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对敦煌文化的贡献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杨富学
  • 关键词:裕固族 ; 回鹘 ; 蒙古 ; 西夏
  • 中文刊名:HXX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xi University
  • 机构: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7-08-25
  • 出版单位:河西学院学报
  • 年:2017
  • 期:v.33;No.123
  • 语种:中文;
  • 页:HXXY201704001
  • 页数:14
  • CN:04
  • ISSN:62-1171/G4
  • 分类号:7-20
摘要
裕固族主要由河西回鹘与河西蒙古联合构成,其形成地并非学术界常言的吐鲁番,而应为敦煌和瓜州。从9世纪中叶开始,裕固族回鹘裔先民即活动于敦煌一带,13世纪下半叶,蒙古裔入居河西,与回鹘裔水乳交融,逐步发展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民族共同体,至明初"黄番"一词的出现,标志着这个民族已经初步形成。敦煌发现的裕固族古文献数量众多,既有回鹘文,也有蒙古文、八思巴文,这些文献既是裕固族对敦煌文化的重要贡献,也是裕固族至今尚存的最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引文
(1)才让丹珍:《裕固族风俗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46页。
    (2)杨富学:《裕固族东迁地西至哈至为沙州瓜州辩》,《河西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第1~10页。另请参见胡小鹏:《试揭“尧呼儿来自西至哈至”之谜》,《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第68~73页;胡小鹏:《元明敦煌与裕固族的历史关系》,《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第118~131页。
    (3)耿世民:《试论维吾尔古典诗歌中的韵律和形式》,《少数民族诗歌格律》,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90~491页;满都呼:《蒙古族诗歌格律》,《少数民族诗歌格律》,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23~435页;杨富学、阿不都外力·克热木:《回鹘文摩尼教诗歌及其审美特征》,《新疆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72~76页;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回鹘文诗体注疏和新发现敦煌本韵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5页。
    (4)С.Е.Малов,Язык Желтых Уйгуров.Тексты и переводы,Москва1967,No.163-202,стр.172-207.
    (5)杜亚雄:《裕固族西部民歌研究》,《甘肃民族研究》1981年创刊号,第88页;陈宗振、雷选春:《裕固族民歌的格律》,《少数民族诗歌格律》,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80页。
    (6)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文化研究室编:《裕固族民间文学作品集》(一),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3年,第391~392页。
    (7)《裕固族简史》编写组:《裕固族简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5~46页。
    (8)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50~458页。
    (9)《元史》卷35《文帝纪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788页。
    (10)《元史》卷38《顺帝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827页。
    (11)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通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12)[明]李应魁著,高启安、邰惠莉点校:《肃镇华夷志校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1页。
    (13)《明史》卷330《西域传二·安定卫》,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50页。
    (14)张志纯校点:《创修临泽县志》卷3《民族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18页。
    (15)С.Е.Малов,Язык Желтых Уйгуров.Тексты и переводы,Москва1967,No.206,стр.211.
    (16)杨富学、张海娟、安玉军:《从蒙古豳王到裕固族大头目》,《河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第11~21页。
    (17)[清]黄文炜修,吴生贵等校注:《重修肃州新志校注·肃州》,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09页。
    (18)杨富学:《再论沙州回鹘国的成立》,樊锦诗、荣新江、林世田主编:《敦煌文献、考古、艺术综合研究--纪念向达教授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65~385页。
    (19)松井太:《敦煌诸石窟のウイグル语题记铭文に关する劄记》(二),《人文社会论丛·人文科学编》第32号,2014年,第28~29页。
    (20)森安孝夫:《2006年度内モンゴル宁夏陕西甘肃调查行动记录》,森安孝夫编:《ソゲドからウイゲルハ》,东京:汲古书院,2011年,第521页。
    (21)贾应逸、侯世新:《莫高窟第409窟与高昌回鹘供养人像比较研究》,《敦煌壁画艺术继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515~516页。
    (22)森安孝夫:《ウイゲルと敦煌》,山口瑞凤编:《讲座敦煌2敦煌の历史》,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年,第331~338页;森安孝夫:《敦煌と西ウイゲル王国》,《东方学》第74号,1987年,第58~74页;Moriyasu,Takao,The Shachou Uighurs and the West Uighur Kingdom,Acta Asiatica vol.78,2000,pp.28-48.
    (23)《元史》卷11《世祖纪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22页。
    (24)安部健夫:《西ウィグル國史の研究》,京都:汇文堂书店,1955年,第120页;L.V.Clark,Introduction to the Uyghur Civil Documents of East Turkestan,13th-14th cc,Bloomington,1975,p.16;田卫疆:《高昌回鹘史稿》。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2~104页
    (25)杨富学、张海娟:《蒙古豳王家族与元代西北边防》,《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第2期,第25页。
    (26)《裕固族简史》编写组:《裕固族简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4~47页;高自厚:《撒里畏吾尔东迁和裕固族的形成》,《西北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第106~120页;高启安:《明代哈密卫东迁与裕固族的形成》,《[甘肃]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第99~102页。
    (27)杨富学、牛汝极:《沙州回鹘及其文献》,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40~45页。
    (28)杨富学:《敦煌回鹘文化遗产及其重要价值》,《新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82~86页;Abuduishid Yakup,On the Newly Unearthed Uighur Buddhist Texts from the Northern Grottoes of Dunhuang,Sven Bretfeld-Jens Wilkens(eds.),Indien und Zentralasien.Sprach-und Kulturkontakt,Wiesbaden:Harrassowitz Verlag,2003,pp.259-276;张铁山:《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文献及其学术价值》,罗丰主编:《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宗教与历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94~302页。
    (29)В.В.Радлов-С.Е.Малов,Suvarnaprabhāsa.СутразолотогоБлеска,Текстьуйгурскойредакши(=Bibliotheca Buddhica XVII),Delhi 1992,стр.343-344;C.Kaya,Uygurca Altun Yaruk Giri?,Metin ve Dizin.Ankara,1994,S.207.
    (30)éd.Chavannes-P.Pelliot,Un traite manicheen retrouve en Chine,Journal Asiatique,1913 mar.-avr.,p.304;[法]沙畹、伯希和著,冯承钧摘译:《摩尼教流行中国考》,《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八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80页。
    (31)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210页。
    (32)萨仁高娃、杨富学:《敦煌本回鹘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研究》,《敦煌研究》2010年第1期,第117~124页。
    (33)耿世民、张宝玺:《元回鹘文〈重修文殊寺碑〉初释》,《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第253~263页。
    (34)耿世民:《回鹘文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研究》,《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第515~529页;Geng Simin-J.Hamilton,L’Inscription ou?goure de la stèle commémrorative des Iduq Qut de Qo?o,Turcica 13,1981,pp.10-54;卡哈尔·巴拉提、刘迎胜:《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回鹘文碑文之校勘与研究》,《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8期,1984年,第57~106页。
    (35)J.Hamilton-Niu Ruji,Inscriptions ou?goures des grottes bouddhiques de Yulin,Journal Asiatique 286,1998,pp.134-139;哈密顿、杨富学、牛汝极:《榆林窟回鹘文题记译释》,《敦煌研究》1998年第2期,第42~44页;Dai Matsui,Revising the Uigur Inscriptions of the Yulin Caves,Studies on the Inner Asian Languages XXIII,The Society of Central Eurasian Studies,2008,pp.22-25.
    (36)史金波、白滨:《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考释》,《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第68~80页;耿世民:《回鹘文〈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译释》,阎文儒、陈玉龙编:《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40~454页。
    (37)杨富学:《河西多体文字合璧六字真言私臆》,《中国藏学》2012年第3期,第89~93页。
    (38)彭金章、王建军:《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2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345页。
    (39)Dai Matsui,A Mongolian Decree from the Chaghataid Khanate Discovered at Dunhuang,Peter Zieme(ed.),Aspects of Research into Central Asian Buddhism:In Memoriam Kōgi Kudara,Turnhout,2008,p.160;松井太,“東西チャガタイ系諸王家とウイグル人チベット仏教徒--敦煌新発現モンゴル語文書の再検討から--”,《內陸アジア史研究》第23號,2008年,第26~27页;敖特根:《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献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59~91页。
    (40)敖特根:《莫高窟北区出土〈阿剌忒纳失里令旨〉残片》,《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3期,第34页;敖特根:《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献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102页。
    (41)敖特根:《莫高窟北区出土〈阿剌忒纳失里令旨〉残片》,《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3期,第30页;敖特根:《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献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95页;郭晓航:《元豫王阿剌忒纳失里考述》,《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第178页。
    (42)《元史》卷29《泰定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649页。
    (43)《元史》卷34《文宗纪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757页。
    (44)郭晓航:《元豫王阿剌忒纳失里考述》,《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第178页。
    (45)杉山正明,“豳王チュベィとその系譜--元明史料と『ムィッズル-ァンサーブ』の比較を通じて--”,《史林》第65卷第l号,1982年,第19页;杉山正明:《モンゴル帝国と大元ウルヌ》,京都: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4年,第260页。
    (46)敖特根:《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献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11~13页。
    (47)敦煌现存的回鹘式蒙古文题记,据调查,有50处28条(其中六字真言最多,有23处,合并为1条),见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蒙文系:《敦煌石窟回鹘蒙文题记考察报告》,《敦煌研究》1990年第4期,第3页。然伯希和记录的少数民族文字为227处,其中86处为回鹘式蒙古文。见萨仁高娃:《伯希和洞窟笔记所见少数民族文字题记》,《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75页。
    (48)原题记虽无“肃州”字样,但作为香客的豳王卜烟帖木儿(Buyan T?mür)驻肃州,故径列。
    (49)原题记虽无“沙州”字样,但题壁者西宁王(?i Ning Ong)驻沙州,故径列。
    (50)第18号题记虽未署明日期,但西宁王存在于1330~1372年之间,时代也是明确的。
    (51)[民国]屠寄:《蒙兀儿史记》卷42《出伯传》,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第337页。
    (52)《元史》卷20《成宗纪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43页。
    (53)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蒙文系:《敦煌石窟回鹘蒙文题记考察报告》,《敦煌研究》1990年第4期,第8页。
    (54)《元史》卷16《世祖纪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33页。
    (55)《元史》卷16《世祖纪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33页。
    (56)J.Hamilton-Niu Ruji,Inscriptions ou?goures des grottes bouddhiques de Yulin,Journal Asiatique 286,1998,p.147;哈密顿、杨富学、牛汝极:《榆林窟回鹘文题记译释》,《敦煌研究》1998年第2期,第46~47页。
    (57)伊斯拉非尔?玉苏甫、张宝玺:《文殊山万佛洞回鹘文题记》,吐鲁番学研究院编:《语言背后的历史--西域古典语言学高峰论坛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94~106页;杨富学:《酒泉文殊山:回鹘佛教文化的最后一方净土》,《河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5页。
    (58)杨富学:《裕固族与晚期敦煌石窟》,《敦煌研究》2017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