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古汉语“风词族”——前上古音双唇“鼻-塞”型复声母及清鼻音声母的构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Word Family of “feng” in Archaic Chinese with Additional on Constructions of ~(**)mb-type Compound Initials and Voiceless Nasalized Initial ~(**)m-in Proto-Chinese
  • 作者:李玉
  • 英文作者:LI Yu;Chin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关键词:同源词 ; 词族 ; 语根 ; 语核 ; 语源义 ; 音韵学 ; 汉藏语
  • 英文关键词:cognate;;word family;;root;;root's nucleus;;prime meaning;;Sino-Tibetan
  • 中文刊名:LYS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ongyan University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2-25
  • 出版单位:龙岩学院学报
  • 年:2018
  • 期:v.36;No.165
  • 语种:中文;
  • 页:LYSX201806008
  • 页数:7
  • CN:06
  • ISSN:35-1286/G4
  • 分类号:48-54
摘要
在上古典籍及古代训诂为材料的基础上,着重用王力《同源字典》未注意到的含"急速"义的唇音同源字主要用音系法系联出上古汉语"风词族"。并由此推求出该词族的"语核"为前上古音双唇"鼻-塞"型复声母**mb-。同时还进行汉藏语同源词历史比较研究,对文中构拟的**mb-型复声母及清鼻音声母**m。-予以验证。
        Based on the materials from the archaic classics and ancient teachings, and using the phonological method mainly,this paper tries to construct the word family of"feng"( 'rapidity') in Chinese with paronyms rarely listed in the Dictionary of Paronyms by Wang Li. It also argues that the root's nucleus of the family is the compound initials**mb-in the Proto-Chinese. The paper also studies on the Sino-Tibetan comparisons and then supports the constructions of the**mb-type compound initials and the voiceless nasalized initial consonant**m.-in the Proto-and Archaic Chinese by using the comparative-historical method on the reflexes of the modern Chinese "min "( Fujian) dialect and the same or similar forms of initials in the cognates of related languages.
引文
[1]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695.
    [2]周法高.新编上古音韵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79.
    [3]陆志伟.古音说略[M]//陆志伟语言学著作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255.
    [4]严学宭.尉迟治平.汉语“鼻-塞”复辅音声母的模式及其流变[G]//音韵学研究(1).北京:中华书局,1986.
    [5]李玉.平南闽南话的音韵特征及其声母的古音痕迹[J].语言研究. 1990(1).
    [6]阮元.经籍籑诂[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2:1-1027.
    [7]阮元.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2784.
    [8]张永言.关于词的“内部形式”[G]//语文学论集(增补本).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164-176.
    [9]郑张尚芳.汉语的同源异形词和异源共形词[J]//汉语词源研究.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21-32.
    [10]郑张尚芳.上古音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1]白保罗.汉藏语言概论[M].乐赛月,罗美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
    [12]李玉.略论汉语“黑”词族—兼论原始汉语清鼻音声母**m。-的构拟[J].语言研究,2015(1):17.
    [13]李玉.汉语“青”词族研究—兼论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与原始汉语**st-型复声母的构拟[J].语言研究,2017(3):87.
    [14]张琨.汉语音韵史论文集[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66-73.
    [15]李玉.秦汉简牍帛书音韵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116.
    [16]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01-102.
    [17]李玉.广西桂平市思界闽南话记略[J]//汉语史研究集刊.成都:1989(1):163-174.
    [18]侯精一,温端正.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17.
    [19]周祖谟.字族[Z]//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522.
    [20]周祖谟.词族[Z]//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43.
    [21]李玉.广西平南闽南话的语音系统及同音字汇[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99(2):54-63.
    [22]黄良荣,孙宏开.汉嘉戎词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696.
    (1)按,“前上古音”即“‘原始汉语’的‘语音’”。详见参考文献张琨[14]66-73、李玉[15]116。关于“语根”“语核”“义根”“字根”“语源义”“根词”等术语的含义和作用,详见参考文献李玉[12]17[13]87。
    (2)为了排印的方便,下文的双唇清鼻音声母在双唇鼻音声母m之前加字母h来表示。如:hm=m。
    (3)李玉(参考文献[15]104)认为:“‘风、凤、枫’等字在战国时期的韵尾已由-m变为-。”王力(参考文献[16]101-102)也说:“‘风’字所在的‘冬-’部在西汉早期就形成了。”需要说明的是:“风”在上古音早、中期其韵尾为-,这是从用汉字记载的文献---主要是诗韵或出土文献的通假字、异文等材料得出的结论。而在没有文献记载的原始汉语(前上古音)里,从语源学的角度看,“风”一词的韵尾为-是有可能的,只是没有文字记载而已。“风”的韵尾在绝大多数现代汉语方言为-,这也是有力的佐证。
    (4)在现代汉语广西闽南话里,双唇“鼻-塞”复辅音声母“mb-”就是与m-、p-、ph-并存的一个声母,该声母出现在帮组诸母,尤其是“明”母。详见参考文献李玉[5]23-31、李玉[17]54-63。部分现代晋语里,“明”母字的声母也读为“鼻-塞”复辅音“mb-”。侯精一、温端正:“鼻音声母大多带有同部位浊塞音成分。如汾阳[m n]后有明显的[b d g]:门眉[mb-]男纳[nd-]……”(参考文献[18]17)。
    (5)按,“语核**mb-”与**mp-、**mph-之间的“音转关系”是“准双声”,与帮组诸母是“旁纽”关系,**mb-与清鼻音声母**m。-(**hm-)是“邻纽”关系,因为**mb-与**m。-(**hm-)同有双唇鼻音m-成分。
    (6)《汉语大词典·风部》:“[风发]迅疾。杨雄《河东赋》:‘风发飙拂,神腾鬼趡。’”《广雅·释宫》:“趡,犇也。”《玉篇》:“犇,走也。”《方言》卷三:“拂,拔也。《礼记·少仪》:“毋拔来。”陆德明释文:“拔,急疾也。”又,“拂”与“趡”同义对文。故“风发飙拂”当是以急速义同义连文。
    (7)按,关于“字族”的含义及“字族”与“词族”的关系,周祖谟在《字族》一文中说:“‘字族’中的‘族’是类之意,是汉字在历史发展中的增衍,‘字族’的字是形声字,这些形声字的声符不仅表音,还兼表义。表音兼表义的,可以归在一起,称之为‘字族’。”(见参考文献[19]552)。因此,“字族”中的字义同或义近。他在《词族》一文中认为:“说‘字族’从文字论,说‘词族’从语词论。说‘字族’就是要从形体的谐声系统区分,说‘词族’就不为形体所限。‘词族’是从声音相通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同源词来说的。这两个名词是有区别的。”(见参考文献[20]43),但“字族”和“词族”也有联系。“字族”从属于“词族”。本文的“票字族”就是“风词族”的组成部分,一个“词族”可以包含多个“字族”。例如:“风词族”就含“猋字族”和“票字族”两个“字族”。
    (8)括号[]()内的字是“风词族”中前上古音、上古音声母为**mb-型复辅音及清鼻音**m。-(***h m-)的同源词,用来与汉藏语言中声母亦为mb-型复辅音及清鼻音m。-(h m-)的同源词反映形式进行声母方面的历史比较研究。按,现代汉语闽、赣、客家三大方言中也存在下列三类清鼻音声母:hm-、hn-及h-。本文现代汉语汉语广西闽南方言的例证主要来自李玉文献[5]23-31[21]54-63、[17]63-174;亲属语言之例证的来源详见李玉文献[11]22及李玉文献[12]64的“[附录]”中所列的书目。
    (9)“闽南”是平南县、桂平市、玉林市等广西闽南话的简称。
    (10)按,学术界对“嘉戎语”的例证一般不标注调值或调类。但黄良荣、孙宏开(参考文献[22]1-696)为“嘉戎语”的例标注了调值,故本文将该书例证的来源统称为“嘉戎”。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