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与中国制造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Steel Age and Manufacture in China
  • 作者:毛卫民 ; 王开平
  • 英文作者:MAO Wei-min;WANG Kai-ping;
  • 中文刊名:JSSJ
  • 英文刊名:Metal World
  • 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金属世界
  • 年:2019
  • 期:No.203
  • 基金:内蒙古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材料与文明”项目的资助(No.0302051603)
  • 语种:中文;
  • 页:JSSJ201903003
  • 页数:5
  • CN:03
  • ISSN:11-1417/TG
  • 分类号:15-19
摘要
18世纪英国铁器生产无束缚地急剧发展支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借助炼钢技术革命进入了钢铁时代。钢铁产量持续地上升支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程度。钢铁时代于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结束,并转入信息时代。中国传统铁器时代的冶铁技术明显领先于世界,且至北宋时期中国铁器年产量已达十几万吨的世界绝对领先地位。但是,鉴于皇权统治时期经常性地禁止民间冶铁,致使宋朝之后的铁器产量长期低迷。清朝时期虽曾在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技术以推进钢铁生产,但当时陈旧的封建制度的局限导致中国始终无法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钢铁时代,但长期落后造成的缺憾和不足使得中国的钢铁时代延续到信息时代行将结束的2013年。民营钢铁业的高速发展为完成中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结束钢铁时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即将进入智能时代的今天,中国积极汲取历史教训、未雨绸缪,紧随时代而发展,以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引文
[1]毛卫民.材料与人类社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7(2):43
    [3]毛卫民,王开平.铁器时代演变与工业革命.金属世界,2019(2):17
    [4]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5
    [5]李海涛.前清中国社会冶铁业.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 0 0 9,10(2):59
    [6]丘亮辉.中国近代冶金技术落后原因初探.自然辩证法通讯,1983(2):52
    [7]赵长贵.明代矿业政策演变的历史考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4):100
    [8]李绍强.论明清时期的铁业政策.文史哲,1998(4):112
    [9]黄启臣.明代钢铁生产的发展.学术论坛,1979(2):64
    [10]李绍强.论明代官私工商业经济的演变.齐鲁学刊,2004(4):156
    [11]刘鸿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的技术比较.清史研究,2006(3):31
    [12]费罗.论英国工业革命前后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湘潭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87(4):69
    [13]姜曦,姚舜禹.浅谈英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史及未来预测.冶金经济与管理,2016(5):47
    [14]李广一,刘维楚.略论英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92
    [15]刘兴明.中国首个钢铁重工业--青溪铁厂.文史天地,2016(5):12
    [16]许华利.汉冶萍公司百年记忆.湖北文史,2009(1):1
    [17]王子祐.抗战八年来我国之钢铁工业.资源委员会季刊,1946,6(1-2):468
    [18]黄逸平.旧中国的钢铁工业.学术月刊,1981(4):9
    [19]许永璋.近代法、德工业发展之比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36
    [20]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所.英国的钢铁工业.钢铁,1978(s1):54
    [21]王书智.苏联钢铁工业的发展过程.鞍钢技术,1987(5):71
    [22]王佩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经济研究,1964(5):49
    [23]刘建国,毕万闻.抗战胜利与今日中国--纪念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东北史地,2015(3):3
    [24]包奕诚.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世界历史,1989(5):150
    [25]刘义昌,陈德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济动员及其经验教训.军事历史,1991(3):22
    [26]邹玉杰,宋文官.抗美援朝战争的国际影响.学术交流,2001(6):1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