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与共时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月亮和六便士》中译本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萌 ; 王春
  • 关键词:历时研究 ; 共时研究 ; 毛姆 ; 《月亮和六便士》 ; 译者主体性
  • 中文刊名:KFJ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 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20
  • 出版单位: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39;No.180
  • 基金:2017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操纵理论视角下的译者风格研究——以《月亮和六便士》四个汉译本为例”(立项编号:YJSCX2016-008)第四阶段研究报告及论文撰写的最后阶段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KFJY201902026
  • 页数:3
  • CN:02
  • ISSN:41-1310/G4
  • 分类号:67-69
摘要
本文以历时和共时译本研究为主要研究理论框架,研究英国小说家毛姆的经典小说作品《月亮和六便士》的五个中译本。笔者试图多角度考察《月亮和六便士》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并分析译者风格、译本接受和文化传播三者间的关系。
        
引文
[1]于典.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比较《月亮和六便士》三个中译本[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2]卢静.历时与共时视阈下的译者风格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3]秦宏.毛姆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19):56-6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