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话语与性别政治——《黑暗的心》与《瓦解》中人物形象的对比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olonial Discourse And Gender Politics:Comparative Study of Characters in Heart of Darkness and Things Fall Apart
  • 作者:李明明
  • 英文作者:Li Mingming;
  • 关键词:《黑暗的心》 ; 《瓦解》 ; 对比
  • 中文刊名:PYD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 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新乡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36;No.195
  • 基金:曲阜师范大学2017年度国(境)内外访学资助项目
  • 语种:中文;
  • 页:PYDX201905010
  • 页数:5
  • CN:05
  • ISSN:41-1430/Z
  • 分类号:40-44
摘要
运用平行比较法,将《黑暗的心》与《瓦解》置于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中,将文本中呈现的三类人物形象——黑人形象、白人形象和女性形象进行对比和分析,最终得出两部小说的异同:相同点是,两部小说都内化了男权社会中的性别政治,对女性进行了贬抑和他者化。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康拉德将黑人形象动物化、妖魔化,体现了其潜在的种族主义意识,而阿契贝却实现了对黑人野蛮形象的解构;第二,对于白人,康拉德更注重反思库尔茨身上所承载的殖民罪恶和人性黑暗,而阿契贝则重点揭示白人如何将黑人部落分崩离析,以及黑人帮凶对白人殖民政策的推波助澜。
        
引文
[1]钦努阿·阿契贝.非洲的一种印象:论康拉德《黑暗的心》中的种族主义[G]//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NWOSU M. The river, the earth, and the spirit world:Joseph Conrad, Chinua Achebe, Ben Okri, and the novel in Africa[J]. Matatu-journal for African culture and society, 2008(1):93-109.
    [3] LAWTOO N. A picture of Africa:frenzy, counternarrative[J]. Mimesis modern fiction studies, 2013(1):26-40.
    [4] NJENG E. Conrad, and the postcolonial strain[J].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2008(1):3-11.
    [5]赵海平.康拉德《黑暗的中心》与种族主义之争[J].外国文学评论,2003(1):74-80.
    [6]姚峰.阿契贝的《瓦解》与小民族文学的游牧政治[J].当代外国文学,2013(4):105-114.
    [7]陈榕.凝视[G]//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第1卷.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349.
    [8]康拉德.黑暗的心[M].黄雨石,熊蕾,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9]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223.
    [10]阿契贝.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M].高宗禹,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
    [11]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55.
    (1)《瓦解》又被译为《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因为《瓦解》接受度更高,所以本文以《瓦解》作为Things Fal Apart的译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