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历绘画风格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付阳华
  • 关键词:吴历 ; 绘画风格 ; 变迁 ; 分期 ; 王翚
  • 中文刊名:MSGC
  • 英文刊名:Art Observation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美术观察
  • 年:2019
  • 期:No.283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遗民绘画的图像叙事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BF100
  • 语种:中文;
  • 页:MSGC201903018
  • 页数:8
  • CN:03
  • ISSN:11-3665/J
  • 分类号:47-54
摘要
吴历被称为"清六家"之一,画史上对他的评价常以王翚为参照。对二人的评价从早期的难分轩轾,乾隆后期吴历更受好评,发生的反转与吴历绘画风格变迁有很大关系。吴历在长达六十多年的绘画创作中,风格数易,对其进行分期不但可以对少量无纪年的作品进行归类、断代,亦可探讨其风格变迁的时间机缘和社会原因。本文将吴历绘画分为早年探索期、临摹诸家期、自我风格逐步形成的衔接期、创作高峰期和晚年第二高峰期五个阶段,结合他的代表作品、所受到的相关评价,论述其绘画风格变迁。
        
引文
[1][清]张庚《国朝画徵录》,《中国书画全书》第10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439页。
    [2][清]王应奎《柳南随笔·续笔》卷二“麓台论画”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0页。
    [3][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七“黄鼎”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页。
    [4][清]白门逸民《墨井画批跋》(八则),见章文钦《吴渔山集笺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14页。
    [5][清]方薰《山静居画论》,见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3集第3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171页。
    [6]张庚《画征录》记载:“渔山与王石谷初为画友,相得最深,后假去石谷所摹黄子久《陡壑密林图》不还,遂疏。”(出处同注1)此后画史即流传吴历借王翚的《陡壑密林图》摹本不还而至绝交的说法。张庚又在《图画精意识》中记道:“大痴各图皆满茂,独《陡壑密林图》以清疏见长。王石谷曾临一本,甚珍惜,后为吴渔山借去,屡索不还,遂绝交。”见《美术丛书》22三集,第2辑,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68-69页。这个记载流传很广,《清史稿》也沿用此说。
    [7]参见李杰荣《吴历与王翚绝交公案之辩诬述论》,《美术与设计》2013年第5期,第87-93页。
    [8][清]戴公望在《墨井道人横山晴雾霭图》(现藏故宫博物院)跋(二则)第一则中有“此图正其浮海后之笔,书法学苏而得其精髓。其所以胜于石谷者正在于斯乎”;又在《吴渔山仿古山水册》跋中有“当在石谷之上”之句。[清]顾文彬《吴渔山白傅盆江图》(现藏上海博物馆)跋中有“纯乎士夫气,非当时画史所能梦见……”[清]杨岘在《吴历》的案语中认为吴历画艺高于王翚,见章文钦《吴渔山集笺注》,第755页。
    [9]见南京博物院藏《夕阳秋影图》轴的裱边上吴湖帆的题跋。
    [10]章文钦《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中华书局2008版,第24页。
    [11]付阳华《“后遗民时代”王翚的三次进京及其“南北”焦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1期,第53-59页。
    [12]章文钦《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渔山以明贤后裔兼享有重名之文人雅士,很快成为常熟教会的中坚。”章文钦查到很多档案证实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月吴历已经是“常熟县会长”。见上书第111-112页。
    [13]上海博物馆藏王翚《仿巨然夏山烟雨图》卷中吴湖帆的题跋有:“石谷子年四十左右,在娄东王奉常家临摹宋元名迹,艺乃大成,间为太常代笔,亲受指点,益臻神化。故石谷画当以四十至五十为极诣,五十至六十自具面目,六十至七十渐落俗套、每失韵致,七十至八十有衰颓气,八十以外又复变化入神,用笔如万岁枯藤,苍辣兼具,有空前绝后之妙。后人之诋諆石谷者,盖多见其六十以后八十以前作也。”
    [14]参见庞鸥《王翚绘画风格分期》中第五阶段的分析。见《山水清晖-虞山画派精品特展作品暨研讨文集》,文物出版社2017年版,第165页。
    [15]转引自章文钦《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第299页。
    [16]毕泷对吴渔山《农村喜雨图》(故宫博物院藏)的题跋。
    [17]谭志成《清初六家与吴渔山》(Six Masters of Early Qing and Wu Li),Published by the Urban Concil,1986,p.95.
    [18][清、民国]顾文彬、顾麟士《过云楼书画记·续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19]陈垣《吴渔山先生年谱》,见《励耘书屋丛刻》(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24页。
    [20]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唐代杨昇《画山水卷》中的题跋,此画目前被定为明代作品。
    [21]《没骨山水:被‘创造’的画史》,2017年10月27日《北京青年报》。
    [22][清]钱谦益《题桃溪诗稿》,《钱牧斋全集》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1571页。
    [23]参见图册对页的文字叙述部分;又见许忠陵《吴历〈人物故事图〉册》,《紫禁城》1992年第6期。
    [24][清]吴历《墨井画跋》,见《中国书画全书》第7册,第971页。
    [25][清]钱谦益《吴渔山临宋元人缩本题跋》,《钱牧斋全集》第6册,第1545页。
    [26][清]王时敏“题吴渔山临宋元画缩本”,《王时敏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441-442页。
    [27]章文钦《吴渔山集笺注》,第64页.
    [28]章文钦《吴渔山集笺注》,第65页.
    [29]徐邦达《对王翚〈小中现大〉册直接临摹原作的说法考订》,见《朵云》“清初四王画派研究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版,第501页。
    [30][清]吴历《墨井画跋》,《中国书画全书》第7册,第970页。
    [31]章文钦推断为1672年,见《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第72页。据新的考证,创作时间应为1668年,见高山《吴历〈槐荣堂图〉创作年代考》,《收藏》2019年第1期,第32-37页。
    [32][清]吴历《墨井画跋》第62则,《吴渔山集笺注》,第445页。
    [33]陈垣《吴渔山晋铎二百五十年纪念》,见周康燮主编《吴渔山(历)研究论集》,崇文书店1971年版,第50页。
    [34]章文钦《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第二章“遗民身世”,第52-89页。
    [35]根据此册页后曾熙的题跋可知,此册页本应10幅画,而庞虚斋收到7幅,后来得到两幅,即仿赵大年、倪云林的两幅,最后又得到一幅《枫江芦雁图》,因为大小相似编入册中,集成10幅。但是,由此可知,后三幅的创作时间并不一定是1666年。特别是“师赵大年”一幅,所画青绿山水应为成熟期之后的作品。
    [36]吴雪杉《湖庄清夏:四王仿赵大年以及吴历的“西法”问题》,故宫四王会议论文,尚未发表,征得作者同意引用。
    [37][清]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第38页。
    [38]朱良志《论吴历的老格》,见《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第42-43页。
    [39]章文钦《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第116页。
    [40][清]吴历《墨井画跋》第62则,见章文钦《吴渔山集笺注》,第445页。
    [41][清]侯开国《题陆上游临宋元人画障缩本跋》,见《凤阿集》,国家图书馆藏抄本,上册,第64页。
    [42][清]吴历《澳中杂咏》28,见章文钦《吴渔山集笺注》,第180页。
    [43]冯尔康《康熙帝第二次南巡优遇传教士·浙江禁教·容教令出台》,《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44]姚宁《吴历的〈静深秋晓图〉与有无西法之争》:“吴渔山的《秋晓图》对中景河流部分的表现更趋于一种近乎垂直的俯视,这种表现方法与董源的《龙宿郊民图》有着极大的差别,这种表现方法在晚明以前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可以肯定地说,吴渔山的这种对中景河流部分离地面近乎90度的俯视表现方法很可能是受到了西方绘画,特别是西方绘制地图法的影响。”见《美术研究》2007年第1期。
    [45][清]吴历《墨井画跋》第35则,见张文钦《吴渔山集笺注》,第430页。
    [46]陈垣《吴渔山先生年谱》,见《励耘书屋丛刻》(中),第1705页。
    [47]毕泷跋《农村喜雨图》,故宫博物院藏。
    [48]章文钦《吴渔山集笺注》,第755、753页。
    [49][清]叶廷馆《鸥波渔话》(上册)卷一“吴渔山入耶稣会”条,国家图书馆藏刻本,第14页。
    [50]参见姚宁《吴历的〈静深秋晓图〉与有无西法之争》,《美术研究》2007年第1期,第62-68页。
    [51][清]吴历《墨井画跋》第59则:“我之画不取形似、不落窠臼,谓之神逸,彼全以阴阳向背形似窠臼上用功夫。即款识,我之题上,彼之识下,用笔亦不相同,往往如是,未能殚述。”又曰:“画不以宋元为基,则如弈棋无子,空秤何凭下手。怀抱清旷,情兴洒然,落笔自有山林之趣。画要笔墨酣畅意趣超古,画之董巨,尤诗之陶谢也。”见章文钦《吴渔山集笺注》,第44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