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格尔对康德道德哲学所做的“空洞的形式主义”的批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Hegel's Criticism of Kant's "Hollow Formalism"
  • 作者:段喜乐
  • 英文作者:Duan Xile;
  • 关键词:康德 ; 黑格尔 ; 空洞的形式主义 ; 规定性
  • 中文刊名:GXZ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 机构:中山大学哲学系;
  • 出版日期:2019-05-10
  • 出版单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1;No.204
  • 语种:中文;
  • 页:GXZD201903006
  • 页数:7
  • CN:03
  • ISSN:45-1070/C
  • 分类号:38-44
摘要
黑格尔将康德的道德哲学批评为"空洞的形式主义",这种批评从其早期的宗教学著作到晚期始终不曾改变。从黑格尔的思想轨迹出发,梳理"空洞的形式主义"之萌芽、明确表达和详述,并在其《法哲学原理》中的经典表述之基础上厘清其内涵,最终从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义务""形式主义"以及"规定性"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回应,得出"空洞的形式主义"这场争论更多是在于康德与黑格尔基本哲学立场以及哲学诉求的差异。
        
引文
[1]李明辉.独白的伦理学抑或对话的伦理学——论哈贝马斯对康德伦理学的重建[M]//儒学与现代意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2]伍德.黑格尔的伦理思想[M].黄涛,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3]朱学平.古典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青年黑格尔思想的形成与演进[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4]查尔斯·泰勒.黑格尔[M].张国清,朱进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69.
    [5]宋祖良.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页。
    [6]赖贤宗.实践与诠释——费希特、黑格尔与诠释学论康德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黑格尔.基督教精神及命运[M]//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集.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8]库诺·菲舍尔.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M].张世英,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90.
    [9]黑格尔.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M].宋祖良,程志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61.
    [10]黑格尔.论自然法的科学的探讨方式·续[M].程志民,译.哲学译丛,1997(3).
    [11]约翰·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M].张国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450.
    [1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57.
    [13]阿利森.康德的自由理论[M].陈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276.
    [14]康德.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M].李明辉,译.台北:联经出版社,1990.
    [15]康德.论俗语:这在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但不适用于实践[M]//李秋零.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81.
    [16]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7]冯川.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道德哲学研究——伦理精神的辩证发展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05.
    [18]邓安庆.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构成——以康德的相关著作为核心梳理其伦理体系的构成要件[M]//林宏星,林晖.复旦哲学评论(第2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155.
    [19]邓安庆.论康德对道德形而上学的创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114.
    [20]Ping-cheung Lo(罗秉样),“A Critical Reevaluation of the Alleged ‘Empty Formalism’ of Kantian Ethics”, in:Ethics, 91/2(1981), p. 187.
    [21]张志伟.康德的道德世界观[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5:134.
    [22]帕齐克.当前道德哲学讨论中的定言命令[M]//康德.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李明辉,译.台北:联经出版社,1990:1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