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作画与为画题诗——赵孟頫“诗画一律”之呈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慧
  • 关键词:赵孟頫 ; 诗画一律 ; 以诗作画 ; 为画题诗 ; 文人画
  • 中文刊名:XMG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men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 机构:河南大学;
  • 出版日期:2018-04-15
  • 出版单位: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年:2018
  • 期:v.21;No.59
  • 语种:中文;
  • 页:XMGD201802010
  • 页数:5
  • CN:02
  • ISSN:35-1216/G4
  • 分类号:61-65
摘要
"诗画一律"是中国绘画创作与批评的重要理论,对中国绘画大宗——文人画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颇大的促进作用,而元赵孟頫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赵孟頫提倡的"诗画相通"主要呈现为两种外在形式——以诗作画和为画题诗,通过对二者的实践,力图将诗歌具有的独特意蕴呈现并内化于绘画之中,使之文学性、抒情性及思想性得以增强,进而推动文人画的进程。
        
引文
[1]王维.王右丞集笺注[M].赵殿成,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42.
    [2]刘敏中.刘敏中集[M].邓瑞全,谢辉,校点.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3]董其昌.画旨[M].毛建波,校注.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08:139.
    [4]杨公远.野趣有声画[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19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1.
    [5]原济.大涤子题画诗跋[M].汪绎辰,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6]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7]张舜民.画墁集附补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5:8.
    [8]郭熙.林泉高致[M].周远斌,点校纂注.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63.
    [9]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南京: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83.
    [10]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62.
    [11]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3074.
    [12]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334.
    [13]张之翰.张之翰集[M].邓瑞全,孟祥静,校点.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8.
    [14]孔衍拭.石村画诀[M]//王伯敏.画学集成.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15]陈师曾.中国文人画之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7-8.
    [16]沈宗骞.芥舟学画编[M].李安源,刘秋兰,注释.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1.
    [17]方闻.心印[M].李维锟,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0.
    [18]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32.
    [19]盛大士.溪山卧游录[M].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08:23.
    (1)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认为诗画相通。后在诗歌《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中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正式提出“诗画一律”论。
    (2)详见周积寅著《中国历代画论(上)》第119页,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
    (3)因对题画诗定义不同,学界对题画诗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认识,参见李山《〈诗大雅〉若干诗篇图赞说及由此发现的〈雅〉〈颂〉间部分对应》,青木正儿、李栖《两宋题画诗论》,李儒光《题画诗简论》,高文《现存最早的一首题画诗》等著作。
    (4)据载,宋徽宗自题诗于《芙蓉锦鸡图》《蜡梅山禽图》《听琴图》等画上,是现存最早真正将诗直接题写在画面上的空白处上的题画诗。详见刘继才《中国题画诗发展史》、刘瑞娟《赵孟题画诗研究》。
    (5)(元)赵孟《元赵文敏公像》,纵63.8cm,横30.8cm,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见http://www.yac8.com/news/13920.html。
    (6)赵孟《自题洞庭湖东山图》一诗,当下所出版的相关诗集中均未收录,此诗为本文从赵孟《洞庭东山图轴》中辑录而出。《洞庭东山图轴》,绢本设色,纵60.8cm,横26.6cm,上海博物馆藏。见http://www.aihuahua.net/guohua/shanshui/4174.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