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情理法的冲突与调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onflicts and adjustment in the social governance of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 作者:杨军
  • 英文作者:YANG Jun;Administrative law school,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 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 ; 社会治理 ; 情理法 ; 冲突 ; 调适 ; 法治化
  • 英文关键词: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social governance;;sympathy-reason-law;;conflict;;adjustment;;rule of law
  • 中文刊名:YNZ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Minz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机构: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日期:2018-05-15
  • 出版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35;No.178
  • 基金: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一般项目“广西民族区域自治60年历史经验研究”(2017-GMB-007);;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17FMZ023);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跨境旅游视角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17FMZ029)阶段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YNZZ201803019
  • 页数:8
  • CN:03
  • ISSN:53-1191/C
  • 分类号:129-136
摘要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具有特殊性,地理环境恶劣、特色的民族治理环境、复杂的民族价值观,造就了该区域传统社会治理中"情理法"的逻辑顺序和国家社会治理"法理情"的逻辑顺序有别,情理法存在冲突。这与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关,执法力量薄弱,执法盲点存在;民族干部比例失调,少数民族干部比例偏小;宗教信仰多元,宗教矛盾突出;村两委力量不均,政府公信力不够;调解机制不健全,法理情冲突时有发生。因此,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情理法要合理调适,一是法治调适:加大普法力度,增强执法力量;二是队伍调适:均衡干部比例,借助乡贤治理;三是信仰调适:引导宗教团体,共建社会和谐;四是基层调适:优化村两委,提升公信力;五是机制调适:健全调解机制,规范法理情。通过对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情理法冲突的合理调适保障西北民族地区和谐稳定,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Social governance in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has its particularity,whose harsh geographical features,special ethnic governance environment and complex ethnic values have created a logical order of"sympathy-reason-law"in the local social governance,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logical order of "law-reason-sympathy"in the national social governance. The conflicts among the three factors in this order are related to the following problems in the social governance of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weak law enforcement,blind spots in the law enforcement,a small ratio of ethnic minority cadres,religious pluralism and conflicts,poor administration of the village commission,poor credibility of the local government,inefficient mediating mechanism,legal conflicts related to "law-reason-sympathy". The solutions include the following: more legal education and law enforcement forces,a better proportion of the ethnic minority cadres with the help of good village governance,correct religious guidance for a harmonious society,improvement of the village commission and governance with more public trust,and better mechanism for governance and mediation. The solution to the "sympathy-reason-law"conflicts will stabilize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and help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for all.
引文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10-18)[2017-10-30].http://www.sohu.com/a/198676567_407270.
    (2)宋玲:《商鞅“法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比较法研究》2015年第1期。
    (3)窦竹君:《连坐: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制度基础---关于连坐与社会治理的思考》,《河北法学》2010年第6期。
    (1)农淑英:《乡村传统文化现实境遇与发展机会---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人民论坛》2015年第8期。
    (2)刘柳:《基于“惯习”运作的治理法治化》,《法商研究》2017年第3期。
    (3)高其才:《作为当代中国正式法律渊源的习惯法》,《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4)周晓涛:《西北少数民族法制建设中习惯法因素的整合》,《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5)付建军、张春满:《从悬浮到协商:我国地方社会治理创新的模式转型》,《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第1期。
    (6)章政、闵瑛美、王大树:《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与居民信用管理》,《新视野》2015年第6期。
    (7)李振、鲍宗豪:《“云治理”: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8)龚战梅、李志远:《寻求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多元共识”》,《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9)羌洲:《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探析---基于社会风险的测度》,《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
    (10)陈莉:《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探析》,《民族论坛》2016年第6期。
    (11)贺金瑞:《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基层社会自治体系及其现代治理启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1)杨军:《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2)杨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1)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页。
    (1)胡美术、黄建荣:《情理与规法: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民间智慧运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2)吕蕾莉、刘书明:《西北民族地区村庄权力结构下的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能力研究---对甘青宁三省民族村的考察》,《政治学研究》2017年第3期。
    (1)龙大轩:《法治在民间的困惑:对羌族习惯法的考察》,《现代法学》2001年第5期。
    (1)吴云贵:《再谈国法与教法教规》,《科学与无神论》2017年第2期。
    (2)杜晓勤:《“草原丝绸之路”兴盛的历史过程考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1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