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裁判情法冲突的司法衡量——以于欢案为切入点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邵雅靖
  • 关键词:情法冲突 ; 法律至上 ; 情法交融 ; 司法衡量
  • 中文刊名:LGL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Administrative Cadre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7-15
  • 出版单位: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年:2018
  • 期:No.133
  • 语种:中文;
  • 页:LGLX201804015
  • 页数:4
  • CN:04
  • ISSN:23-1457/D
  • 分类号:56-59
摘要
于欢"刺死辱母者"一案引起社会各界舆论轰动,凸显出人情伦理与司法裁判的强烈冲突。当前刑事裁判情法冲突层出不穷,反映了冲突衡量机制仍有欠缺。针对于此,有学者提出法律至上主义衡量模式,主张依靠法律自身修复与完善解决现实矛盾,但对情法冲突的缓解效果并不理想。与此相对,情法交融衡量模式主张刑事裁判要做到依法裁定与情法兼备,相较法律至上主义模式更具合理性。该模式顺应了理论与现实要求,弥补了技术型司法不足,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在当前刑事裁判中合理设置情法交融具体执行方式,依法裁量同时兼顾道德评价,灵活把握自由裁量权,追求实质正义,能够有效缓解案件引发的社会矛盾,推进刑事领域的法治进程。
        
引文
[1]人民网评.客观理性看待“辱母杀人”案[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7/0327/c1003-29171394.html,2018-02-05.
    [2][美]约翰·亨利·梅里曼.大陆法系[M].顾培东,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3.
    [3]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08.
    [4][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423.
    [5]梁志平.“辱母”难题: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情—法关系[J].中国法学评论,2017,(4).
    [6][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81.
    [7]Oliver Wendell Holms.the Path of the Law[M].10Harv.L.Rev.1897:458.
    [8][以]巴拉克.民主国家的法官[M].毕洪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55.
    [9][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09.
    [10]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的中国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07.
    [11]王国龙.从难办案件透视当下中国司法权的运行逻辑[J].法学,2013,(7).
    [12]崔鹏,王晓琼.情理与法律冲突时的利益衡量[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13]方乐.司法知识及其形态变迁的社会逻辑——从“难办案件”的处理切入[J].法律科学,2011,(2).
    [14]公丕祥.概念与机制:司法公信的价值分析[J].法律适用,2012,(11).
    [15]龙宗智.影响司法公正及司法公信力的现实因素及其对策[J].当代法学,2015,(3).
    [16]秦策,夏锦文.司法的道德性与法律方法[J].法学研究,2011,(4).
    [17]宋鱼水.论法官的选择——谈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体会[J].法学家,2008,(3).
    [18][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8.
    [19]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40.
    [20]江必新.严格依法办事:经由形式正义的实质法治观[J].法学研究,2013,(6).
    [21]郑祥福,徐正铨.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实质正义诉求[J].浙江社会科学,2014,(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