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理论的历史性生成——以谢赫、张彦远、郭若虚为中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吴旦旦
  • 关键词:气韵 ; 谢赫 ; 张彦远 ; 郭若虚 ; 历史性生成
  • 中文刊名:MSDZ
  • 英文刊名:Beauty & Times
  • 机构:贵州大学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美与时代(中)
  • 年:2019
  • 期:No.785
  • 语种:中文;
  • 页:MSDZ201902008
  • 页数:3
  • CN:02
  • ISSN:41-1061/B
  • 分类号:23-25
摘要
"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六法"的首要命题,也是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千百年来在艺术创作和品评欣赏等方面影响深远。然而"气韵"理论的形成和完善,有着相当深厚的历史条件,在谢赫明确提出"气韵"概念后,经过艺术家、思想家,尤其经过张彦远、郭若虚等人分别从客体和主体层面的推进和拓展,"气韵"这一概念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了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气韵"理论。因此"气韵"思想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历史性命题。辨析"气韵"思想的历史性生成特征,有助于理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气韵"概念的具体内涵,亦有助于理解"气韵"理论的整体意义。
        
引文
[1]陈师曾.中国绘画史[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
    [2]李自修注译.世说新语今注今译[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3]刘纲纪.刘纲纪文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4]于安澜.画品丛书:第一册[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4.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6]于安澜.画史丛书:第一册[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4.
    [7]于安澜.画论丛刊:第一册[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4.
    [8]刘勰.文心雕龙注[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9]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