][30]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二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08页。
    [18]两例今藏中国美术馆,此为观展所见并摄影。
    [19]此为观展所见并摄影。
    [20]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三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17页。
    [21]韩小窗:《一入荣国府》第二回,关德栋等《子弟书丛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81-82页。
    [22]中国美术馆藏,此为观展所见并摄影。
    [23]上海市戏曲学校中国服装史研究组《中国历代服饰》,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297页。
    [24]此均为参观所见并摄影。
    [25]筱廷:《成都年景竹枝词》,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五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15页。
    [26]道光时期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卷四“闺阁”:“蜀锦吴绫买上头,阔花边样爱苏州。寻常一领细衫子,只见花边不见绸。”其下注云:“花边阔三四寸者,盘金刺绣,璀璨夺目。再加片金、金钱、阑干、辫子,相间成章,一衣之费,指大如臂。”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二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08页;《历代竹枝词》第三册,第2361页。
    [27]此又作《京都竹枝词百有八首》,刊行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雷梦水等《中华竹枝词》第一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46页。
    [28]作者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一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28页。
    [29]日本町田国际版画美术馆藏,此为观展所见并摄影。
    [31]作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雷梦水等《中华竹枝词》第一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4页。
    [32]图例为博物馆参观所见并摄影。
    [33]同[16],第152页。
    [34]蒋仁锡《燕京上元竹枝词十二首》之七句有“抬起月华裙百摺”,句下自注:“月华裙用五色缯制成,其摺多至百馀,又名‘百褶裙’,京师时尚也。”蒋仁锡,康熙四十八年进士。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一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76页。
    [35]作者安徽定远人,道光进士。雷梦水等《中华竹枝词》第一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92页。
    [36]作者系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雷梦水等《中华竹枝词》第二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170页。
    [37]这是一本商业手册,光绪十八年印行。
    [38]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一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13页。
    [39]引自严程《刺绣里的诗意》,《文汇报》2017年3月7日。
    [40]此书编订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前后。《柳狐》(宋平生等整理),中华书局,2002年,第156页。
    [41]此为观展所见并摄影。
    [42]雷梦水等《中华竹枝词》第一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54、355页。
    [43]《查关》,据梆子腔《宿关》改编,演汉元帝太子刘唐建独行北漠遇番女故事。此所云“宫样花鞋”,便是他眼中的番女形象。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