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产权全面赔偿数额之确定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iscussion on Determination of the Total Compensation Amou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 作者:杨方程
  • 英文作者:Yang Fangcheng;Guizhou High People's Court;
  • 关键词:知识产权侵权 ; 全面赔偿 ; 权利人损失 ; 侵权人获利 ; 合理许可费倍数
  • 英文关键词: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nfringement;;Comprehensive Compensation;;Losses of Rights Holders;;Profits of Infringers;;Reasonable Number of License Fees
  • 中文刊名:HBGA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
  • 机构: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 出版日期:2018-05-15
  • 出版单位: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 年:2018
  • 期:v.31;No.186
  • 语种:中文;
  • 页:HBGA201803009
  • 页数:8
  • CN:03
  • ISSN:42-1743/D
  • 分类号:70-77
摘要
全面赔偿原则下的"权利人损失""侵权人获利"和"合理许可费倍数"是知识产权法律规定的赔偿数额确定方法,但存在可操作性不强、具有顺序限制、举证困难突出、未考虑主观过错等缺陷。应明确赔偿数额的确定基准,赋予权利人赔偿数额确定方法适用的选择权,明确过错在赔偿数额确定中的地位,切实发挥全面赔偿原则的功效。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compensation principles of the "losses of rights holders", "profits of infringers" and "reasonable number of license fees" which are the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prescribed by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s, but there are many defects such as the maneuverability is not strong, the sequence restriction, the difficulty in providing evidence, the subjective fault is not considered and so on. We should make clear the benchmarks for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the rights of appropriate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should be granted to the rights holders, further clarify the position of behavior fault is useful in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and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comprehensive compensation principles.
引文
[1]和育东.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制度:变迁、比较与借鉴[J].知识产权,2009(5):9.
    [2]王迁,谈天,朱翔.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与反思[J].知识产权,2016(5):35.
    [3]纪宏,张毓华.诉权是现代法治社会第一制度性权利[J].法学杂志,2002(4):3.
    [4]吴汉东.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认定:司法裁判原则与方法[A].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文集[C].2014:16.
    [5]吴汉东.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的过错责任推定与赔偿数额认定——以举证责任规则为视角[J].法学评论,2014(5):129.
    [6]李锡鹤.论过错是民事责任之唯一根据[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4):44.
    [7]中国法制出版社.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222.
    (1)三部主要知识产权法律指《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
    (2)知识产权三大赔偿原则指全面赔偿原则、法定赔偿原则和惩罚性赔偿原则。
    (1)参见《著作权法》(2010年)第49条。
    (2)参见《专利法》(2008年)第65条、《商标法》(2013年)第63条。
    (3)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08]民三终字第8号民事判决书。
    (1)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14]民提字第44号民事判决书。
    (2)对于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因法律未明确可否适用“合理许可费倍数”作为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故法院一般不会将“合理许可费倍数”作为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依据。参见《著作权法》(2010年)第49条、《专利法》(2008年)第65条、《商标法》(2013年)第63条。
    (1)例如,在如下情况下,这种预定的损害赔偿数额确定计算顺序就有可能导致知识产权人遭受重大损失:小说作者A创作了一部名为“八面威风”的小说。该小说在网络上公开发表,但观者寥寥。某影视公司B在未经作者同意的情况下将该部小说改编为同名电影。电影播出后一炮走红,票房收入数亿。作者A得知后,将影视公司B告到法院,要求影视公司B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计算作者A的损害赔偿数额时,如果选择以“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为计算方法,影视公司B所支付的赔偿数额相对较低,这是因为从该小说在网络上的受关注度看,该小说的影响力及市场价值较低。但如果选择以“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为计算方法,则影视公司B所支付的损害赔偿数额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影视公司B所获得的票房收入减去合理开支后,其他的都应该作为获利返还给作者A。在此案中,不同的确定方法所得出的赔偿数额存在较大差异。依据“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这一计算方法所得出的损害赔偿数额对知识产权人较为有利。
    (1)参见《专利法》(2008年)第60条、第65条,《专利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第60条、第65条。
    (2)参见《商标法》(2013年)第57条、第63条。
    (1)参见《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76条第1款。
    (2)对于将“合理许可费倍数”作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基本方法的合理性,下文将进行详细论述,此处不赘述。
    (3)“知识产权人自行选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计算方法体现出民事立法对意思自治原则的坚持和尊重”这一观点前文已详细论述,此处不赘述。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侵犯商标专用权如何计算损失赔偿额和侵权期间问题的批复》(法(经)复[1985]53号,现已废除)指出:“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被侵权人可以按其所受的实际损失额请求赔偿,也可以请求将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利润(指除成本外的所有利润)作为赔偿额。对于以上两种计算方法,被侵权人有选择权。”
    (1)参见《专利法》(2008年)第70条。
    (2)参见《商标法》(2013年)第64条。
    (3)参见《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74条第4款。
    (4)参见《专利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第65条第3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