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价值目标与法理思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叶欣
  • 关键词:知情同意权 ; 自主决定权 ; 同意能力 ; 利益
  • 中文刊名:XXYS
  • 英文刊名:Study and Practice
  • 机构: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15
  • 出版单位:学习与实践
  • 年:2019
  • 期:No.422
  • 基金: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风险社会视野下我国成年病患知情同意权的私法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6BFX157);; 2018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精神障碍者非自愿住院治疗中的私法规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QN091)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XYS201904009
  • 页数:7
  • CN:04
  • ISSN:42-1005/C
  • 分类号:76-82
摘要
随着医患冲突事件频繁发生,有效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当成为法律领域的价值目标。知情同意权与自主决定权,各自有着不同的适用领域、情境和场合,不能简单等同和替代,两者相伴而生、相辅而存。行为能力与患者的同意能力的判定标准并非相同,应当区分民事范畴的行为能力与人身利益性质的知情同意能力。在医患双方之间建立畅通对话与有效沟通机制,将有利于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实现,从而形成一种医患利益平衡的格局。
        
引文
[1]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693页。
    [2]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073页。
    [3]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侵权责任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766页。
    [4]杨立新:《侵权责任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35页。
    [5]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405页。
    [6]申卫星:《医患关系的重塑与我国<医疗法>的制定》,《法学》,2015年第12期。
    [7]刘士国:《论主体地位人格与人格尊严人格》,《法律科学》,2016年第2期。
    [8]曾日红:《以宪法原理重塑知情同意权的理念--以“魏则西事件”为契机》,《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6月。
    [9][19]杨立新、刘召成:《论作为抽象人格权的自我决定权》,《学海》,2010年第5期。
    [10][14]赵西巨:《医事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61页,第108页。
    [11]参见张新华:《医事法学学科体系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81~84页。
    [12]郭明龙:《论患者隐私权保护--兼论侵害“告知后同意”之请求权基础》,《法律科学》,2013年第3期。本文不赞成此种定性,隐私权属于消极性权利,义务人(医方)有不作为义务,即不得随意泄露、散布等;知情同意是积极性权利,需要医方告知说明后,由患者主动作为。
    [13]杨秀仪:《论病人自主权--“我国”法上“告知后同意”之请求权基础探讨》,《台大法学论丛》,第三十六卷第二期,第237页。
    [15][22][30]朱伟:《生命伦理中的知情同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页,第24页,第147页。
    [16][24][27]李燕:《医疗权利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5页,第35页,第36~37页。
    [17]黄凤歧:《法定代理人拒绝医疗案:未成年人医疗自主决定权》,《月旦医事法报告》,2018年07月第21期。
    [18][21]杨丹:《医疗刑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4页,第175页;参见黄丁全:《医事法》,台湾,月旦出版社,1998年,第236页以下。
    [20]Jukka Varelius.The value of autonomy in medical ethics.Medicine.Health Care and Philosophy.2006(9),PP.377~388.
    [23]Marcia Mobilia Boumil.The Law of Medical Liability,West Publishing Co.1995,p.86.
    [25]黄丁全:《医事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6页。
    [26]参见杨立新、刘召成:《论作为抽象人格权的自我决定权》,《学海》,2010年第5期。
    [28](美)文森特·约翰逊:《美国侵权法》,赵秀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7页。
    [29]参见徐爱国:《英美侵权行为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8~10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