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东树“诗文一理”说与其诗歌体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郭青林
  • 关键词:桐城派 ; 方东树 ; 诗文一理 ; 诗歌体用
  • 中文刊名:AQS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4-12-18 13:50
  • 出版单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4
  • 期:v.33;No.183
  •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文学史视域下的《昭昧詹言》研究”
  • 语种:中文;
  • 页:AQSS201406022
  • 页数:5
  • CN:06
  • ISSN:34-1045/C
  • 分类号:94-98
摘要
方东树"诗文一理"说是其诗学观念之核心,是其对诗歌史上"以文为诗"之创作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其建立"以文论诗"之批评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原因。这一观念综合了道学家重道、古文家重文之批评特点,表现出重视创作主体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结合。方东树在思想倾向上强调变而不失其正,旨在确立一种既合乎风骚精神又有自家面目的诗学品格。他对诗歌体用的认识,正是这一诗学观念的深刻体现。因熔铸了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人诸多观点,"诗文一理"说亦可视为桐城派诗学观念之核心,体现了桐城派的诗学理论基础和价值倾向,是把握桐城派诗学观念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
        
引文
[1]姚鼐.惜抱轩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90.
    [2]方东树.昭昧詹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3]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程颐,程灏.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方东树.考槃集文录[M].清光绪二十年刻本.
    [6]钱谦益.牧斋有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7]刘大櫆.论文偶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8]吴讷.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9]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金圣叹.金圣叹全集:第4卷[M].曹方人,周锡山,标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12]郭绍虞,富寿荪.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3]方东树.仪卫轩文集[M]//仪卫轩遗书.同治七年刻本.
    [14]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张岱年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515.
    1此处“本源”即“本领义理”之意,方东树将“本领”与“能事”对举,可知其所说的“本领”非作今天之“才能、能力”解。方东树论学,尤重涵养本源。在其著作中,“本源”有时作“本原”,如“文章之道……言不失本原”,本原即“本源”,见《考槃集文录》卷三《姚石甫文集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