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考古发掘出土天珠的蚀花工艺与受沁现象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on Tibet Unearthed Dzi's Flower Erosion Techniques and Alteration by Burial
  • 作者:巫新华 ; 哈比布 ; 罗丹
  • 英文作者:Wu Xinhua;Ha Bibu;Luo Dan;Institute of Archa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Tibet Autonomous Region Cultural Relics Institute;Zanda County Cultural Relics Bureau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 关键词:天珠 ; 受沁 ; 玉髓 ; 包浆 ; 蚀花 ; 蚀像
  • 英文关键词:Dzi;;alteration of jades;;chalcedony;;padding;;flower erosion;;etching figure
  • 中文刊名:BOWY
  • 英文刊名:Museum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札达县文物局;
  • 出版日期:2019-02-28
  • 出版单位:博物院
  • 年:2019
  • 期:No.13
  • 语种:中文;
  • 页:BOWY201901008
  • 页数:12
  • CN:01
  • ISSN:10-1241/G2
  • 分类号:47-58
摘要
西藏曲踏墓地于2014—2015年考古发掘出土了三颗天珠,本文用"微痕考古"的方法对其进行观察研究,并运用相关科学理论推导出天珠的蚀花工艺。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学者对高古玉器次生变化的研究理论解析这些天珠的受沁现象和发生机理,并提出这些天珠的受沁现象与玉髓的物理化学性状直接相关,且各沁像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观点。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se the three Dzi beads unearthed from Quta Cemetery in Tibet from2014-2015 by using micro-mark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n to deduce their etching technique using concerned theories. Seeped phenomenon of the beads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 are also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t is maintained that the seeped phenomenon of the these beads are directly related with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traits of chalcedony and the seeped phenomenon have certain regularity.
引文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阿里地区文物局、札达县文物局:《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考古》2015年第7期。
    [2]白玉髓为白色(或灰白、灰色)的微透明-半透明的玉髓。玉髓(Chalcedony)是石英的一种致密微晶体,由细微的纤维体组成。纯净的玉髓为半透明的白色,但因其内部含微量元素或细微的矿物包体而颜色丰富多彩。条带清晰的玉髓被称为玛瑙(Agate),独特的色带通常沿着矿物形成空洞的轮廓而扩散。条带的颜色取决于不同的杂质,可以出现各种色度的白色、黄色、灰色、浅蓝色、绿色、褐色、粉色、红色和黑色。见黄作良主编:《宝石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0页;﹝英﹞罗纳德·路易斯·勃尼威兹著,张红波、张晓光译:《宝石圣典:矿物与岩石权威图鉴》,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226、230页。
    [3]巫新华:《浅析新疆吉尔赞喀勒墓群出土蚀花红玉髓珠、天珠的制作工艺与次生变化》,《四川文物》2016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新疆喀什地区文物局、塔什库尔干县文物管理所:《新疆塔什库尔干吉尔赞喀勒墓地2014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7年第4期。
    [4]汤惠生:《藏族饰珠“GZI”考略》,《中国藏学》1995年第2期。现天珠多被译为DZI,意与GZI同。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新疆塔什库尔干吉尔赞喀勒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5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新疆喀什地区文物局、塔什库尔干县文物管理所:《新疆塔什库尔干吉尔赞喀勒墓地2014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7年第4期。
    [6]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帕米尔高原古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
    [7]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说明牌为“蚀花髓管饰”。
    [8]咸阳市博物馆:《陕西咸阳马泉西汉墓》,《考古》1979年第2期。
    [9]Jeannine Davids-Kimball(ed.).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Berkeley:Zinat Press,1995,p.218.
    [10]Miho Museum.古代バクトリア遺宝展図録.Miho Museum,2002.p.145.
    [11]透明度(transparency):物体容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在矿物学中,一般以1厘米厚的矿物在普通日光下的透明度为准,并将其分为三级。但在宝石学中,由于透明度的重要性,人们则将其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五级。透明度受透射光强度的影响。一般在正常情况下不透明的矿物,在强光下却是透明的。透明度是宝石十分重要的品质,一般透明度愈高,也愈能充分反映宝石闪烁的光泽。见张庆麟编:《珠宝玉石识别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43页。
    [12]黄作良主编:《宝石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9、240页。
    [13]闻广:《苏南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考古地质学》,《文物》1986年第10期。
    [14]黄作良主编:《宝石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9、240页;单秉锐、臧竞存、段小芳:《玛瑙染黄色工艺研究》,《珠宝科技》2003年第4期。
    [15]内反射(internal reflection):光线照射到透明或半透明物体上时,一部分透入物体内的解理面、裂隙、空洞等再反射出来的现象。在宝石学中,常称这种反射光为“光辉”。见张庆麟编:《珠宝玉石识别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46页。
    [16]光泽(luster):光泽实际上是人们肉眼对物体表面反射光的强弱的一种判别。物体的反射率越大,其光泽也就越强。物体表面的细微结构和抛光程度也会影响反射光的质量,并使我们感受到不同的光泽。见张庆麟编:《珠宝玉石识别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45、46页。
    [17]光性(optical property):物质的光学性质,如折射率、反射率、颜色、二色性、色散等。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光性。因此,光性的研究是鉴定矿物(包括宝石)的重要依据。见张庆麟编:《珠宝玉石识别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40页。
    [18]沈才卿:《玛瑙化学染色的原理和工艺》,《中国宝石》2006年第3期。
    [19]﹝英﹞R·J·福布斯等著,安忠义译:《西亚、欧洲古代工艺技术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8页。
    [20]单秉锐、臧竞存、段小芳:《玛瑙染黄色工艺研究》,《珠宝科技》2003年第4期。
    [21]﹝英﹞R·J·福布斯等著,安忠义译:《西亚、欧洲古代工艺技术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8、269页。
    [22]江辉、李云东:《巴西玛瑙染红色的工艺条件及控制》,《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2年第1期。
    [23]﹝英﹞休·泰特主编,陈早译:《世界顶级珠宝揭秘:大英博物馆馆藏珠宝》,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2页。
    [24]作铭:《我国出土的蚀花的肉红石髓珠》,《考古》1974年第6期。
    [25]冯敏、刘壮、郝少康等:《对“鸡骨白”古玉受沁情况的研究》,《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26]蚀像(etch figure):晶体在长成后因受到溶蚀而在晶面上形成的一些具有规则形状的纹痕或凹瘢,称蚀像。蚀像的具体形态和方位均受晶体内部结构特征的控制,故不同矿物常有不同特征的蚀像。因此,对蚀像的观测有助于确定矿物的属种。在宝石学领域中,有助于识别宝石原料的真伪;在出土古玉的鉴别中,有否蚀像常可作为是否为出土古玉的重要依据,出土古玉蚀像的形成与古玉本身的质地(内部结构、物性、隐性绺裂)有关。见张庆麟编:《珠宝玉石识别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35、538页。
    [27]闻广、荆志淳:《福泉山与崧泽玉器地质考古学研究--中国古玉地质考古学研究之二》,《考古》1993年第7期。
    [28]渗透胶结:经历过风化淋滤过程的高古玉的内外结构中有很多微孔隙,从而导致晶体之间的黏结力逐渐降低,正因为这些微孔隙的存在,也向含有Si、Al、Fe元素的胶体溶液提供了渗入的空间与通道。在土壤水的带动下,土壤中的部分物质逐步渗入到经历了风化淋滤阶段后古玉的大量微孔隙当中,这是一个“得”的过程。渗透作用是由表及里进行的,而随之而来的胶结作用则是由内而外进行的。在渗透胶结过程中,一些未被渗入的内里部位保留着经历风化淋滤过程时留下的大量孔隙,致使结构疏松。而外层由于渗入了较多的土壤胶体溶液,这些胶体溶液中富含Si、Al和Fe元素,从而使古玉器的表层变得相对致密和坚硬,由此,受沁的高古玉普遍存在着“外实内松”的现象。参见冯敏等《凌家滩古玉受沁过程分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5年第1期。
    [29]冯敏、刘壮、郝少康等:《对“鸡骨白”古玉受沁情况的研究》,《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30]王昌燧、杨益民、杨民:《新兴显微分析手段在玉器加工痕迹分析中的应用》,《第九届全国科技考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
    [3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阿里地区文物局、札达县文物局:《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考古》2015年第7期。
    [32]武仙竹:《微痕考古研究》,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7、8页。
    [33]人们常说的包浆分为两种:1、包裹于出土古玉器的周身的一层有厚度的、亮润晶莹的表层,其来源于壤液中Si、Al和Fe等元素填充、胶结于古玉器表层后形成的光泽感;2、传世老物件上的一层经长年累月摩挲把玩或人体与物件之间经久摩擦而逐渐生成的一层莹亮的表层。本文所讨论的是前者。
    [34]冯敏、刘壮、郝少康等:《对“鸡骨白”古玉受沁情况的研究》,《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35]干福熹:《中国古代玉器和玉石科技考古研究的几点看法》,《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年S1期。
    [36]巫新华:《解析帕米尔新出土的蚀花红玉髓珠》,《文物天地》2018年第1期。
    [37]光辉(sheen):指宝石内部的反射所产生的反射光,又称“内反射光”(而“光泽”主要是宝石表面的反光)。它起因于宝石内部的解理面、裂面、双晶面、包裹体等对入射光的反射。见张庆麟编:《珠宝玉石识别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46页。
    [38]邓淑蘋、沈建东:《中国史前玉雕工艺解析》,《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四编》,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第1047页。
    [39]徐琳:《中国古代治玉工艺》,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第66页。
    [40]汤惠生:《藏族饰珠“GZI”考略》,《中国藏学》1995年第2期。
    [41]﹝意﹞G·杜齐著,向红笳译:《西藏考古》,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页。
    [42]芮传明、余太山:《中西纹饰比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4页。
    [43]拜火教,在西方又称“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中国后称为“祆教”“火祆教”“拜火教”等。拜火教徒崇奉“火”和“光明”,信徒主要通过专门的仪式礼拜“圣火”“太阳”“月亮”“星星”等一切能发光的物什。
    [44]汤惠生:《藏族饰珠“GZI”考略》,《中国藏学》1995年第2期。
    [45]巫白慧:《吠陀经和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38页。
    [46]巫新华:《新疆吉尔赞喀勒墓群蕴含的琐罗亚斯德教文化元素探析》,《西域研究》2018年第2期。
    [47]﹝法﹞雷奈·格鲁塞著,常任侠、袁音译:《东方的文明》上册,中华书局,1999年,第87页。
    [48]有关详细论述请参见巫新华《试论巴尔萨姆枝的拜火教文化意涵--从新疆吉尔赞喀勒墓群的出土文物谈起》,《世界宗教文化》2017年第4期;《新疆吉尔赞喀勒墓群蕴含的琐罗亚斯德教文化元素探析》,《西域研究》2018年第2期;《新疆与中亚承兽青铜祭盘的琐罗亚斯德教文化意涵--从帕米尔高原吉尔赞喀勒墓群考古发现圣火坛中卵石数目谈起》,《新疆艺术》2017年第3期;《塔吉克斯坦博物馆藏“神官小像”文化探新》,《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6期。
    [49]巫新华:《论天珠的艺术与宗教文化意涵--从帕米尔吉尔赞喀勒墓群出土天珠谈起》,《新疆艺术》汉文版2017年第2期。
    [50]James George Frazer.The Golden Bough: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Seattle:Publishingonline,2001,p.77,107.
    [51]R.Ghirshman.Iran.London:Penguin Books Ltd,1954,p.314-318;E.Yarshater.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 3.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p.866-908.
    [52]张云:《上古西藏与波斯文明》,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325、32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