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与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触发机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ural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nd the Trigger Mechanism of Re-Reform and Opening up
  • 作者:高帆
  • 英文作者:Gao Fan;School of Economics, Fudan University;
  • 关键词:改革开放再出发 ; 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 触发机制 ; 要素市场化
  • 英文关键词:re-reform and opening up;;rural economic system reform;;trigger mechanism;;factor liberalization
  • 中文刊名:FDDX
  • 英文刊名: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25
  • 出版单位: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61;No.303
  •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新型城乡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06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7AJL010)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FDDX201904017
  • 页数:11
  • CN:04
  • ISSN:31-1142/C
  • 分类号:154-164
摘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需要立足于不同领域或部门的差异特征,通过选择适当的触发机制以推动不同时期的整体改革开放战略。1978年我国以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切入点,触发或驱动了整体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现阶段我国经济体系面临着一系列的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在性质上具有"表象在非农领域,根源在农村部门"的特征。我国实现改革开放再出发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立足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关系演变的特征事实,以率先推动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为切入点来获取新的动力源泉,通过农村变革这个触发机制驱动新一轮的整体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市场化进程,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和城乡基本公共产品均等化配置是现阶段我国率先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主要内容。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China needs to adva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different periods by selecting appropriate trigger mechanism based on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ectors. In 1978, the implementation of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rural areas triggered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and the opening up. At present, China's economic system is exposed to a series of structural problem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cted in the non-agricultural sector but rooted in the rural sector." Deepen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achieving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require China to drive a new round of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utilizing the rural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s a trigger mechanism based on the binary urban-rural structure and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evolution. The main content of China's rural economic system reform is to accelerate the marketization of rural land, labor, capital and other factors,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industries and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good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引文
① 刘伟、蔡志洲:《如何看待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管理世界》2018年第9期。
    (1)蔡昉:《中国改革成功经验的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2)蔡昉:《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制度经济学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3)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4)程名望、贾晓佳、俞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978—2015):模型与实证》,《管理世界》2018年第10期。
    (5)萧冬连:《中国农村改革是如何率先突破的》,《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8期。
    (6)张健华、王鹏:《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分省份资本折旧率的再估计》,《管理世界》2012年第10期。
    (7)刘元春:《新时期中国经济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框架》,《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年第1期。
    (8)张全红:《中国低消费率问题探究——1992—2005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财贸经济》2009年第10期。
    (9)张成思、张步昙:《再论金融与实体经济:经济金融化视角》,《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6期。
    (10)王国刚:《金融脱实向虚的内在机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7期。
    (11)常兴华、李伟:《中国宏观收入分配格局再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8年第5期。
    (12)高帆:《从割裂到融合: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政治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
    (13)洪银兴:《以三农现代化补“四化”同步的短板》,《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2期。
    (14)马晓河、刘振中、钟钰:《农村改革40年: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事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15)王小鲁、樊纲、余静文:《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16)吕炜、许宏伟:《土地财政、城市偏向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财贸经济》2015年第6期。
    (17)孙婧芳:《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歧视的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7期。
    (18)温铁军:《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1949—2009》,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年。
    (19)刘守英、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管理世界》2018年第10期。
    (20)钟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演化与走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21)高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民分化及其引申含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22)韩朝华:《个体农户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理论述评》,《经济研究》2017年第7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