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加斯与菲尔丁:艺术的辉映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吴濛 ; 朱宾忠
  • 中文刊名:ZTPL
  • 英文刊名:China Book Review
  • 机构: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7-10
  • 出版单位:中国图书评论
  • 年:2018
  • 语种:中文;
  • 页:ZTPL201807019
  • 页数:7
  • CN:07
  • ISSN:21-1035/G2
  • 分类号:109-115
摘要
<正>文学与绘画,作为两个重要的艺术门类,二者的关系是中西方文艺学重要的理论命题。在中国,诗画相通的观点占据主流,比如,苏轼的"诗画一律"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史上论述文学与绘画之相通关系的著名命题,苏轼以王维诗画为例,做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精辟论断,又以文与可的诗文书
        
引文
[1]拉奥孔·译后记[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16.
    [2]Martin C.Battestin,“Pictures of Fielding",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Vol.17,No.1(Autumn,1983),pp.1-13.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3]《约瑟夫·安德鲁斯》是菲尔丁于1742年出版的小说作品。
    [4]大鼻子是菲尔丁显著的面部特征,而荷加斯喜欢戴绸帽子。
    [5]根据白特斯廷(1983)的研究,另外一幅可能幸存于世的菲尔丁肖像是存于大英博物馆的红铅粉画《亨利·菲尔丁》,创作于1753-1754年间,不过国家肖像美术馆无法就其真实性给出肯定的判断。
    [6]刘石.西方诗画关系与莱辛的诗画观[J].中国社会科学,2008(6):160-172.
    [7]Richard D.Altick,"Humorous Hogarth:His Literary Associations”,The Sewanee Review,Vol.47,No.2(Apr.-Jun.,1939),pp.255-267.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8]胡振明.18世纪英国小说兴起中的道德因素[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43.
    [9]1730年年初起,甘松法官大力清剿妓院,抓捕妓女,望借此整顿社会风气。
    [10]转引自黄梅.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7.
    [11][美]伊恩·瓦特著,小说的兴起[M].高原,董红钧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2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