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骝“华夏语系说”学术思想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Probe into Wang Jingliu's Academic Thought of “Huaxia Language Family”
  • 作者:王育珊 ; 赵云
  • 英文作者:Wang Yushan;Zhao Yun;Library,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School of International languages and Cultures,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关键词:王敬骝 ; 华夏语系 ; 混合语 ; 语言接触
  • 英文关键词:Wang Jingliu;;"Huaxia Language Family";;mixed language;;language contact
  • 中文刊名:TZX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zhou University
  • 机构: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20
  • 出版单位:台州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41;No.214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汉语中的少数民族语外来词研究”(18XYY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孟高棉语族语言流变研究”(16XYY027)的研究成果之一
  • 语种:中文;
  • 页:TZXB201902013
  • 页数:5
  • CN:02
  • ISSN:33-1306/Z
  • 分类号:69-73
摘要
王敬骝"华夏语系说"学术思想实质是汉语形成说,该学说认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本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共同体,汉语是由我国古代越、夷、羌以及其它相关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接触融合而成的混合语。随着近年语言接触研究的深入,此学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Wang Jingliu's theory of"Huaxia Language Family"deals with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he theory holds that the Chinese nation is originally a national community form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nationalities,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originates from the languages spoken by the Yue, Yi, Qiang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as a mixed language through a process of language contact and fusion. This theory has significant value for research on language contact.
引文
[1]赵明生.王敬骝教授对佤族研究的贡献[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1-7.
    [2]王敬骝.华夏语系说[C]//汉藏语言研究:第三十四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75-276.
    [3]王育弘,王育珊.汉语与南亚语关系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J].百色学院学报,2017(4):44-49.
    [4]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M].北京:人民族出版社,1953:27.
    [5]包拟古.原始汉语与汉藏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4:142.
    [6]胡明扬.混合语理论的重大突破——读意西微萨·阿错著《倒话研究》[J].中国语文,2006(2):188.
    [7]易华.夷夏先后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80.
    [8]赵云.王敬骝学术人生——西南边疆语言与文化专家访谈录之“王敬骝专访”[J].百色学院学报,2015(2):42.
    (1)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有蒙古族聚居。
    (1)关于这几种混合语的研究,参看陈乃雄著《五屯话初探》,《民族语文》1982年第1期;欧阳觉亚、郑贻青著《海南岛崖县回族的回辉话》,《民族语文》1983年第1期;意西微萨·阿错著《倒话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赵相如、阿西木著《艾努话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